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辉,沈照波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呼吸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支气管哮喘是由遗传、环境及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呼吸道慢性炎症和高反应性,可发病于各年龄段人群,但以儿童更为常见,患儿可出现可逆性气流受限,并伴有反复喘息、憋闷及咳嗽等症状[1]。大量临床经验显示,儿童哮喘控制不佳时可导致急性发作,患儿原有症状明显加重,出现呼吸困难、紫绀甚至窒息,此时并发肺部感染风险明显增加,但其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推测与支气管损伤、水肿和黏性物质大量分泌有关[2]。本研究对200例急性发作哮喘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儿并发肺部感染的风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5年3月- 2018年3月该院20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14例,女86例;年龄1~14岁,平均(5.73±0.96) 岁,根据患儿是否并发肺部感染分为感染组(n =53)和对照组(n =147)。纳入标准:①符合儿童哮喘诊断及分期标准[3];②感染组符合肺部感染诊断标准[4];③年龄1~14岁;④临床资料完整;⑤患儿家属知晓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非哮喘急性发作期出现的肺部感染;②伴发育异常或营养不良。
分析200例患儿临床资料,统计并记录患儿基本情况、哮喘发作情况、基础疾病、营养水平、血清Ig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第1 s用力呼气容积、抗菌及平喘药物应用情况等,先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确定各因素与肺部感染关联程度。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对比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因素分析。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0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中,并发肺部感染者53例(26.50%),分析感染组和对照组临床资料显示,两组年龄、营养水平、鼻炎或鼻息肉、肺炎支原体感染、抗菌药物和平喘药物使用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急性发作哮喘患儿肺部感染单因素分析
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发作哮喘患儿并发肺部感染危险因素有年龄、营养水平、革兰阴性菌感染、抗菌药物和平喘药物使用情况(P <0.05)。见表 2。
表2 急性发作哮喘患儿肺部感染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统计数据显示,儿童哮喘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990年、2000年和2010年3次全国城市0~14岁儿童累积患病率分别为1.09%、1.97%和3.02%[5]。儿童哮喘危害极大,可严重损害患儿身心健康,若不积极给予控制和治疗,反复急性发作可并发肺部感染,加重患儿病情,甚至危及患儿生命安全[6]。因此儿童哮喘除合理治疗原发疾病外,还应积极探寻患儿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因和机制,为进行针对性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保障患儿健康发育。
肺部感染是哮喘患儿常见并发症,可促进哮喘病情进展或诱导急性发作,且哮喘急性发作时可出现气道受损、水肿和分泌物增加,导致支原体、细菌和真菌感染风险增加[7]。本文结果显示,20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中,伴发肺部感染者53例,占比26.50%,其主要危险因素有患儿年龄、营养状况、革兰阴性菌感染以及抗菌和平喘药物应用。单因素分析示鼻炎或鼻息肉及支原体感染两个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二者均不是哮喘患儿并发肺部感染独立危险因素,与刘清华等[2]研究结果具有一定差异,其原因可能是存在鼻炎、鼻息肉或支原体感染患儿抗菌药物应用较为普遍,患儿伴发肺部感染风险增加可能主要因为使用抗生素引起,而与鼻炎、鼻息肉或支原体感染相关性较低。年龄增加哮喘患儿发生肺部感染风险原因主要是低龄患儿免疫功能尚不完善,对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抵抗力较低,另外与呼吸道结构和功能还未完全发育成熟,抵抗病原体和清除炎症渗出等功能不足也具有紧密关系。营养水平不仅关系到患儿生长发育速度,同时也影响机体当前代谢水平,进而影响免疫、分泌、神经体液调节和组织损伤修复等生理活动,因而也是哮喘患儿并发肺部感染独立危险因素。国内外对小儿哮喘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学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是主要致病菌,包括流感嗜血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并认为其原因是上述细菌可合成和释放大量组胺,导致患儿呼吸道上皮细胞间隙扩张,因而更容易通过气道黏膜屏障,造成或加重肺部感染[8]。本文结果显示,哮喘急性发作患儿中革兰阳性菌感染率21.50%,革兰阴性菌感染率41.00%,且二者差异显著(P <0.05),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革兰阴性菌感染是哮喘患儿并发肺部感染独立危险因素。抗菌药物应用范围扩大甚至滥用是现阶段临床普遍现象,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时与肺部感染症状常难以鉴别,造成抗菌药物滥用[9],儿童大量应用抗菌药物危害远高于成人,如可抑制人体正常寄生菌生长,引起菌落失衡,加上医院内细菌耐药性增加,因此患儿受致病菌侵袭感染风险反而增加。目前哮喘患儿常用平喘药物主要包括激素和茶碱,其中激素可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导致巨噬细胞吞噬能力降低已经被证实,而茶碱也能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因而两种药物均可引起肺部感染,另外平喘药物应用较多也从侧面反映患儿哮喘病情严重或控制不理想,因而气道损伤加重,也导致肺部感染风险增加。
综上所述,肺部感染是急性发作哮喘患儿常见并发症,其常见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营养状况、革兰阴性菌感染以及抗菌和平喘药物应用,因而临床需根据患儿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