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_方凤燕
浴火重“生”
代表:巴西国家博物馆
2018年9月2日,一场大火无情地席卷了巴西国家博物馆,绝大部分馆藏被付之一炬,一个国家近乎全部的记忆,在那晚后烟消云散,令人扼腕。
但今天,惨遭大火洗劫的巴西国家博物馆活过来了—— 不过是在网上,Google Arts and Culture。早在2016年,谷歌就和巴西国博合作,将它们的一部分藏品电子化,并且使用谷歌街景技术,把馆内陈列的样子也做了出来。包括美洲最早发现的头骨 Luzia 在内,都有高清360 度立体图像展示,virtual tour 也涵盖了最主要的一些展厅,例如古生物、考古人类学、蝴蝶标本等等。虽然对于科学研究而言,化为灰烬的藏品无论如何都无法弥补;但是技术所能够留存的影像依然十分受用,最重要的是能够以低成本的方式传播,巴西国博能够在网上“复活”,无疑让人热泪盈眶。
穿梭时空
代表:《清明上河图3.0》《胤禛美人图》
近年来,古老的故宫不断努力,搭载着数字化的翅膀,将古老的文化宝藏带向未来的时空。全景“紫禁城上元之夜”、虚拟场景《清明上河图3.0》、手机APP《胤禛美人图》……当文物触碰到指尖时,古老的神话又重新回响在人们的耳畔。
2019年3月,故宫博物院和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5G 应用示范、建设故宫智慧院区、举办人工智能大赛等方面开展合作,进一步推动故宫博物院的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建设。当5G 遇上故宫,当故宫文物以数字的方式传递到人们面前、触碰到人们的指尖时,数字化让文物走到让人们的身边,古老的文明也随之被科技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科技的意义在于将我们连接起来,而不是疏远。
虚实之间
代表:《阿丽塔:战斗天使》
电影工业革命的“极限”在哪里?从《指环王》系列的咕噜,到《阿凡达》的涅提妮,再到《猩球崛起》系列的凯撒,动作表演捕捉技术的方向一直都放在“非人类”角色的拟人化上。而2019年2月上映的《阿丽塔:战斗天使》中,导演卡梅隆首次把动捕技术对象瞄准了“类人类”角色,虽然只是微调,但技术工作量和难度却是过去的三倍以上。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用真人出演,或者用纯CG 制作阿丽塔呢?套用一句符合《生活大爆炸》精神的台词来说:“因为我们可以。”
阿丽塔与真人无异的逼真存在就是最完美证明,这种视效革命堪称叹为观止。谁能断言下一次“技术革命”会在何时出现呢?任何一次“尝试”都值得鼓舞和礼赞。
爱的供养
代表:敦煌
早在1650 多年前,丝绸之路上的古人为寻求护佑与指引,在敦煌出资开窟。这些出资者被称为“供养人”。如今,“供养人”的概念被迁移到互联网上。历经千年的敦煌莫高窟,正在尝试用另一种新鲜的方式介绍自己。而这个目标,不再局限于学术界和爱好者,除了面对中国的年轻人,它还要用现代文化娱乐产品,将敦煌文化与未来一代连接。
2018年文化和遗产日前夕,敦煌石窟的“数字供养人”公益项目正式上线。伴随着精美的壁画和富含敦煌文化智慧的锦囊妙语,用户只需点点手指,参与到敦煌壁画的数字化保护中,就能成为一名“数字供养人”。神秘的敦煌文化正在通过互联网科技和年轻化表达,走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