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城乡学前教育集团化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9-05-15 10:37叶安王芳李伟
文教资料 2019年9期
关键词:均衡发展

叶安 王芳 李伟

摘    要: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状况,在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过程公平、教育结果差异等方面存在大的差异。如何缩小城乡学前教育差距,使农村婴幼儿享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成为政府的一个重要课题。建立政府主导的投资机制、一体化的管理体制、规范学前教育资金的投入与分配机制、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等措施,是保证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城乡学前教育    集团化发展    均衡发展

在集团化管理的统筹发展背景下,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是构建我国学前教育体系健康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学前教育公平、保障公民享受平等教育权益的必然要求[1]。目前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已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热门话题。在城市,幼儿入园难问题已趋于扩大化态势,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已成为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叠加地域、人口、社会经济发展等多重因素,宜宾市翠屏区的学前教育仍然城乡发展不均衡,差距显著,离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待较远。在国家对学前教育高投入、高保障的改革背景下,公平与均衡已经成为当前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

国家教育部在关于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报告中提出:要落实政府责任,进一步明确各地推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进一步深化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提高保障水平,完善保障内容,向农村中西部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西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已取得明显成效,但是学前教育却因为发展晚,受制于师资、投入、成本等因素,仍待提升。城市还好,尤其在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滞后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学前教育作为所有教育的起点,是教育均衡发展的源头,它的均衡发展是促进教育和社会公正公平的基础。因此,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点。

一、学前教育均衡之义

1.学前教育均衡发展释义。

在一般情况下,教育均衡发展指的是教育平等的问题,罗尔斯认为教育公平包括三个维度:一是教育结果公平;二是受教育过程公平,简而言之就是学校提供的教育环境、设施设备、师资等方面水平差不多;三是受教育机会公平。

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则是指给予学前阶段幼儿与其他同龄幼儿同等受教育权利,这个权利主要通过提高入园率达成[2]。

而教育资源的配置,如:教师职称、教学学历背景、教学设备、教学用房与教玩具资源等的平等配置,则体现的是均等的教育机会和待遇[3]。然后,再配置以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篇评估等方式达到教育效果均衡,使每个幼儿在接受教育后都达到基本标准。

2.学前教育集团化辨析。

在一般意义下,研究指的是学前教育均衡发展非“平均”发展,而是根据不同区域,城市与乡村不同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分步实施,使学前教育走向一种全面、协调和可持续性的科学发展。学前教育均衡发展要通过更有力的指导实施、帮助基础薄弱地区的幼儿园发展,在共同发展中相互促进,不断实现均衡发展。

3.学前教育集团化管理均衡发展不能一蹴而就。

学前教育发展不均尚有长期的历史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均衡是相对的,是不断提升、循环发展的动态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二、翠屏区学前教育集团化发展现状

基于在漫长历史时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该区城乡学前教育差异巨大的主要根源,也是该区城乡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根源[4]。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四川省宜宾市更是如此。统筹宜宾市翠屏区城乡学前教育发展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学前教育资源城乡均衡配置,使所有适龄儿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

1.学前教育机会不均衡。

城乡学前教育机会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入园率的差异上,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缓慢,入园率偏低,仍有个别乡镇没有建立中心幼儿园。目前宜宾市翠屏区仅有市级幼儿园7所,仅占全市幼儿园总数的3%,而且主要集中在城区。

2.学前教育过程不均衡。

城市幼儿园因为历史和先天原因,教学资源丰富,设备设施完备。在最重要的师资队伍方面层次较高、结构合理,管理系统、完善、规范,无论是教学质量还是保教质量都非常高。在教学过程中,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普遍应用,教学现代化水平显著,教学手段丰富多彩,贴近幼儿身心发展和年龄特点,符合幼儿教学要求,深受小朋友喜爱。乡镇幼儿园由于体制不健全、经费不足,受设施、场地、教具、师资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有的乡镇连彩色电视机都没有,玩具、图书普遍较少,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式传统,阻碍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还有些乡镇幼儿园实行混龄班,当班教师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太大,老师一块黑板、几支粉笔、几本课本就进行教学,根本没有多余时间进行多媒体、音乐、美术、游戏、户外等教学活动,农村幼儿园办园指导思想、保教活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教学理念都有待提高。

3.学前教育结果不均衡。

学前教育不同于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学前教育的结果无法通过考试成绩衡量。但是否接受过学前教育及学前教育质量高低,却对儿童一生有着重要影响。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儿童入學率于乡镇儿童;来自不同地域和成长环境的幼儿在入园准备方面有着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将直接影响幼儿入园之后各项学习能力的发展。这种发展差异如果得不到家庭的强力扭转,只能依赖幼儿园本身的资源和教育教学水平差异的缩小弥补,对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提出公平的要求。基于此,如果幼儿教育没有机会上的均等,教育的公平是奢谈。在当前我国制度背景下,政府承担了为所有幼儿提供教育资源、入园机会、均衡的师资队伍、受教育的权利等方面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满足百姓对优质教育的渴望做出努力。

猜你喜欢
均衡发展
关于天峨县乡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以规范管理提升农村教育均衡发展软实力
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
初探关于促进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分层导学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