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然
摘要:近年来,我国腐败渎职事件时有发生,行政权力异化现象不断出现。为获取个人利益而使用权力,自己受益而使集体利益受损。行政领导力的异化主要有内部和外部两种因素,因此要遏制这些权力异化的发生,必须从内部外部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提高领导者的道德素质;另一方面,利用法律制约权力,建立完善合理的权利配置和权利运行的法律制度。
关键词:领导权力;异化;防范
近年来,新闻媒体不时报道有关领导干部违纪违规,纪检监察立案查处,无不令人民群众拍手称快,这凸现出政法、监察机关工作的力度和决心,同时也反映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有待加强。要遏制行政权力异化现象,必须建立完善合理的制约机制。
1 行政领导权力异化的表现
行政领导权力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而权力异化将直接背离这一根本目的。主要表现为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而权力异化最终导致腐败的产生。具体说有以下几方面:
1.1 权力经济化
在行政领导权力归少数人所有与支配的社会形态中,利益错位、权力角逐和特权化等腐败现象司空见惯。权权交易、权法交易以及权钱交易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些权力腐败现象涣散党心民心,损害政府公正形象,使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损害,对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权力经济化使得行政领导权力失去公共性的特质,不再实现公共利益,取而代之的是私人利益的膨胀。私人欲望吞噬了公共权力的同时,意味着行政领导的公仆形象也随之颠覆,成为了人民的主人。
1.2 权力滥化
行政领导权力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但如果缺乏相应的利益协调和权力制约机制,权力在行使过程中就有可能置国家利益于不顾,非规范地运用或滥用公共权力满足私人欲望,管理者就变成贪官污吏。腐败行为对国家形象和社会心理的影响是巨大的,严峻考验着社会的承受能力。在现代民主社会,行政领导权力归全体公民所有,本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进步,但由于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分工结构的制约,行政领导权力往往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尤其是“一把手”,极易导致一人独揽大权的局势,随之权力的滥用,如权力行使的越位、错位、缺位现象也时常发生。
1.3 权责分离化
权力与责任是对等的,行使什么样的权力,就得担负什么样的责任。然而,行政领导者在权力行使过程中,往往只讲用权,不讲责任,甚至是背弃责任,滥用职权,如遇事推诿、互相扯皮、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明哲保身。这种权责分离的实质就是背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 行政领导权力异化的原因
行政权力的异化是一种高度复杂的社会现象,引发异化行为的原因具有多源性,是内部和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唯物辩证法也告诉我们,事物的变化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内外结合”引起的变异。
2.1 内部原因
引起领导权力异化的内因是行政权力本身的双刃性和领导者的自利性。行政领导权力在行使过程中,容易产生“权力崇拜”。从历史根源上看,漫长的封建专制制度推崇个人独裁专断,行使权力时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从政治根源上看,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公开性差,缺少制约与监督;;从经济根源上看,比较落后的生产力和不發达的经济状况,使社会生产与分配关系矛盾突出,诱使权力行使者谋取私利。事实上,行政领导权力虽是社会少数人行使的权力,但它是为全体社会公众服务的,是用于保障行政行为的顺利实施,是为了实现行政目的而采取的行政手段。
领导权力很容易产生异化。其中,大权在握的领导者的自利性也是导致领导权力异化的重要原因。虽然很多领导者都是人群中的精英,履职之初也大多能勤政廉政,但是,领导者绝非天使,不可避免地具有自利性,这种自利性往往会使意志不够坚定的领导者在公利与私利的权衡中倾向于后者,从而假公济私,损公肥私。
2.2 外部原因
引起领导权力异化的外因是对行政权力加以外在的约束与监督的控权机制不健全。我国尚未建立以权力制约权力的监督制衡机制,使权力失去制衡,从而利用或滥用手中的权力却可能不受制裁,或者往往以罚代刑,以党纪政纪处理代替刑事制裁,致使某些严重渎职犯罪的人员得不到应有的惩罚。
当前,领导权力异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一是权力分配制度不合理。在权力的配置上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领导职位与权力职责与权力之间不成比例,职权不对称,权责不统一。二是权力运行制度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对领导权力监督不力,党的内部监督、人大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很难形成合力,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从而导致不受监督的权力异化,产生腐败问题。
3 行政领导权力异化的防范
领导权力的异化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防治领导权力的异化也应内外并重、表里兼治。领导权力的异化导致领导干部的腐败,损害了人民利益,对社会稳定和发展也构成了严重威胁。对此,我们必须对领导权力的异化加以防治,从源头上根治腐败。一方面,要加强对领导者的道德教育,使之养成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另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使权力配置与权力运行法制化,做到依法授权、依法用权。
3.1 以道德制约权力
自律是权力对权力主体的内在要求,缺乏自律的权力最容易扩张与滥用,并导致权力的变异,最终与权力本身的要求背道而驰。道德制约机制潜移默化地抵制权力蜕变的消极因素,领导干部一旦养成正确的权力道德观,就会正确地运用权力。道德教育的方式主要是开展各种干部培训活动。首先,领导者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一是要明确权力属于人民,要运用手中的权力服务于人民,而不是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二是要明确权力与责任的对应关系,既要用权,更要负责。三是要不搞特权,坚决与各种特权行为和特权现象作斗争,自觉抵制和反对特权主义。其次,领导干部要把人民的要求内化为道德信念,自觉养成勤政廉政、为人民服务、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意识和品质;自觉地以内心的道德力量抵制外在不良诱惑,行使好手中的权力,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3.2 以法律制约权力
在领导者运用权力的过程中,自律对于防止权力异化变质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但单纯依靠自律不能从根本上杜绝权力的滥用与腐败,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系统有效的权力配置和运行机制,完善权力监督机制,加强监督和制约,才能真正防止领导权力的异化。
首先,要建立健全领导权力配置的法律制度。领导权力的配置主要是要求依法授权,依法进行人事任免,依法进行权力分配与责任设定,做到职权统一、权责一致,做到任人唯贤、用人公正。其次,要建立健全领导权力运行的法律制度。现行关于领导权力运行的法律制度存在很多漏洞,这也是导致领导权力异化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很多制度尚未建立或虽已建立但尚未法制化。另一方面,监督与制约制度虽然有了相应的立法,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未形成统一有效的监督制约体系,致使监督乏力。
总之,缺乏约束与监督的领导权力容易异化,进而导致权力腐败。我们必须同时利用道德教化和法律制度建设两种手段来防治,有效避免领导权力异化,从根本上杜绝权力腐败。
参考文献
[1]杨建平,杨峰.浅论行政领导权力的监督与制约[J].内江科技,2007(07):6.
[2]唐永文.论现代领导权力腐败的表现、成因及制约[J].学术论坛,2002(04):28-31.
[3]吴敬琏.中国腐败的治理[J].战略与管理,2003(02):1-8.
[4]马正立.领导权力与领导责任析[J].重庆社会科学,2017(05):19-25.
[5]邓磊.转型期我国行政领导权力的异化及制约[J].湖南农机,2011,38(01):152-153.
[6]齐才.遏制领导权力异化时策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08):61-62.
[7]邓佑文.关于防治领导权力异化的思考[J].领导科学,2009(0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