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读书 求甚解

2019-05-18 09:16贺雪飞
考试周刊 2019年44期
关键词:会意语文教师陶渊明

摘 要:晋陶渊明在自传《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句中的“不求甚解”显然不同于现在常指的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那么,陶渊明的“不求甚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课本注释为“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课堂上经过师生合作探究,大家一致赞成这个理解。

关键词:读书;语文教学;语文教师;陶渊明;会意

一、 联系《五柳先生传》前后文看

原文“不求甚解”前有“好读书”,后有“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喜欢读书的陶渊明怎么可能不认真?如果不认真又怎么可能“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更不可能成为中国古代的大诗人、辞赋家、文学家。所以陶渊明其实是主张读书不要穿凿附会,也就是不要钻牛角尖的意思。

原文“好读书,不求甚解”前还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不求甚解”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所以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时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二、 联系陶渊明其他诗文看

陶渊明的《移居》(其一)中有一脍炙人口的名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可见遇到好文章他会和大家一同欣赏,遇到疑难处他会和大家一同钻研。因此,陶渊明的“不求甚解”不是“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而是“未晓处且放过”(宋代理学家陆象山),暂时不过分深究,最后仍然会“务求甚解”。

陶渊明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其中《读〈山海经〉》就有十三首,占了十分之一还多,可见他喜欢读的书包括《山海经》。《山海经》是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如果读的是这类书,确实不用过分拘泥于个别字的解释。

三、 联系其他有关资料看

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其实很多古人也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同时可以看出陶渊明、诸葛亮等确实比常人要高明,因为他们有“观其大略”的天资和能力。

陶渊明时期没有科举制度,东晋之后二百多年后隋朝才有科举制度。讀书不是为了应试,读书是出于兴趣,所以可以“不求甚解”,“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再加上他“不为五斗米折腰”,淡泊名利,因此能保留天性,回归自然,衔觞赋诗,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饮酒》《归园田居》……

综上所述,陶渊明的“不求甚解”侧重于读书方法,而现在常说的“不求甚解”则侧重于读书态度。至于书怎么读,则因人因书因时而异。鉴于初中生普遍重理科练习,轻文科阅读,对于课本的阅读,师生达到以下共识:

四、 课内文言文必须精读

文言文阅读是中考必考的一个内容,但由于时间的久远,古代汉语许多字、词、句等均已不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很多初中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望而生畏,不得要领。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阅读文言文,首先要像陶渊明那样好读书,而且要咬文嚼字,务求甚解。比如,阅读时至少要比阅读现代文多一个步骤,即解释、翻译,以求领会要旨。翻译时要养成直译的习惯,直译不了再意译。这样的习惯养成了,文言文阅读将变得容易,也能为今后的古代汉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课内文言文必须精读,不但要力求字字落实,句句过关,而且要熟读成诵。当然,我们提倡的多读多背并不是要学生死记硬背,而是理解性记忆。像上面提到的对于“不求甚解”的理解,通过阅读文本、查找资料等,既掌握了这个词的古今异义,又了解了陶渊明的性格志趣等,达到了“文、言并重,文、道统一”的教学目的,效果自然比单纯的记忆要好得多。

五、 课内现代文也要细读

阅读现代文,也要认真读、深入读。有些人因为中考现代文阅读不考课内,就对这些课文的教学有所忽视,那是大错特错的,因为课文是典范,是最值得学习、仿效的。比如,《藤野先生》的第四段“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如果只是停留在字面上,这段不过是在写从东京到仙台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若再问一下:离开东京去仙台,一路上大大小小有很多地名,为什么作者只记得“日暮里”和“水户”这两个地名?就会生发开去:“日暮相关何处是”,“日暮”容易使人产生思乡之情。“日暮”又容易使人想到“日暮途穷”,诱发了作者的家国愁思……“遗民泪尽胡尘里”,“水户”是明末思想家朱舜水(余姚人)客死的地方,对浙江同乡的景仰,对故土的思念本是情理中的事……这两处作者牢记不忘,表现了作者爱国之情。“爱国”是作者学医的主要动机,也是后来弃医从文的根本原因。这样的阅读就有了一定的深度。

六、 课本的角角落落都要关注

课文虽有精读和略读之分,但每一篇课文都要认真阅读,既注重知识的积累,又关注文章的思想性,包括导语、注释、研讨与练习等都要一一阅读。以注释为例,文言文注释的重要性就不用提了,现代文的同样重要。还是以《藤野先生》为例,第三十一段“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书下有注释“鲁迅原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但他看了影片以后,学医的想法有了改变……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鲁迅为什么学医,又为什么弃医从文,注释讲得清清楚楚,因此阅读注释等对于理解课文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还有,初中生写作不出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缺少阅历。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目前来说,阅历不足只能阅读补。如果学习了《藤野先生》,课外能去阅读《朝花夕拾》《呐喊》等与课文有关的书籍(这些书泛读即可),日积月累,阅读写作能力定会上一个档次。

七、 总结

正如培根所说,书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课本就是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地读。好读书,求甚解,才能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左健.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论[J].云南社会科学,1994(5):91-94.

作者简介:贺雪飞,浙江省宁波市,浙江宁波市北仑区松花江中学。

猜你喜欢
会意语文教师陶渊明
“词字”——合文会意的字体设计研究
你好,陶渊明
“会意”读书法
连一连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陶渊明 饮酒》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
以读悟情 以读会意——学会朗读与默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