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护理服务在分诊胸痛患者心电图初筛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2019-05-18 09:17黄勤李小娟张春燕黎小红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初筛胸痛精细化

黄勤,李小娟,张春燕,黎小红

(东莞市万江医院急诊科,广东 东莞 523040)

据大数据显示,我国大部分急诊科就诊人群中,有5%以上的就医诉求为胸痛或胸部不适[1]。胸痛的诱因复杂多样且病情程度不一,严重者可能为肺栓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或主动脉夹层等高危胸痛疾病,此类疾病具有进展迅速的特点,可在短时间内危及患者生命[2]。因此,急诊科予以胸痛患者准确、快速的分诊和及时的救治在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鉴于此,本文就精细化护理服务在分诊胸痛患者心电图初筛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如下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0日期间收治的80例胸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排除标准:①依从性差,无法配合检查者;②精神、意识或听力功能障碍无法正常交流者[4]。将我院未实行精细化护理服务时收治的40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并予以常规的分诊护理服务,实行精细化护理服务后收治的40例患者列为观察组并予以精细化分诊护理服务。所有胸痛患者经过初步的问诊与生命指标检测后均予以心电图筛查,以此进行分诊。其中,对照组有男性32例,女性8例;年龄58岁-70岁,平均(63.58±2.74)岁;胸痛发作到医院就诊时间为0.5 h-13 d,平均(5.62±1.23)d。观察组有男性32例,女性8例;年龄57岁-70岁,平均(62.86±2.59)岁;胸痛发作到医院就诊时间为0.4 h-13 d,平均(5.88±1.30)d。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发现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以常规的分诊护理服务,即询问患者基本资料(发病时间、持续时间、疼痛程度、病史等),完善患者病历,行心电图初筛,筛查出高危胸痛患者并快速完成床旁肌钙检测,进行相应的医疗手段干预。观察组患者则以精细化护理服务,其具体内容为:①精细化分诊流程及质量评估标准:选取科室内数名临床经验丰富且护理水平较高的护士展开会议,根据FMEA法将胸痛患者在急诊中的分诊流程行时间横轴罗列,行纵轴精细制定出每项流程的操作规程及质量评定标准,随后提取出每个环节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即风险),采用循证法为每项失效模式制定3条-5条预防措施。②精细化胸痛分级及相应护理措施:分诊采用降阶梯思路,首先护理人员应明确根据美国急诊医师学会及欧洲心脏病学会胸痛诊疗指南对胸痛患者进行危险程度分级,危险程度由高至低分为1级-4级。1级、2级患者第一时间送入红区抢救室,行降级阶梯1级处理,若患者具有呼吸急促、低血压、低氧血症等致命性症状则立即启动绿色通道,进行紧急医疗干预或高级生命支持。而无致命性症状的患者则行降阶梯2级处理,即予以床旁心电图初筛,进行心肌损伤标志物、D-二聚体等检测,鉴别患者为缺血性胸痛还是非缺血性胸痛,同时护理人员还应着重检测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异常生理指标及生命体征,而老年患者则要着重检测其血糖、血氧饱和度等。协助医生收集患者的病史、用药史、家族史、心脏病史及胸痛发作时间、伴随症状、强度、持续时间等,如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等高危险因素则应请相关专科医生会诊。若患者在分诊过程中排除了高危胸痛则以降阶梯思维3级处理,排查是否存在骨骼肌肉、消化系统疾呼吸系统等疾病并留院观察6 h-8 h,若无上述3级处理指征则进一步予以降阶梯4级处理,确定患者为低危胸痛,予以对症处理。③精细化工作交接流程:护士将患者交接给医生或在填写胸痛分诊单时应注意根据SBAR沟通模式进行,即有效告知医生自己所了解到的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史、主诉、异常反应、体征要点以及已采取的护理措施及对问题处理的建议。让医生快速获取患者的有效信息,从而第一时间开展救治。

1.3 观察指标 本研究通过观测分诊准确率、高危胸痛分诊检出率、诊断检查用时及患者满意度来评估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5]。其中,分诊准确率及高危胸痛分诊检出率为护士分诊时对疾病的分级判断与医生最终诊断一致的比率。患者满意度则通过科室自制的《患者胸痛分诊服务满意度问卷》来进行调查,调查问卷于患者分诊完毕后进行,问卷发出80份,回收80份,问卷有效率为100.00%,问卷的调查内容包括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服务水平、护理流程引导以及应急水平,满分为100分,≥95分为满意,85分-94分为较满意,60分-84分为一般,<60分为不满意[6]。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Mean±SD)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若P<0.05则可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对比两组的分诊准确率及高危胸痛分诊检出率

表2 对比两组的诊断检查用时(Mean±SD,min)

表3 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的分诊准确率及高危胸痛分诊检出率 经确诊后,观察组的分准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高危胸痛的分诊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的诊断检查用时 护理后,观察组的分诊检查总用时与排除危重疾病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 护理后,观察组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本研究中所采用的常规胸痛分诊护理可以有效评估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并予以相应的干预措施,但由于其缺乏细节化的处理,因此容易造成分诊准确率低的问题[7],进而降低了患者的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分准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分诊检查总用时与排除危重疾病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精细化护理服务相比常规的分诊护理具有更高的分诊效率。这是因为精细化护理服务首先对整个分诊流程进行了预判,帮助护理人员树立了护理思路。而将每个环节的护理规程进行标明细化,让护理人员的工作执行程度及质量有方法可参考、有标准可监督[8]。将胸痛程度进行分级可以保障急危重患者的生命安全,进而让每一位患者均得到合理的救治,让医疗资源的分配达到最优化。此外,在工作交接与配合中采用SBAR沟通模式可以显著缩短工作交接者了解当前情况的时间,有利于其快速且全面地掌握患者的信息,进而提升整个分诊流程的速度,使患者得到最为及时的救治。

综上所述,精细化护理服务可以显著提高胸痛患者的分诊准确率及高危胸痛的分诊检出率,让患者获得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及更快速准确的治疗干预,从而大幅度提升患者满意度,因此建议临床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初筛胸痛精细化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胸痛中心成立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率的影响
体检人群使用NOSAS评分作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初筛工具的可行性分析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
Multiple gastric angiolipomas:A case report
有些胸痛会猝死
六安市人民医院组建胸痛急救网络
开启精细化监督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