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可贵盲从不值

2019-05-17 07:13策划本刊编辑部整理令夏影子苏尘惜
家庭生活指南 2019年5期
关键词:小琼周强梅子

策划/本刊编辑部/整理/令夏 影子 苏尘惜

在这个疾走的时代,每个人都在忙碌前行,一副惶惶然不能停歇的样子。好像唯有跟得上一个又一个的新风向,才算自律,才算体面,不然就会被大部队甩在后面,贴上平庸甚至无能的标签。但静下来想一想,其实每个人的兴趣、所求所想统统不一样,怎么可能相互效仿,就能获得最终的内心守望呢?余生不长,盲从不值。与其在一场虚妄里跋涉,迷失于狂躁与追逐之中,不如删繁就简,还自己一个简单、中意的人生。

故事一 当“银发族”变成养生迷

去年国庆节,我和妻子为给岳母散心,打算带她到泰国旅游。退休后,岳母的生活脱离了原来的轨道,她的心情很差,经常失眠,血压和血糖常有起伏。平时我和妻子都工作忙,没时间陪她,想趁此机会让岳母放松一下。

没想到,岳母却在临行前突然改变主意,说什么都不肯去。没办法,我只能退掉机票。问起缘由,妻子才吞吞吐吐地告诉我,岳母临时反悔不去旅游,是为了参加一个旧日同学王阿姨推荐的养生修行活动。

妻子说,王阿姨两年前因胃癌做了手术后,开始用传统疗法,素食、禅修,据说身体恢复得不错。因此,王阿姨对传统养生之道非常推崇,她常说:“现在不养生,以后养医生;今天不保健,以后养医院!”

我一直以为,养生就是合理饮食、规律生活,外加适当的锻炼。王阿姨把养生当成治病的良方,让我不由地提高了警惕。我斟酌着语气,把我知道的关于养生的误区告诉岳母。谁知她特别生气,冲我嚷嚷起来:“看把你神气的!以为自己多读了几年书,就什么都懂啦?既然我老了,糊涂了,那你还来理我这糟老太太干什么?”

岳母参加的养生修行班训练的地点在郊区某山上。到时,会有养生大师帮学员点穴止饿,服气充饥,用意念治病。不想集中修行的学员,也可以在家修行。岳母最终决定在家修行,买了个1999元的套餐。套餐里几包黄精,几个芝麻丸子和一些红糖块。

修行第一天,养生修行班群主在群里先带着大家做健身法。到了中午,岳母的肚子有些饿,于是喝了点黄精水。到了夜里,饥饿变得尖利起来。岳母想起群里的老人说,新人最难熬的就是第一天,坚持下来就好了。

第二天一大早,母亲就在一阵香味中醒来,是楼下的早餐店的葱油饼。岳母的感官灵敏了,但身体却十分虚软。挨到临睡前,岳母终于忍不住,拿出一粒芝麻丸放进嘴里,才进入梦乡。

第三天,岳母走路像踩在棉花上,浑身的肌肉酸痛。群主说,这是排毒的过程,哪里疼就说明哪里有病灶。疼就相当于把病灶揪出来打一顿,气冲病灶后身体就会恢复健康。群主让大家要坚持住,万里长征已走了一半,胜利在望了。

群里的学员相互安慰,说这时候就是考验意志力的时候。岳母一辈子要强,不愿甘于人后。她把套餐里几块红糖都吃掉,然后叩齿生津,继续坚持。到了夜里,饥饿感几乎消失,岳母不再想吃东西,反而开始有点犯恶心。她安慰自己,再坚持一晚,第二天一早就复食。

次日早上,岳母准备起来吃东西。可才起身,就一阵眩晕,倒在了床上,手机也摔了出去……

医生说,岳母有严重的三高,却不遵医嘱,擅自停用了药物,从而引发脑梗。幸好岳母是倒在床上,如果倒在地上,后果不堪设想。

经历了这一番,岳母总算明白了,盲目养生不可取。而那个养生群里的群主,从没问过学员的病史,想来帮助养生是假,销售天价套餐才是真的。

去年年底,王阿姨身体的癌细胞转移,住进了医院。医生说她长期营养不良,导致脏气衰竭,身体虚弱,已经不适合再做手术了。岳母去看她,回来后脸色沉重地告诉我:“人啊,还是别太迷信,该吃吃该喝喝,活着的时候好好活着。”

跨年之际,我陪岳母看电视——罗振宇2019年的跨年演讲。他说道:“癌症,长期看来,将渐渐变成一种可管理的慢性病。我们这一代人,大概率上,人人都有机会活过100岁。”

