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尤优 江苏省徐州八一中心幼儿园
建构游戏是小班幼儿喜欢的游戏形式之一,但是部分小班幼儿在游戏初期属于漫无目的地拼插,需要教师进一步的指导。小班幼儿建构游戏的目的不在于最后建成的物体,更重要的是建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动手操作能力等都得到发展,并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本班幼儿从无目的地玩弄、堆砌建构材料到有目的地搭建简单的建构物,分为了“三部曲”,而作为教师,在每一“部”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
幼儿刚入园,对集体生活处于适应阶段,加上对建构材料不熟悉,所以对建构游戏不感兴趣,往往都是一种无目的玩弄和堆砌材料。他们有的将不同的玩具一个个排列、堆叠在一起,然后推倒重建;有的一次次地将玩具扔到地上、桌子上,再捡起来;还有的霸占许多材料而不操作;只有极少部分幼儿搭建一两个简单的作品,但没有合作和分享。建构中幼儿坚持性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小肌肉的控制能力弱,所以一次建构的时间很短,争抢玩具的现象时有发生。为此,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指导。
幼儿能否专心地进行建构游戏有赖于科学设计和合理安排建构区。教师根据小班的实际情况设立大小玩具区:一是大玩具区,供幼儿玩大玩具时使用。为了让小班幼儿在使用大型玩具时避免受伤,所以我们小班的大型玩具选择了“泡沫积木”和“纸盒积木”。因为这类积木不可以在室外使用,经过与幼儿讨论,教师将教室的前半部分划分为“大积木建构区”,这样幼儿在建构过程中不会受到其他游戏区域的打扰,不用时可以将玩具倚墙叠高,易于收纳整理。二是小玩具区,在教室的一边整齐地摆放活动桌,供幼儿玩小型玩具时使用。教师将玩具分类放在游戏筐里,让幼儿自行拿取放在活动桌上,然后分组搭建。每天的晨间活动和下午的室内活动时间开放玩具区,并确保区域周围安静,使幼儿能够畅快地投入活动,集中精力去构建。(见图1)
图1
幼儿园在本学期新采购了一批新玩具,是教师针对小班幼儿年龄特点进行选购的。小班幼儿年龄较小,思维主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太多形状的玩具会令他们难以取舍,不能专心建构。因此,教师在选购时根据这一特点为幼儿提供一些形象生动、色彩鲜艳、富有趣味性、形状简单、安全、环保且轻巧的建构材料,如泡沫积木、纸箱积木、小方块、异形雪花片、齿轮玩具、纸杯等,这些玩具对于小班幼儿来讲较为简单易学。(见图2)
图2
对于一些害怕尝试新活动或不能马上进入操作情境的幼儿,教师首先通过上课、参观、观摩图片等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并有目的地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同时引导幼儿认识各种玩具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摸索建构材料的多种使用方法,并示范一些基本玩法给他们看。另外,可以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幼儿想想该造些什么,也可请玩玩具已经很熟练的幼儿作示范,同时让刚刚学习玩玩具的幼儿多作尝试。教师为幼儿创造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鼓励幼儿大胆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引导他们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赏,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点评作品时要以表扬为主,要鼓励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收拾整理游戏材料,学习遵守游戏规则。(见图3)
图3
图4
本阶段幼儿对建构游戏已产生了兴趣,并且基本掌握了各种材料的基本特征和多种具体的玩法,对周围生活中的事物也能用简单的平面建构法表现出其主要特征,如平面的人物、动植物,用架空的方法搭桌子、房子等,用分部建构再连接组合的方法表现滑滑梯的台阶、梯身及下滑部分等。但是幼儿的建构造型较单一,对于细节部分还不会装饰,反映物体不够逼真,如房屋的顶部大都是三角形的,搭建的物体是分散、凌乱的,不能形成一个主题。(见图4)
本阶段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在幼儿进行建构的过程中经常提一些开放式的问题,如“你搭的东西可以做什么呢?”“还可以怎么搭?”“加上点什么会更好玩呢?”通过这些问题来拓宽幼儿的思路,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适当给予帮助。也可引导幼儿在操作活动中使用自言自语或自我评价,使幼儿注意力集中,全身心沉浸在游戏中。或给幼儿一些描述性的评语,进一步肯定幼儿的活动,以此来显示教师对幼儿活动的重视,增加幼儿的兴趣。或征求幼儿的意见:“你看我们就叫它儿童乐园怎么样?”使幼儿感觉教师很尊重他。同时,教师在提问时应该避免加进自己的观点,如“这是某某吗?”之类的问题,因为这仿佛在向幼儿暗示,必须将玩具堆得像某种东西,这样会约束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影响幼儿的建构游戏活动。教师应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建构游戏中,因为小班幼儿受建构知识和技能的限制,其逻辑思维不完善,空间感较差,这时教师如果生搬硬套地讲解示范建构方法,会打消幼儿对游戏的积极能动性。教师应为游戏创设相关的情境介入,提供相关的建构材料及使用一定的导入方式来激发幼儿的游戏愿望,促使幼儿较快地进入游戏状态。如,在建构主题“公园”时,教师先带领一些能力较强的幼儿建构一个“公园”,然后告诉幼儿:“这里有一个大公园,你们看看还缺什么?”这时,幼儿便会很积极地说还缺凉亭、人物、花草树木、拱桥……教师说:“我们用各种玩具建造它们吧。”这种情境式导入方式激发了幼儿的游戏动机,促使幼儿较快地进入游戏状态。(见图5)
