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晓雯
“我那些家底要不要提前给孩子分了?”不少老人常在心底问自己这个问题。
查了一下百度,“家底”的本意是指一个家庭的底细,现多用于指个人或一个团体总共还剩下多少资本(钱及能值钱的东西)。其实,“钱”这个字眼一旦被正式提出来,总是有一些敏感,尤其是在老人与子女之间。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负责孩子所有的开销,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当时也有那个能力;当孩子长大成家,父母老去的时候,再让他们倾其所有,老人的心里好像就没那么舒服了,若提前把家底都给孩子,失去了安全感,更不能安心养老了。当然,这只是一部分人的看法,还有的人认为,孩子是自己的,家底早晚都是孩子的,早分早让孩子受益。
先说说不赞同把家底早早交给孩子的那部分人,他们退休后的收入都是固定的,一直秉承着省吃俭用的优良传统,手里有一定的积蓄,一旦有个头疼脑热的从不拽着孩子,都是自己搞定,不想给孩子添麻烦。他们的晚年生活相对独立,不依附于孩子,而时间一长,孩子也习惯了这种相处模式,不会主动地为父母去分担什么。所以,这部分老人只有自己兜里有钱才有安全感,日子才过得稳当。
其实,老人这么想这么做无可厚非,但偏偏还有将自己的生活和子女的生活紧密捆绑在一起的老人,他们对待孩子一直是有求必应,无论孩子是否长大成家,在他们的眼里,孩子是需要自己呵护的,如果在钱的问题上有需要,他们一定毫不犹豫地支持,甚至拿出家底也不心疼。
到底谁的做法更好呢?都有一些道理,每个家庭的情况不一样,只要老人的做法不影响家庭和睦,怎么做都是对的。如果孩子的生活不需要你去负担什么,那么,你完全没有必要把家底早早交出来,这既能让孩子独立也能保证自己的生活质量。如果孩子的生活不是很富足,再有些实际困难,这个时候你再捂着家底不肯帮忙,似乎就有些不近人情了。
说到家庭和睦,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别在钱的问题上牵扯不清,提前把家底分给孩子也好,捂着家底自己支配也罢,老人都应该对自己的个人财产有足够的支配权,能够自由自主地做出处置决定。留给小辈的不仅是财产,更是做人的品德和良好的家风教养。
同时,老人也应该照顾好自己,不必为了孩子继续吃苦忍耐。对老人来说,最好的养老办法就是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尊严,这样,孩子的日子才能过得好,也过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