看到这,我冲岳母鼓励地一笑。她也笑了,告诉我:“刚退休那会儿,我看啥都不顺眼。对身体啊、生活啊都没了掌控感,天天焦躁不安,想拼命抓住点什么。现在我也明白了,生命终有时,过好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点评:大多数父母,在离退休的年龄,或许都会经历一段对生活失去掌控感和对生命的长度充满忧虑的心路历程,此时,他们更容易沉迷于养生,甚至频频被骗。作为子女,我们能做的,就是从身心两个方面呵护父母。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只有拓展父母获取科学养生知识的渠道、满足父母精神慰籍的需求,才能让他们远离盲从,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晚年。

故事二 让孩子活得像个孩子

“谁是四年十班陈琼的家长?”一名监考老师匆匆跑出校门,对候考的家长们大声询问。

“在这里,在这里。”此刻还在和同班家长热聊报考志愿的我,被周围的家长推了出去。

“陈琼在考场昏倒了,已经叫了救护车……”老师的话如同一记响雷,在我的头顶炸开,炸得我大脑一片空白。

很快,救护车来了,坐在车上,我心乱如麻,泪流不止,一遍遍呼喊小琼的名字,可她却不肯睁开眼睛看我一眼。

培养出女儿小琼,一直是我作为母亲的骄傲。

青春期的叛逆,让我很早就辍学、恋爱,并结婚生子。青春就这样蹉跎而去,我不希望女儿像我的人生一样黯淡。在我眼里,小琼的人生是只能建筑一次的大楼,我必须让它精确无比。

小琼4岁时,我带她去一家钢琴学习班学习弹钢琴。可没想到,三个小时的课程结束,小琼却连最简单的基本音都记不住。当着一众家长,钢琴老师对我说:“孩子没有弹钢琴的天赋,还是找别的适合她的专业吧。”

在这个几乎每个孩子都有文艺特长的年代,我的孩子,凭什么就不行!我被愤怒冲昏了头。为了督促她练琴,我特意准备了一截拇指粗的小棍。只要她弹错三个音节,我就会毫不犹豫地打在她的手心。每次被打,小琼都哭喊着:“妈妈,好疼!”我虽然也很心疼,但下一次我依旧不会手下留情。

在我的严厉教导下,小琼6岁时已能连贯地弹奏钢琴曲《卡农》,并且在幼儿园的晚会上表演独奏。我自以为,我的严厉教育是奏效的。

小琼上幼儿园时,由于当时为了接送方便,我给小琼选了一所离家最近的幼儿园。按理说,这所幼儿园设施并不差,可每次听朋友们讲他们的孩子在幼儿园学国学、学英语、学舞蹈,我就心如针锥。

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小琼读上最好的小学。为此,我决定把自家房子卖出去,贷款买一套重点小学的校区房。

老公大伟苦口婆心地劝我:“媳妇,咱家的条件在这摆着,而且咱们小区的小学也不错,没必要给生活增添这么大的压力。”

“你懂什么,好的学区房就代表能进好的小学、好的中学,这几乎就是名牌大学的敲门砖啊。”

见我目标坚定,大伟只能同意我的做法。为了增加收入,他向公司申请了外地支援,一年只有节假日才能回来一趟。

照顾女儿生活、学习的重任落到了我一个人头上。每天结束劳累的工作后,还要带着小琼奔赴各种课外辅导班,不敢有丝毫的放松。因为别人家的孩子都在上辅导班,如果小琼不上,那岂不是要落后于其他同学。

好在小琼乖巧懂事,成绩在学校里一直名列前茅,让我既骄傲又欣慰。

转眼,小琼就要面临她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中考了。可在考前,她却发起了高烧。这可把我急坏了,我带她到医院输液,跟医生好话说尽,勉强为小琼争取来一张桌子,好让她边输液边学习。

考试的时间不会为谁而改变,小琼还没有完全恢复,就走进了考场。可没想到,还是出了意外。

中考就这样错过了,虽然我很失望,但看到小琼苍白的小脸,我也不忍苛责。

从医院出来后,很长一段时间,小琼的脸上始终笼罩着阴云,哪怕我和她说话,她也是保持沉默。我有些害怕了,带她去看了医生。经诊断,小琼患上了“躁郁症”。

医生有些生气地说:“现在得这种病的孩子特别多,就是因为你们这些家长太看重成绩,盲目跟风,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给孩子们制造了太多的压力,这样下去,孩子就被你们毁了。”

听了医生的话,我才意识到是我把小琼逼上了绝路。我要治好她,也要补偿她。

我给小琼办了一年的休学,带她去了美丽的洱海,去了雄伟的黄山,去看过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长江,还在三亚的沙滩上晒过太阳。看着小琼露出久违的笑脸,我欣慰不已。

