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
摘 要:技工教育助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技工院校、企业三方面各尽其责,密切配合。
关键词:技工教育;新旧动能转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一、 引言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近年来。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消失,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急需把人口红利驱动的旧发展模式转变为由人才红利驱动的新发展模式,这是促发展、保稳定的需要,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一步。人口红利的消失并不一定会造成长期的经济发展减速,只要中国的科技水平上去了,全球的人口红利都可以被我们所利用,成为中国的红利。中国人习惯了给发达国家做外加工,以后也要让外国人争着为中国打工。唯其如此,我们这些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人才能对得起血汗工厂的先行者,才能为子孙后代开启一个好的局面。
如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一个宏大的课题,具体落实到技工教育领域,就是要瞄准新产业,优化专业设置,利用和开发新技术,培养新型技能人才,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 政府方面应做好顶层设计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让技工院校创新发展有足够的场地、实用性强的先进设备。二是加强各技工院校的师资力量。培养新型技能人才不但需要先进设备,更需要高精尖教学人才。应出台技工院校引进技术人才的相关政策,解决他们的待遇问题,让技工院校对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能够请得进来,留得下去;同时加大对技工院校现有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加速他们的技术升级。三是建立官方的技能人才供需电子平台,让企业和专业人才的双向选择更加规范快捷,既便于专业人才向附加值高的企业流动,又为技工院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专业人才提供分析数据。四是疏通专业技术人才的上升渠道。2016年,山东省人社厅牵头出台了《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规定“技工院校毕业生参加公务员招考、应征入伍、企事业单位招聘、确定工资起点标准和职称评聘等方面,取得高级工、预备技师职业资格的高级技校或技师学院全日制毕业生,分别按照全日制高职或本科毕业生享受相应政策待遇及相关就业补贴政策。”这一政策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这个做法值得推广。技工院校的毕业生急需这一政策,不仅仅是为了享受相关待遇,也是为了摆脱社会歧视。目前,社会上对技工学院的毕业生的歧视,绝不是仅仅通过宣传教育可以改变的,政策层面的平等甚至倾斜才是最有力、最实惠的支持。五是健全激励机制,国家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厅应对各技工学院助推新旧动能转换的业绩进行全方位评估、排名,调动各技工学院助推新旧动能转换的积极性。六是出台政策对企业的新旧动能转换进行激励,促使企业在转型升级的同时扩大高技能人才缺口,提高对高技能人才的重视度,发挥他们的作用,提升他们的待遇。企业的新旧动能转换和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相辅相成。目前,很多高技能人才在低附加值的企业得不到重视,没有用武之地,而这些企业的转型升级又缺乏足够的高技能人才。
三、 各技工院校应充分利用新旧动能转换的历史机遇实现创新发展
一是优化专业设置。要结合学校师资情况和本地及周边地区新旧动能转换的实际状况,一方面开设就业形势好、信息化程度高的现代服务专业;一方面对接《中国制造2025》,在 推进“互联网+”、“标准化+”和“机器人+”上做文章,开设高端制造专业。要切合实际,用心专注,稳步推进,打造各自的教育品牌。最忌四处撒网,盲目设置专业,避免出现师资不足、设备不配套,课程不合理,人才培养脱离实际需要等情况。二是加强与同类院校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特别是跨地区进行院校合作,最能发挥发达地区的师资优势和相对欠发达地区的生源优势,培育更多的技能人才,也便于人才的流动。三是加强与各大企业的合作,多元办学,定向培养。技工院校要在对本地和周边地区进行充分考察的基础上,根据新旧动能转换的需要选择性地设立校外定点实习基地,实行工学交替,引入企业工作标准,为学生提供来自学校和企业的双重指导,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培育实用型人才,让他们上岗后即能顶岗。四是打造一流的教师团队。要吸引高技能人才到学校就业,选派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各类相关培训,在教师队伍中培育教学骨干力量,并辅以物质奖励;鼓励教师带队参与企业科研,请合作企业与合作院校的专家到校讲课传经,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把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及时应用到教学之中,提高授课质量。五是深化教学改革,大力开展示范课、公开课和观摩课活动,实现教师教学从单一型讲课向行为引导型转变,学生学习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研究型”转变,培育工匠精神。六是实行以赛促学。可以设立竞技俱乐部一类的组织,积极备战各类技能大赛,以大赛成绩鼓舞人心,将大赛标准引入日常教学,对大赛经验予以推广,将之转化为教学成果,促进实训教学水平的提高。七是培育工匠精神。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不应仅仅局限于满足学校的实际需要,而要以学生为本,放眼学生的长远发展。他们将来工作后还要不断接触新技术、新工艺,面临新挑战,必须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准备,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要鼓励他们把在校学习看做是人生进步的阶梯,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做好人生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规划,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四、 各大企业应加强与技工院校的联系,实行订单式招聘
一是根据企业需要向技工院校下招聘订单,以便其调整专业设置。二是将企业生产的工艺标准延伸至技工教育,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三是將企业纪律、企业文化精神的培养延伸至技工教育领域,把技工院校当做企业长期发展的人才培养后院。四是在新产品研发上利用技工院校的设备和技术力量,降低研发成本。五是将部分产品外包给技工院校进行加工,降低生产成本。六是提前让学生到企业实训,进一步熟悉企业环境和生产工艺。
(作者单位:山东省高密市高级技工学校,山东 高密26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