图5
模仿学习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法,也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前提。建构游戏除了幼儿的自发活动外,很重要的是模仿学习。在组织幼儿模拟构造时的构造物有以下几方面来源。
(1)玩具“漂流”,相互交流。
在日常建构中,如发现较好的作品,教师会组织幼儿一起观摩分析。同时教师利用家园合作,开展了“玩具漂流活动”,把玩具分为了若干份,按组分发给幼儿,让幼儿利用晚上时间在家练习,4~5天后归还,再传给下一组幼儿,并且请家长把幼儿练习的照片传到群里和其他家长交流。经过几轮下来,家长都能够按时归还玩具,幼儿建构玩具的水平也有较大的提高,同时也增进了亲子互动交流。(见图6)
(2)参观哥哥姐姐建构,受益良多。
图6
本园中、大班幼儿建构玩具以室外搭建积木为主,在中大班幼儿户外搭建玩具时,教师会组织小班幼儿不定期地参观学习。在观看初期,小班幼儿只是对中、大班幼儿搭建的作品整体感兴趣,如:“这个好漂亮!”“好高呀!”等一些浅层评价。但是到了中后期,经过教师的引导,介绍搭建技巧,告诉幼儿什么叫做“围合”“垒高”“架空”“加固”,他们也慢慢地对搭建技巧产生了兴趣,会问教师:“这个是怎么搭上去的?”“老师,这样的是怎么围起来的?”幼儿从中、大班搭建作品中得到了启发,把学到的技巧运用在自己的玩具搭建中去,建构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3)看图片,学技巧。
由最初的平面建构模拟图,到立体建构模拟图,再到实物图。我们引导幼儿观察,帮助幼儿分析范例,重点演示新技能和建构难点。这时教师主要引导幼儿由平面建筑向立体建筑转化,初步让幼儿注意到在建构中各部分间的比例关系,引导他们学习一些简单的装饰技能,如四边装饰、中心装饰等,鼓励幼儿了解和发现各种材料的用途和不同的表现结果,如不同长短的玩具可以建构不同大小、形状的物体等。
图7
在常规方面,小班幼儿收纳技巧欠缺且无条理,教师让幼儿把玩具拆开后,根据大小、形状分类别放入玩具筐内,摆到架子上,尽量不发出声音。进过多次的练习,大部分幼儿都已掌握了玩具收纳的技巧。(见图7)
本阶段幼儿相对刚入园时,已经能较为熟练地运用建构的基本技能表现所要搭建物体的主要特征,并且游戏的坚持性和目的性也增强了。但这时出现了一个短暂的“瓶颈期”,即幼儿除了会搭一成不变的东西外,不会搭其他的建构物,有时还会出现无事可做的现象。
在学期末,教师发现幼儿的建构欲望逐渐减弱,这时需要教师激发幼儿的建构兴趣,可以引导幼儿将各游戏区串联起来,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情节性。例如:玩玩具的幼儿可以为娃娃家做家具等(见图8)。教师要拓宽幼儿的思路,除了可以提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如“你还见过哪些东西,能把它搭出来吗?”还可以引导幼儿合作搭建群组、组合群组,如各种动态的人物群、动物群、建筑群等,也可将群组打乱重新组合成主题群,同时让幼儿学习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
图8
教师对幼儿的引导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为此,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幼儿提出合理恰当、经过努力能达到的新要求,使幼儿产生新需要,造就新需要和已有水平之间的不平衡,从而引导幼儿自己去思考、探索、发现、解决矛盾,推动幼儿不断发展。因为小班幼儿的兴趣不易持久,如何使幼儿始终对游戏保持浓厚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应不断充实、增加游戏内容,启发幼儿探索新的建构思路,从而使建构游戏顺利地开展。例如:幼儿已经掌握了“城堡”的建构方法,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幼儿在建构“城堡”的基础上用“纸杯”建构城墙。“纸杯”相对于大型积木来说难度有所增大,需要手眼协调合作。一开始教师认为这对于小班幼儿来说难度稍大,但是经过几次搭建,幼儿已经基本掌握了搭建纸杯的技巧,而且能够把它们整齐地收纳,全程无需教师参与。(见图9)
图9
建构游戏的过程就是幼儿动手动脑,创造性地、自由地再现物质形象的过程。在一定时间内,如何提高每个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进一步提高“玩”的积极性是教师引导的关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对于爱动脑、思维敏捷的幼儿,教师鼓励和启发他们选择较难的建构玩具;对能力一般的幼儿则鼓励他们去参观别人搭建好的作品,从而受到启发,再去选择相对较容易的建构玩具进行拼搭,允许有尝试错误的经验。在讨论时教师重点让这一类幼儿发表意见,并鼓励他们再次结合讨论后的认识进行操作,最后形成正确的经验与概念。在建构过程中,教师发现建构能力强的幼儿完成作品的速度快,而创造力较差的幼儿总要琢磨老半天。针对幼儿的能力差异,教师引导幼儿互相帮扶,特别是主题建构,需要幼儿之间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同时,教师也应以同伴的身份平行地介入游戏,让幼儿在轻松、自由、互帮互助的活动中完成作品。(见图10)
图10
本班的建构游戏经历了以上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并不是割裂的,而是一个连贯的整体,无绝对的界限。幼儿在发展过程中有着明显的个体差异。虽然小班幼儿的建构技能还有待发展,但建构游戏依然在小班的一日生活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只要教师能精心正确地指导建构游戏,不仅能促进幼儿的创造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的提高,同时思维、想象、合作能力也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