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k基因敲除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小鼠结肠炎的影响

2019-05-18 01:59张艳青郭俊荣朱明明钱佳丽徐月节许叶旻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结肠炎外周血黏膜

张艳青,华 婧,郭俊荣,朱明明,钱佳丽,徐月节,许叶旻,邓 彬

(1.扬州大学医学院 病理生理教研室,江苏 扬州,225009;2.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江苏 扬州,225012)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炎症性肠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研究[1]认为感染、免疫、遗传因素是该病的可能发生机制,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人类Lnk基因位于12q24,它编码575个氨基酸,其翻译的产物Lnk蛋白(SH2B adaptor protein3,SH2B3),属于接头蛋白SH2B家族的一员。Lnk蛋白结构主要包括富含脯氨酸的氨基酸区域、PH结构域、SH2结构域和C-末端保守的酪氨酸残基。Lnk蛋白主要表达于造血细胞和淋巴细胞。Lnk在淋巴细胞和血细胞生成过程中主要起负调节作用。在Lnk敲除小鼠中,B细胞和造血干细胞的产生显著增加[2]。最近有研究[3]表明,Lnk可调控炎症相关的免疫细胞增殖及活性,在维持肠道稳态中起关键作用,但Lnk在UC中的作用尚不清楚。为了了解Lnk蛋白与UC的关系,本研究选用Lnk敲除小鼠,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SS)制作小鼠UC模型,观察Lnk蛋白对UC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健康C57BL/6小鼠12只,购于扬州大学比较医学中心,Lnk敲除鼠12只,为江苏省非编码RNA基础与临床转化重点实验室所有。所有实验小鼠鼠龄6~7 周,体质量18~22 g。DSS购自Sigma公司。

1.2 方法

1.2.1 分组及造模:12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野生型组(WT)为正常对照组,每日进饮用水及饲料,不做处理,共7 d;WT+DSS组为野生型小鼠结肠炎组,每日自由饮用2.5% DSS溶液,共 7 d。Lnk敲除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6只。Lnk敲除鼠组(KO)为Lnk敲除小鼠,每日进饮用水及饲料,不做处理,共7 d;KO+DSS组为Lnk敲除小鼠结肠炎组,饮用2.5% DSS溶液,共7 d。实验过程中每天对各组小鼠进行称重、记录,观察小鼠排出粪便情况。7 d后取外周血,处死全部小鼠,留取结肠组织做组织切片。

1.2.2 结肠炎症的评价:为了评估结肠炎的严重程度,每天检测体质量变化率和小鼠粪便性状。体质量变化率=(每天体质量-实验第1天体质量)/实验第1天体质量×100%。正常小鼠粪便为干而小粒状,半稀便为糊状但不粘肛门,稀便为液状而且粘肛门。观察粪便颜色,是否有黑便及血便。小鼠肠组织切片观察结果评价参照组织损伤评分标准[4],包括表面上皮细胞缺失、隐窝腺体损坏、黏膜炎症细胞浸润,分为0~4分,其中0分表示组织学特征为无改变;1分表示局部较轻;2分表示局部中等程度;3分表示广泛中等程度;4分表示广泛且严重。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Graph Pad Prism 5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异采用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小鼠一般状况

WT组与KO组小鼠反应灵敏,饮食、活动正常,毛发有光泽,无便血。WT+DSS组小鼠在饮用2.5% DSS溶液后第5~6天出现懒动、稀便、粪便发黑及便血,进食和饮水量减少。KO+DSS组小鼠于第4~5天出现上述症状,且症状加重。

2.2 小鼠体质量变化率

WT组与KO组体质量略有增加,WT+DSS组与KO+DSS组体质量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KO+DSS组体质量变化率显著大于WT+DSS组(P<0.05)。见图1。

图1 各组小鼠体质量变化率

2.3 小鼠肠长度比较

WT组与KO组小鼠肠外形正常,肠长度分别为(9.70±0.16)cm与(9.13±0.98)cm,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WT+DSS组与KO+DSS组小鼠肠均有糜烂出血、淤血,长度分别为(6.77±0.17)、(5.10±0.25)cm,与WT组、KO组比较均显著缩短(P<0.05),其中KO+DSS组较WT+DSS组显著缩短(P<0.05)。见图2。

