摘 要: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中间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比其他层次的学生更高。中职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技术,更要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本文旨在探讨中职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以及体育教学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提高中职生的心理素质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健康;体育教学
中职学生正处于个人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期,即学习目标由原先的升学转为了就业,接受的教育也由传统的普通教育转向了职业教育。不仅要学习文化课程还要学习专业课程。然而,这批学生在以往的教育过程中由于各种的因素,导致学习习惯不好,常常受到老师、同学及家长的忽视,导致自信心不足,心理问题越发突出。进入中职院校以后,他们不但要面临成长、学习等方面的困惑,还要面临日益加大的就业压力和激烈的竞争压力。因此,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定义的内涵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明确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对体育的目标定为五个方面: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由此可见,体育教学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手段,体育活动在促进人的心理健康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以及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
一、 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
心理健康是从人的“健康”内涵中扩展和升华出来的现代文明概念,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有几个标准:第一,有一个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第二,对自我有恰当的认识。第三,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第四,有一个乐观的情绪状态。第五,有健全的人格。第六,道德心态的健康。第七,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第八,智力活动正常。
二、 中职生的心理问题及其造成的原因分析
(一) 中职生面临的心理问题
1. 缺乏学习目标和动力。中职生一般都是初中成绩不理想,考不上高中的一群孩子。这部分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成绩往往在班里排名最后。多年成绩的不理想,造成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也没有了学习的动力。不愿意学习、害怕学习。他们对成绩已没有了督促前进的动力,感到麻木,无所谓。
2. 做事没有耐心,自信心差。大多数中职生患有习惯性无助感,重复的失败造成了他们听任摆布的状态。他们自信心不足,不敢大胆地做事情,总是认为自己不行,不可能把事情完成好。即使按照老师要求做了,也不能坚持下去,遇到困难挫折就打退堂鼓,无法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学业,有的甚至自暴自弃。
3. 以自我为中心,逆反心理较强。由于家长的溺爱,自身思考能力的不足,中职生往往自我意识较强,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旦班纪班规或校规校纪和他们的利益相冲突时,他们马上表现得过于冲动。在老师或家长批评他们时,更是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4. 自控能力差,情绪不稳定。违反班规校纪的事情在他们身上屡屡发生。情绪起伏大,不会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当老师批评他们时有可能会跟老师对着干。
5. 心灵空虚,寻求刺激。中职生没有升学的压力,又没有生活的负担。大多数中职生感觉生活太过无聊,于是他们通过上网、抽烟、早恋等方式来消磨时光,填补空虚的生活。
6. 人际交往问题突出。以往有研究表明,中职生群体中,心理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人际关系紧张。他们缺乏合作的精神,不善于与人交往,遇到问题,不会妥善解决,有的甚至是动用武力来解决问题,使得人际关系更為紧张。
(二) 造成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造成中职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还是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和中职生自身的因素等。
1. 社会因素
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对中职生偏见的声音,社会上也有种种的不良因素干扰着中职生的思想和认识,使得他们出现了许多的逆反心理和行为。
2. 家庭因素
之前有研究发现,中职生群体中,离异、单亲家庭所占比例相当大。家长文化水平也相对较低,对孩子的教育缺乏有效的方法。这些现象滋生了中职生的一些不良心理因素,如孤僻、任性、缺乏安全感等。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不恰当的家庭教育也影响了中职生的心理健康。
3. 学校因素
进入中职学校的这批学生,大多在以往的教育经历中,都是一些成绩相对较差、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这些学生大多受到老师的忽视。长期的成绩不良导致他们自信心丧失,对学习丧失兴趣。他们大多在学校浑浑噩噩过日子,缺少了学习的动力,也没有了前进的目标。
4. 自身因素
学习方法不当,缺乏目标性,动力不足,还有的学生存在社交问题,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 中职学生特点
首先,中职学生由于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在小学和初中因为学习方法不明确导致学习信心不足是中职学生所普遍存在的心理特点。因此,进入职校以后,学生在心里无法摆脱自卑的阴影,自信心难以树立。
其次,在学生交往之间会出现特殊的“小帮派”现象。中职学生处于青春期,并且大部分经历相同,使他们能够得到很好的沟通。因此,很容易形成“小团体”的现象,这种现象如若不加以正确的引导,会导致整个班集体出现不良现象,不利于教师对班级的管理。
再次,中职学生对自我的意识不够健全。对于在自己身上发生的问题,不能够正确摆正自己在“矛盾”中的位置,不能正确公平地剖析自己,面对困难和错误以逃避为主。在很多问题的处理上都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对自己作出客观的正确的评价。
最后,他们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根据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都具有较强的虚荣心和表现欲望。通过表现自己,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进而受到应有的重视,得到心理方面的满足。
三、 体育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 改善中职生的情绪状态,增强中职生的自信心
中职生涯可能是大多数学生进入社会之前接受的最后一次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更应该教会学生如何生活如何与人相处的技巧。中职教育之后,他们将踏入社会,成为企业一员。要想在以后的工作中取得好的表现,良好的情绪和足够的自信是不可或缺的。体育教学能够促进他们在情绪上的改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尽量达到一个良好的效果。第一,体育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和特长来完成。比如,有的同学善于打篮球,在体育活动中可以安排篮球比赛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增强的他们的自信,在他们情绪不好,有压力的时候,也可以通过篮球运动,释放压力,缓解不良的情绪。有的同学跑步速度快,可以安排他们参加竞赛,当大家为他们的速度鼓掌呐喊时,也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第二,体育教学中,改善中职生情绪状态时,会使用科学的方法完成。比如,女同学出现困扰时,可以安排女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注重心理上的排解,适当安排一些舒展运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美好,减少负面情绪的爆发。
(二) 改善中职生的人际关系
首先,很多体育运动项目都存在合作内容,比如,篮球、足球、接力赛等。大家想要在项目中获得好的成绩,必须进行积极的合作。刚开始的时候,可能由于中职生的一些特点因素,表现的较为排斥,但是在老师的引导和慢慢的磨合中,大家也会尝试着去包容、理解他们,相互鼓励,从而改善不良的人际关系。再者,人际关系的建立中,重要的是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善意结交他人。在体育运动中,很容易将中职生的特点展示出来,难以隐藏,这也为建立友谊、共同交往,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三) 促进个性的发展
在体育活动中,学生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很容易暴露出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不足的地方,让学生不断地去展示自己的优势,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价值观,也让學生暴露出自己的缺点,积极地去弥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再者,在开展体育教学时,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进行适量的运动,但是不能过度。这与在平时的专业课学习中是一样的,凡事都要循序渐进,一下子学习太多的知识,大脑无法消化,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 结语
在日益竞争的现代化社会中,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特别是在中职生这一特殊的群体中,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学生家长和老师的重视。我们要利用体育教育的特点,对中职学生进行正确生理指导及心理干预,为国家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付出自己的心血。
参考文献:
[1]季浏.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3).
[2]曾祥琼.浅议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4).
[3]曹雯丹.论中职体育教育与学生的心理健康[J].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14).
[4]浅谈体育运动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影响[J].科教导刊,2018(5).
作者简介:周宪杰,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市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