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内服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阳证疮疡的临床观察

2019-05-17 01:09:36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4期
关键词:疮疡内服中药

徐 玲

(江苏省南京市夫子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 南京210001)

疮疡属于临床常见的外科疾病,主要是指各种致病因素侵犯体表后产生的多发病。中医认为疮疡主要是由于毒邪内侵,邪气太热,从而伤害血气,导致气血凝滞。加之疾病具有发病较急、进展迅速、病情严重等特点,已成为威胁人们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临床多采取抗生素与外用药物进行治疗,虽然能够缓解相关症状,消除红肿,但效果并不明显。若未及时采取有效治疗,随着病情不断发展,患者极易产生感染现象,从而造成严重后果[2]。本文主要探讨中药内服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阳证疮疡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1月南京市夫子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外科收治的90例急性阳证疮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21~57岁,平均(43.1±1.7)岁;病程1~12 d,平均(8.4±1.6)d。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22~57岁,平均(42.5±1.5)岁;病程1~13 d,平均(8.6±1.5)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纳入标准 符合急性阳证疮疡的临床诊断标准[3];临床资料齐全,精神或意识正常者,能够配合治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自愿加入本研究。

1.3 排除标准 合并严重全身性疾病者;对研究中所用药物过敏者;合并精神疾病或沟通障碍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治疗。给予头孢拉定(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0160,0.25 g)口服,每次0.25~0.5 g,每日3次。同时采用如意金黄散(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国药准字Z11020906)敷于疮疡位置。连续用药4周。

2.2 研究组 采取中药内服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内服药物包括蒲公英30 g,紫花地丁、金银花各15 g,夏枯草、蚤休、紫背天葵、赤芍各12 g,白芍、牡丹皮、陈皮、川贝母各10 g,甘草片6 g。其中病情严重者加金铃子、延胡索;头面部疮疡者加白芷、羌活;体温升高者加大青叶、牛蒡子、黑山栀;下肢疮疡者加独活、怀牛膝。水煎煮,每日1剂。同时采用如意金黄散敷于疮疡位置。连续用药4周。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变化,记录创面愈合时间、肿胀消退时间,并于治疗前后进行生活质量评分,对比两组治疗结果。

3.2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相关症状消退,肿块消失,未出现疼痛感;有效:治疗后相关症状缓解,肿块缩小,未出现严重疼痛感;无效:治疗后相关症状及肿块均无变化,甚至加重[4]。生活质量评分总分为60分,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5]。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例或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2.22%(χ2=5.751,P=0.016<0.05)。见表1。

表1 两组急性阳证疮疡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病情恢复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创面愈合时间、肿胀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急性阳证疮疡患者病情恢复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3)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均有2例患者出现皮肤过敏、瘙痒等不良反应,均未给予特殊处理即恢复。

4 讨论

近年来,我国疮疡发生率逐年升高,患者早期症状表现为便秘、发热及口渴等。随着疾病的不断进展,重度患者可能出现咳嗽、恶心呕吐、痰中伴血、神昏谵语及烦躁不安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中医通常将疮疡分为内伤、外感,其中急性阳证疮疡主要是由火毒、热毒造成,使经络受阻,气血瘀滞。因此,临床治疗主要以消法为主,达到消肿止痛、养气补血、解毒泄热、清除疮毒的目的[6]。

既往临床多采取抗生素治疗,其中头孢拉定属于第1代头孢菌素,抗菌谱范围较广,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经过口服吸收迅速,可快速缓解相关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产生耐药性,不仅降低治疗效果,还可能对患者机体各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者可能出现二重感染,导致患者预后较差。研究表明,中药内服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阳证疮疡效果明显,可促进病情快速稳定,增强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7]。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创面愈合时间、肿胀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药内服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可增强疗效,促进创面快速愈合时间,有效缓解肿块,提高生活质量,避免不良反应产生。内服中药中蒲公英、夏枯草、紫背天葵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金银花疏散风热;赤芍散瘀止痛;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川贝母清热化痰,散结消肿。全方具有清热解毒、祛瘀止痛之功效。同时联合如意金黄散进行外敷,方中姜黄活血行气,通经止痛;大黄凉血解毒,逐瘀通经;黄柏清热燥湿,解毒疗疮;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白芷消肿排脓、祛风止痛;天花粉清热泻火,消肿排脓。全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因此,中药内服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效果明显,能够提高消肿止痛效果,促进肿块消失,缓解相关症状。

综上所述,中药内服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阳证疮疡安全性高,可避免不良反应的产生,提高生活质量,缩短治疗时间,促进创面愈合。

猜你喜欢
疮疡内服中药
内伤内服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12-01 11:19:40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8:32
内服外敷防疫情
基层中医药(2020年6期)2020-09-11 06:35:18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金桥(2020年7期)2020-08-13 03:07:00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基层中医药(2018年6期)2018-08-29 01:20:20
普济疮疡纳米银喷雾剂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菌性研究
河北医学(2016年5期)2016-12-01 03:59:07
益气药在疮疡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中药内服、外敷联合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便秘58例
中医研究(2014年5期)2014-03-11 20:28:48
消托补三原则指导学生对中医外科学中疮疡外用药物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