我曾经用我的想法裹挟了女儿,让她没有快乐成长。以后我再也不会苛责于她,慢下来,静待花开。

点评:伴随着父母“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美好愿望,许多孩子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奔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家长在“别人都在学,我不能落下”的心声中,却忽略了孩子内心的诉求。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最好的教育,就是不焦虑、不盲从、不比较,让孩子活得像个孩子。给孩子适当的自由。不要怕孩子虚掷年华,教育本就是留白的艺术。

故事三 不要跟着鸡汤走人生

梅子刚回家,就看见周强一脸不高兴地坐在那儿,边上放着个快递盒,她刚想问是不是自己买的面膜到了,结果还没开口,周强就把东西拎到她面前来:“你又买面膜?家里还有多少没用完,能不能用完再买啊?”

“又没多少钱。”梅子嘀咕一声,心里不爽极了。

“不是不让你买,只是咱们现在换房子,房贷压力太大了,钱都得算着花。”一听这话,梅子委屈得想哭,她为这个家付出这么多,到头来周强还是各种嫌弃。那天刚好看到一篇文章《男人爱你的十个表现》,其中一条就是舍得给你花钱!她心里的委屈更大发了,把文章转发在朋友圈:我觉得他不爱我,不想过了!

转发完文章的第二天,家里不少亲戚都来问发生了什么事,甚至还惊动了远在老家的爸妈说要过来给她撑腰,梅子没想到一条朋友圈状态会引起这么大的风浪,她一个个解释,只是拌嘴了,事情没那么严重。不想事情再发酵下去,梅子只能把朋友圈删掉了。

梅子以为,因为这事儿周强肯定会很生气,所以那天回家的时候,她还特意上菜市场买了点周强喜欢吃的卤味,打算道歉的,只是没想到,那天到家的时候,周强已经把饭烧好了,还有她最喜欢吃的腌肉炖笋。

“还愣着干嘛?洗手准备吃饭啊。”周强也没提今天被亲戚们骚扰的事,毕竟夫妻之间拌嘴很正常,他也没当回事,更不会去怪梅子把那样的话发朋友圈。

但是在那天吃饭的时候,周强说了句:“老婆,咱能少看点那种文章吗?我觉得你看那些文章多了以后,脾气都有点捉摸不定了。”

本来梅子的情绪已经缓了下来,但是一听这话,她就不高兴了:“你别把责任都推到我身上,你要是能照着那些文章里说的改掉你的毛病,我至于一次次生气吗?”其实最近,因为梅子总拿鸡汤文说事,两个人都闹了好几回了。

“我不是努力在改吗?可不管我怎么努力,你总是拿我跟别人比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短处,我不可能十全十美,也经不起比较!”周强放下这些话,就夹了些菜自顾自坐到电视前面去,把梅子晾在厨房。

周强这一席话,说得梅子一愣一愣的,就像周强所说,她的确总是拿鸡汤当作测评他是否合格的标尺。比如文章里说“你老公给你买100元的口红是让你慢性自杀”,她就认定周强为了省钱,太不在乎她的健康了。现在想想,让一个五大三粗的男人分清口红的色号、品牌,还不如杀了他吧。

可她从来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只是看到觉得有道理,就转发出来,要么直接丢给周强,哪知会引起周强的反感。

而且,看有些文章的初衷,本来是希望能让自己变得更独立上进,经营婚姻家庭的能力有所提升,可是很多时候,情绪被带动以后,就很难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思考问题了,就光顾着对比、生气,结果把家搞得乌烟瘴气。

经历过这次闹脾气,梅子明白过来,有些鸡汤文章说得的确有道理,但有些营销号的观点就不可恭维了。而且每个家庭都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拿鸡汤文章找慰籍本来就是饮鸩止渴的事儿,以后还是少做点吧。

点评:不知道从何时起,鸡汤文章在朋友圈里铺天盖地起来。其中,一部分文章是滋养心灵的精神食粮,而另外一些内容偏颇的文章,隐藏着太多毒素。而恰恰有些女性,将其奉为箴言,把条条框框往对方的身上套,一旦发现有吻合之处,就仿佛找到证据一般,认定对方不合格。然而,鸡汤不是标尺,感受不可复制。与其喝别人的鸡汤,毁自己的人生,不如用心去经营婚姻,读懂爱人,煲一锅属于自己的浓浓鸡汤。

猜你喜欢
小琼周强梅子
“被离婚”女子如何捍卫自身权利
女儿的猫
炒米粉中的情缘
一碗天价面条
好大一条河
女儿的猫
想念
头发
播种
旧围巾里,藏着多少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