图2 各组小鼠肠的长度

2.4 肠组织切片观察

WT组与KO组肠组织切片显示肠组织黏膜完整,腺体结构清楚;WT+DSS组呈多病灶浅溃疡,炎性细胞浸润黏膜及黏膜下层;KO+DSS组呈多病灶浅溃疡,明显炎细胞浸润,累及肌层。各组肠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镜下表现见图3。

图3 各组肠组织HE染色镜下表现

2.5 小鼠外周血中调节性B细胞(Breg)的细胞频率检测

取WT小鼠和KO小鼠的外周血,采用CD19与黏蛋白域基因-1(TIM-1)以及CD19与CD1d阳性标记检测Breg细胞频率,发现KO小鼠外周血中Breg细胞频率显著低于WT组(P<0.05)。见图4。

3 讨 论

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UC病变通常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侵及黏膜及黏膜下层,呈连续弥漫性分布,病情轻重不一,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UC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多数研究[5]认为与免疫、遗传、感染和精神等因素有关。以淋巴细胞为主的免疫细胞参与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与UC密切相关,而Lnk蛋白在淋巴细胞的扩增和功能中起关键调控作用。在对乳糜泻疾病的研究[6-7]中发现,Lnk基因多态性可使细胞产生对细菌感染的强烈反应,说明其对肠道具有抗细菌感染的保护性作用。因此,Lnk不仅可以作为UC的预测分子,也可以作为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

图4 野生型和Lnk敲除鼠外周血中Breg细胞频率比较

Lnk可防止CD8+T细胞过度增殖,在Lnk敲除小鼠中,CD44hiIFN-γ+CD8+T细胞增多,小肠绒毛变短。CD8+T细胞增殖能力增强,提示Lnk在免疫细胞介导的肠道组织损伤中具有一定作用[3]。Lnk可以调节树突细胞的产生和功能。Lnk敲除小鼠的脾和淋巴结中树突状细胞(DCs)数目增加,与野生型小鼠相比,Lnk敲除鼠的DCs促进T细胞从幼稚的CD4+T细胞向产生γ干扰素(IFN-γ)的Th1细胞分化的能力明显增强,产生IFN-γ的Th1细胞在细胞免疫中起重要作用,提示Lnk/SH2B3可以影响外周淋巴组织的细胞免疫应答反应[8]。除了以上免疫相关细胞外,Lnk对B淋巴细胞的生成过程也具有调节作用[9]。Lnk敲除小鼠脾脏中前B细胞和不成熟B细胞明显增多,说明Lnk可负调节B细胞的产生[10]。Lnk通过抑制IL-7/JAK/STAT信号通路抑制前B细胞增殖和白血病发展[11]。

本研究观察Lnk敲除后对小鼠结肠炎的影响,结果显示,Lnk敲除小鼠结肠炎的症状更加严重,同时还发现Lnk敲除小鼠外周血中Breg数量显著少于野生型小鼠。Breg是起负调节作用的B细胞亚群,可以抑制免疫反应,主要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0(IL-10)行使其免疫负调控作用。研究[12]显示Breg参与包括UC在内的很多免疫紊乱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临床研究显示,UC患者外周血中的Breg细胞数量显著减少,IL-10产生明显减少。在T细胞受体α敲除小鼠自发性结肠炎模型中,B细胞可以通过产生CD1d上调Breg细胞产生IL-10的水平,保护结肠免于炎症损伤[13]。也有研究[14]显示脾脏B细胞暴露于肠道菌群时,可获得免疫抑制功能,通过IL-10依赖的途径抑制T细胞介导的结肠炎。在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模型中,B细胞缺乏可使结肠炎加重,给予B细胞可减轻结肠炎症状,而且给予不产生IL-10的B细胞同样使结肠炎症状减轻,说明B细胞抑制肠道炎症反应也可以通过非IL-10途径实现[15]。

综上所述,Lnk敲除小鼠表现为更加严重的结肠炎症状,提示Lnk对于结肠炎的发生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Lnk对免疫细胞的调节有关。本研究发现Lnk敲除鼠外周血中Breg细胞显著减少,而Lnk对于Breg细胞这一影响的具体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猜你喜欢
结肠炎外周血黏膜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Tiger17促进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10 例临床效果报道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82例后壁黏膜完整隆凸阴道缩紧术临床观察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