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卓,黄砚玲(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辽宁 沈阳 110001)
病例女,53 岁,因“体检发现肝肿物1 周”入院。发病以来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皮肤黄染,无食欲减退、身体消瘦。既往患者无肝病史。实验室检查乙型、丙型肝炎标志物阴性,甲胎蛋白(AFP)正常。
影像学检查:CT 检查:平扫示肝左内叶与右前叶交界处分叶状等密度为主肿块影,边界较清,最大横截面大小约5.8 cm×7.5 cm,病变边缘及中心可见低密度区,CT 值为39~55 HU;增强扫描动脉期呈明显不均匀强化,CT 值约为103~161 HU,内可见细小血管走行;门脉期强化程度减低,CT 值约为90~136 HU;延迟期强化程度进一步减低,CT 值约为80~110 HU(图1~3)。MRI 检查:病变在T1WI 上呈略低信号,T1WI 反相位信号未见减低,T1抑脂序列呈低信号,T2抑脂序列以高信号为主,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高于肝实质;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逐渐减低,信号低于肝实质(图4~8)。影像学诊断:肝脏恶性肿瘤可能性大。
行肝脏穿刺活检:患者俯卧位,CT 扫描定位后以18G×15 cm 切割针按测量的角度及深度进针,反复确认针尖到达预定的病灶位置后激发切割装置,拔针,推出枕芯,取组织3 条。
病理所见:镜下见上皮样细胞沿薄壁血管周围排列,胞质透明,微嗜酸性,核呈圆形、椭圆形。免疫组化:CK(-),Actin(SM)(+),HMB45(+),MelanA(+),CK7(-),Hepatocyte(-),CD34 血 管(+),Glypican(+),CD10(-),Arginase(-),PAX8(-),CEA(-),Ki67 约2%+(图9)。病理诊断: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
图1~3 CT 平扫及增强扫描:CT 平扫见肝左内叶与右前叶交界处分叶状等密度为主肿块影,边缘及中心可见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动脉期呈明显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强化程度减低。图4~8 MRI 平扫及增强扫描:肿块在T1WI 同相位呈略低信号,在抑脂T1WI 上呈低信号,在抑脂T2WI 上呈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呈明显不均匀强化,门脉期强化程度减低。图9 病理(HE)上皮样细胞沿血管周围排列,胞质透明,微嗜酸性,核呈圆形、椭圆形。
讨论PEComa 是在组织学和免疫表型上具有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特征的间叶性肿瘤,发病部位最多为女性子宫,肝脏较罕见[1]。患者多为中年女性,单发病灶,大多因体检发现或由肿物出现压迫症状而就诊,实验室检查一般无特殊表现。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2]。
影像上,肝PEComa CT 或MR 平扫一般表现为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肿块,边界多较清晰,较小病灶密度均匀,病灶较大时,多因肿瘤内坏死囊变而不均匀,CT 呈等低混杂密度,MRI 呈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若含脂肪成分,则CT 呈更低密度,MRI 同相位呈等稍高信号,反相位信号减低。病灶内偶见钙化灶。扩散加权成像多表现为弥散受限。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不均匀明显强化,典型者病灶边缘或中心可有异常强化的粗大血管影;门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但强化幅度下降,呈等或稍低密度影[1,3]。瘤组织由成熟的脂肪、血管及特异性表达HMB45 的平滑肌样细胞构成,免疫组化HMB45 对肝PEComa 具有诊断意义[4]。
本例影像学表现不具有特征性。首先,本例病灶CT 平扫密度不均匀,病灶内部可见较大范围等密度区,但穿刺标本有限,病灶内成分无法明确诊断,推测等密度区可能含有较多平滑肌成分,而低密度区则含有较多血管成分;其次,病灶内部可见明显低密度区,除明显强化的区域外,部分低密度区也可见轻度强化,且MRI T1WI 反相位未见信号减低区,提示病灶内不含坏死囊变成分或成熟脂肪组织。
鉴别诊断:①原发性肝癌:肝PEComa 与原发性肝癌增强扫描均呈“快进快出”的强化方式,但原发性肝癌患者通常有乙肝、肝硬化病史,AFP 较高,肝PEComa 患者一般无肝病史。②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FNH 病灶中心可见延迟强化的瘢痕。
综上所述,肝PEComa 的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单从影像学方面考虑诊断较为困难,极易误诊,需结合临床病史,最终诊断仍有赖于病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