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儿园班级主题墙的创设是记录活动过程和结果的媒介,它是主题活动开展的深入与延伸,能够促进幼儿在原有经验上提升,从而促进幼儿积极主动地发展。但是,在目前的主题墙创设过程中教师往往容易忽略幼儿的兴趣、内容展示的价值、教师的情绪三个方面,因此,本文将针对这三个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论述分析。
关键词:幼儿园 主题墙创设 问题
幼儿园的主题墙创设作为一种隐性的环境课程,对促进幼儿深入开展主题探究活动,梳理主题经验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班级主题墙创设的过程中,容易忽略三个问题,导致无法发挥主题墙环境的真正价值,亟需我们重视解决。
一、为什么幼儿对于主题墙的兴趣多为“三分钟热度”
班级主题墙是记录幼儿主题探究活动过程和结果的途径。创设主题墙的过程也是幼儿与之相互作用的过程,幼儿在与墙面的相互过程中不断巩固认知经验与产生新经验。创设真正能让幼儿感兴趣又能与之积极互动,能促进幼儿主动学习的主题墙是至关重要的。但在实践中发现,幼儿对于班级展示的主题墙,关注度不高,持续时间短,大多数幼儿对于刚展示的主题墙内容会摸一摸、看一看,随后便不再关注,呈现三分钟热度的现象,主题墙创设成为了摆设。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二点:第一,教师全程包办,幼儿袖手旁观。在很多情况下,虽然让幼儿参与其中,但教师仍然是创设的主体,在创设主题墙的过程中,教师忙忙碌碌,幼儿却无事可做,从而导致幼儿成为了旁观者。例如:主题展示内容的确定,展现形式、材料的收集等均由教师确定,幼儿只是参与主题活动,而主题墙的布置成了教师要完成的事,与幼儿无关。有的教师为了体现幼儿的参与,认为只要有幼儿的痕迹就是参与,于是大量地用幼儿的美工作品来布置。第二,内容流于形式,幼儿走马观花。目前,班级在主题墙面呈现的内容以教师想展示的内容为主,且大多为观赏性内容,浅显易懂,缺乏可操作的设计。从上述两点可以看出,在主题创设中没有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幼儿主体的关系,幼儿的参与只是一个形式。因此,主题墙的创设需让幼儿真正互动起来,让幼儿从被动转为主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果在主题活动进行中,先与幼儿讨论,接纳幼儿想法,让幼儿共同布置主题墙,相信幼儿就不再是“三分钟热度”。
二、为什么主题墙展示的内容多为 “表面文章”
班级主题墙的创设,不仅是主题课程内容的体现、教学活动的反映,更是幼儿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记录。同时也是外来人员参观时对幼儿园印象最直接、最深刻的部分。那么,为什么在实际教学中,其展示的内容为什么多为“表面文章”呢?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检查标准重视觉效果,教师追求表面华丽。班级在开展探究性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园为了促进班级主题墙的布置及更新,时常会采用组织主题墙评比、班级间观摩、主题分享等形式,以促主题墙面的有效创设。其中评分的标准中主题墙整体的美观、形式的多样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且教师在评比过程中易被主题墙外观震撼的班级吸引,打下较高的印象分,忽略内容展示的意义。最终,往往主题墙面大而震撼的班級易获得较高的分数,从而给老师们错误的导向,认为只要整体看起来美观就能拿高分,而对于具体展示内容的含义则忽略不计。另外,为了应付幼儿园的检查,教师通常过多地关注美观功能,追求表面上精致、漂亮,而忽视主题墙面教育功能,主题墙就等同于展览墙,墙面价值难以体现。第二,简单照搬模仿,无心关注内在实质。现在很多省优、市优的园所都会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对外开放,教师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许多教师观摩便开始用相机记录园所的环境、材料,当遇到与本班开展的主题一模一样的班级时,更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墙面。回到园所便根据照片将其它园所的内容生搬硬造的用在班级的主题墙中,并未了解别的园所这样展示内容是如何基于幼儿的探究过程而呈现的,未考虑现阶段本班幼儿主题活动的探究到哪一个层次水平,典型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很多内容与本班开展的主题活动脱节,并没有太多的联系,主题内容也没有体现由浅入深的过程,存在七拼八凑的现象。然而,主题墙的呈现应是随着活动的开展一步步产生,是不断深化、渐进的系列活动。不能只重视表面文章,还要重视内在联系,使幼儿通过主题墙探究过程、积累经验和扩展知识。
三、为什么教师对于主题墙创设过程多为“负面情绪”
班级主题墙的创设每学期都在进行,教师要不停地思考主题墙应该如何创设,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发现很多教师在创设主题墙时往往存在较多的“负面情绪”,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时间紧“要求”高,引发“焦虑”情绪。在每学期幼儿开学前,幼儿园会让教师对本学期的主题环境提前思考,将主题墙的框架布置好,这就要求教师要思考如何创设并且在短时间内布置好,且期初准备工作之多,导致教师无法在上班工作时间内完成,需要利用工作以外的时间来加班。教师一到开学就担忧班级主题环境,开始了加班做环境的日子,当看到别班快速完成,自己确没有思路的情况下,害怕无法及时完成而忐忑不安,从而产生焦虑的情绪。第二,检查接二连三,教师心生厌烦。幼儿园常常需要迎接开放任务,为了展现更好的园所形象,园级会要求教师将班级环境做到尽善尽美,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对主题墙进行思考调整,在此过程中,指导不及时,教师缺少思绪,产生厌倦的负面情绪。另外幼儿园教学部门往往会制定每周必须1-2版内容的要求,并且会对主题墙面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以督促教师进行墙面更新,教师则是在不断地完成任务,抵触心理则越来越强烈。第三,以往评比结果不公,教师丧失自信。在以往的评比中,教师花费本该属于自己的个人时间进行环境创设后,自然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但在园所检查或者评比的过程中,获奖的人往往就是固定的几个班级,部分教师不仅没有得到相应的肯定与鼓励,相反还被指出过多问题,未获得应有的认可,找不到价值感,所以在后续的创设中,教师则会产生“反正再怎么认真做也得不到肯定,比赛永远别人第一,那就随便做做”的想法,失去原有的积极性,心里不抱任何期望,对主题墙创设失去热情。
作者简介
王文娟(1988.1—),女,汉族,福建南平,本科,毕业院校: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