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扬
摘 要:在非艺术类专业的教学中,美术教育作为非重点的教学科目,并没有引起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的重视。久而久之,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在艺术鉴赏以及审美能力等方面与艺术类专业学生逐渐拉开了差距。长此以往,不利于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本文将从非艺术类专业学生普及美术教育的意义出发,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探索非艺术专业普及美术教育的策略,希望能够为之后美术教育的普及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非艺术类专业 美术教育 普及
一、非艺术类专业普及美术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高校中的美术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对于一些美术名画的欣赏和其背后的历史典故、画家背景等的了解,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通过这些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辨别何为艺术上的美好和丑陋。通过美术教育的普及,学生能够学会用艺术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出现的事物,对于超出自己理解能力范围的现象倾向于用欣赏的态度来对待。因此,在非艺术类专业学生中推广美术教育具有现实的价值意义。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推进素质教育
当前的学校教育中,素质教育是每个学校都绕不开的一个主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离不开美术教育,综合素养的提升更加离不开美术教育。美术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内部修养,发散学生的美术思维,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久而久之,学生会越来越善于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生活中遇到的事物和现象。除此之外,美术教育还能够帮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放松心态,从繁重的学习节奏中跳脱出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意义,培养学生面对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积极心态。
二、非艺术类专业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美术基础薄弱,心理上不够重视
在素质教育的普及下,小学、初中以及高中的学生都已经能够接触到美术教育,但是作为非考试类科目,大部分学生对于美术科目的重视程度显然不够。久而久之,学生的美术基础自然不会扎实。尤其是非艺术专业的学生,美术教育课程甚至会被语文、数学、英语等重要科目所占据。除此之外,学生对于美术教育缺乏正确的认知,有的学生仅仅将美术当做是考试加分的渠道,有的学生粗浅地认为美术教育仅仅是对一些名家画作的了解。
2.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不像数学、英语等科目的教学水平,能够直接通过考试成绩等客观标准衡量,美术教育的成果通常是慢性的,这也就导致美术教育的教师队伍水平并不能够被直接定义。在非艺术类专业的美术教师对于中,有的教师的画画水平比较高,但是却并不能够很好地辅导学生提高他们的画画水平;有的教师可能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但是缺少能够将之转换为教学语言的能力;有的美术教师或许自身的专业基础知识就不够扎实。种种原因,直接或者间接导致了非艺术类专业的美术教育教师队伍水平层次不齐。
3.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
纸上得来终觉浅,美术教育课程是一门重在体验的课程,纸上谈兵对于提高学生的美术涵养的作用是有限的。然而,在高校的美术教学中却往往缺少相对应的美术实践教育。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学生对于美术缺乏系统的认知,对于艺术的魅力只能够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这就好比隔着电脑屏幕欣赏《蒙娜丽莎的微笑》,只有美的认知,却没有美的感受。
三、非艺术类专业普及美术教育的策略
1.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美术观念
首先,通过普及美术教育的重要意义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美术观念。不管是学生自身,还是家长,对于提高综合素质的需求都是越来越强的,要让学生意识到美术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作用。其次,要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趣味性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真正喜欢上美术才能够体会美术教育中的乐趣。
2.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完善教学设备
一方面,学校要重视美术教师的进一步培训和深造。学校可以与兄弟院校等沟通,让本校的美术教师到艺术类专业院校中进行短期的交流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相关方面的专业人士来校解答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疑问,帮助更好地进行日常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美术教师之间要加强沟通、学习和交流。通过不断的交流和沟通,相互学习来创新教学方法和方式,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感受和体会,和学生互相探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发表看法和见解,共同进步。
3.增加美术实践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一,学校可以有计划性地开展一些绘画展示、雕刻展览等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社会上的艺术展览会等,让学生能够近距离地欣赏和观察,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另外,学校也可以邀请业内专业人士来校举办讲座,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互动。第二,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要因材施教。由于学生自身的性格差异、生活环境以及教育环境的不同,每个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基础不同,教師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扬长避短,发展学生的优势和强项。
结语
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本身已经具备了相对较高的美术素养,然而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美术基础比较薄弱,因此,开展起来相对较为困难。鉴于此,在对非艺术类专业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要格外重视学生对于课程教学的理解,切不可急切冒进,尽可能地从简单的基础知识入手,由浅入深,只有这样子才能够真正提高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美术涵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醒.美术教育在提升学生审美观上的应用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6(11):416.
[2]王薇.对高校非艺术专业美术欣赏课教育教学的探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2):49-51.
[3]乔诗雯.非艺术类高校普及美术教育的重要性[J].美与时代(中),2017(10):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