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皓昕 宁松毅
【摘要】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因素对围麻醉期患者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麻醉医生和麻醉护理的关注。有研究表明,围麻醉期焦虑,能够增加患者的手术应激,加大麻醉难度和麻醉风险,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前焦虑,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就现有的心理干预方法及其对围麻醉期患者焦虑的影响进行综述。为临床围麻醉期心理干预方法的有效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心理干预;焦虑;围麻醉期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5-254-01
随着医学心理学的迅速发展,麻醉医生和护士在对围麻醉期患者进行术前心理干预时,有了充足的理论依据作为指导,使临床工作更加科学和规范[1]。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心理干预在围麻醉期焦虑中的应用成果进行综述。
1 影响围麻醉期患者焦虑的因素
影响围麻醉期患者焦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患者自身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一般情况、拟实施手术的种类、麻醉的方式的选择、患者对手术和麻醉的了解程度、家庭的经济状况及所处的医疗环境等。有调查显示,对手术和麻醉存在疑虑的患者高达60%,其中惧怕手术的患者占50%,对麻醉存在恐惧的患者占17%,担心手术的预后及相关并发症的患者占38%, 另有12%的患者对术后疼痛能否耐受表示担忧[2]。因此,麻醉护士对围麻醉期患者实施心理干預,帮助患者正确的认识手术与麻醉过程,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前焦虑,顺利度过围麻醉期。
2 围麻醉期焦虑心理干预的方法
2.1 术前访视心理干预
术前访视患者时,要详细了解病史并充分评估麻醉风险,用温和而坚定的语调与患者沟通,鼓励患者倾诉烦恼与担忧,并进行细致而个体化的解释,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使患者正确的认识麻醉和手术的操作过程,从而减轻患者内心的恐惧与顾虑,增强患者能够顺利配合麻醉和手术的自信心,帮助患者有效缓解术前焦虑。
2.2 认知干预 术前麻醉访视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病情,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医学术语。耐心仔细地倾听患者主诉,充分了解患者对手术和麻醉的认知程度,借助图片视频等科普资料宣教,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的基本操作过程、选用的麻醉方式的原因、麻醉的舒适性、麻药的可逆性及可恢复性以及该麻醉方式常见的意外和并发症。
2.3 情绪干预 麻醉护士应和蔼可亲,体现人文关怀,给予情感支持,与患者对话,了解其紧张焦虑的原因,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疑问,并给予专业的解释和安慰,从而打消患者的顾虑,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麻醉操作及手术治疗。
2.4 行为干预 告知患者麻醉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讲解麻醉配合时的相关要求与注意事项,指导患者配合麻醉,包括深呼吸、听指令动作等。
2.5 暗示疗法 向患者说明麻醉的安全性,介绍麻醉医师及手术医生都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高超的医疗技术水平,以获取患者的信任。
2.6 示范脱敏 邀请同一病区内手术方式相同或相近术后患者现身说法,以消除围麻醉期患者对手术的恐惧,缓解其术前焦虑。
2.7 香薰疗法 香薰疗法是将具有特定疗效的精油,借助器具扩散至空气中,患者将精油的芳香分子吸嗅进入体内,可以感受到压力的缓解和放松,从而减轻焦虑水平。目前国外已有较多的研究证实了香薰疗法在缓解焦虑中的作用。相关研究报道[4],香薰疗法能够明显改善ICU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焦虑水平,显著降低护生的焦虑和压力分值,吸入3分钟薰衣草或迷迭香,会令人感到放松、抑郁程度减轻、睡意明显。
2.8 音乐疗法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3],音乐能够调节人的精神心理状况和改善躯体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兴奋、镇静、止痛和降压等作用。研究表明[5],放松性的音乐能够降低手术应激所致的生理及心理反应,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患者的应激能力。通过音乐干预可以替代镇静剂和抗焦虑药物来减少术前焦虑,聆听音乐15分钟,可以有效缓解儿童手术过程中出现的术前焦虑。在膀胱镜检查中,听音乐可以改善男性病人的不适和焦虑,还可减轻接受椎管内麻醉患者的生理反应[6]。
2.9 术后心理干预
当手术结束病人逐渐清醒时,指导患者用术前介绍的方法配合拔管。由于术后患者都十分关心手术的确切效果,故要及时告知手术顺利,稳定患者情绪。重视患者主诉,及时处理切口疼痛和其他不适,给予关心和安慰,做好解释工作。在麻醉恢复室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缓解患者术后疼痛。
3 小结
理干预的实施能够调节患者的应激水平,缓解患者围麻醉期焦虑,维持患者的呼吸循环稳定,减少术后疼痛,降低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利于患者顺利度过围麻醉期。心理干预在围麻醉期的应用主要包括术前访视、麻醉诱导前和术后复苏三个阶段,主要的方法有认知干预、音乐疗法,穴位按摩等。尽管目前围麻醉期心理干预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但随着麻醉护士以及相关医务人员对它的重视,其理论依据和临床实践经验将不断丰富,从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围麻醉期心理干预方法,以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参考文献:
[1] 袁志刚.子宫肌瘤患者围麻醉期心理干预对麻醉期间应激反应影响的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硕士论文,2009:4-66.
[2] 徐华.手术心理应激反应应对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3,24(5):278-281.
[3] Marco Sanjuan, J.C., et al.,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preoperative fear in surgical patients][J]. Rev Esp Anestesiol Reanim, 1999.46(5): p. 191-6.
[4]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案主编.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28.
[5] 黄河,张伟,胡玲.心理干预在围手术期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24(4):366—368.
[6] Van den Bosch JE,Moons KG Bonsel GJ,et a1.Does measurement of preoperative anxiety have added value for prediction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J]. Anesth Analg.2005, 100:1525-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