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温病伏邪理论和刺络拔罐放血治疗带状疱疹一例体会

2019-05-14 11:33周曙光
Classical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 2019年2期
关键词:淡竹叶伏邪少阴

周曙光

1 河南省信阳市常氏中医诊所,中国 河南 信阳 464000

一.病案简介:

患者,女,69岁。2018年10月30日初诊。左侧腰部出现两处串珠样疱疹4天。患者腰局部皮肤初起红、痒、痛,次日局部起串珠样疱疹,外抹雄黄药粉未好转,从昨日起身体困倦,早起腹泻三次,发热,纳差。脉诊:右脉数,左尺沉弱。舌诊:舌边红,苔微腻,舌下静脉迂曲。

(上图:左侧腰部皮肤)

西医诊断:带状疱疹。中医病机:湿热伏于少阴,发于少阳及太阳卫分。方选升阳败毒散加减,3剂,水煎服。日一剂,2次分服。升 麻 30g 甘 草 15g 当 归 30g 丹 皮 9g玄 参 30g 陈 皮 9g 黄 芪 30g 蜈 蚣 3 条大青叶30g 酒黄芩9g 淡竹叶30g 怀牛膝15g生薏苡仁90g

二诊:患者服初诊方1剂后腹泻,于后2剂药每剂加入干姜15g,大枣20g后未见腹泻。

三诊:患者腰部皮损开始结痂,皮损处有稍微的痒痛,但4天来未解大便。

方选升阳败毒散合瓜蒌甘草红花汤加减,2剂,水煎服。

升 麻 30g 甘 草 10g 丹 皮 9g 当 归 30g淡竹叶30g 酒黄芩 9g 生薏苡仁90g 蜈蚣3条怀牛膝 15g 玄 参 30g 陈 皮 9g 瓜 蒌 30g红 花12g

四诊:患者服用第一剂药当晚就排便出来,平常夜尿3-4次,服完第2剂药每夜夜尿达6-7次,因影响睡眠,故停服上方。

芦 根 30g 山 楂 3g 竹 茹 12g 苏 叶 6g藿 香 6g 佩 兰 6g 生 姜 3 片 白茅根 30g加水煮沸即可,代茶饮。

五诊:患者服药后夜尿一晚一次,停药则夜尿3-4次,腰部痒痛明显减轻,但昨晚腰部两疱疹处疼痛加重,身体发热,彻夜难眠。3剂量,水煎服。

升 麻 30g 甘 草 10g 当 归 30g 白 芍 15g丹 皮 9g 蜈 蚣 3 条 黄 芪 30g 陈 皮 9g酒黄芩9g 淡竹叶30g 生薏苡仁90g桑寄生30g 鸡血藤30g 威灵仙30g怀牛膝 15g 瓜 蒌 30g 红 花 12g

同时对患处进行了局部针刺拔罐放血治疗。

六诊:

患者服用第三剂药后皮损处始不痛,夜眠好转。局部皮损色红,五诊方加土茯苓30g,银花30g,3剂,水煎服。

七诊:皮损一处的痂皮已经退掉,局部不痛,不热;皮损部位红色基本消失。

2019年02月08日随访皮损痊愈,未遗留神经疼。

二.讨论: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皮肤损伤。此病毒平时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当人体受到如创伤、恶性肿瘤、疲乏或病后机体功能下降、季节交替等刺激时,机体免疫力下降,潜伏病毒则复制活跃并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侵犯该神经支配区域的皮肤产生水疱,同时累及的神经发生炎性坏死,导致神经痛[1]。一般情况下皮疹有单侧性、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由簇集性的疱疹组成,伴有疼痛;本病多发于成人,春秋季节多见。

吴雄志教授在《温病研究·伏邪》中指出,带状疱疹是属于温病中的伏邪范畴。湿邪伏于少阴,发于少阳。根本病机在于患者太阴气虚、少阴肾虚,导致湿邪潜伏。伏邪化热的特点是六气皆从火化,在外界因素的刺激下,湿邪发于少阳化热,形成湿热病。伏邪治疗的基本用药大法是温、补、托、清,根据病情进退加减[2]。尤其患者多是中老年人群,常有气虚、肾虚的体质基础,所以此病治疗在托邪、清热的同时一定要扶正,使驱邪不伤正;扶正驱邪,使邪不稽留。

本案患者高龄,困倦、腹泻、纳差,太阴气虚;脉象左尺沉弱,少阴肾虚。舌边是少阳所主,舌边红是少阳有热;舌苔微腻,夹湿;所以是少阳湿热;舌下静脉迂曲,夹瘀。

病例中所用升阳败毒散中升麻甘草汤是方药中先生的经验方,具有托邪解毒之功;当归活血养血止痛,玄参、白芍、丹皮清热凉血;薏苡仁配竹叶,是温病学治疗湿热病在卫分的常用配伍,利湿解表;病发于少阳,黄芩、大青叶清少阳之热;黄芩、丹皮使少阳气血两清;白芍配甘草缓急止痛;患者太阴气虚,黄芪补气扶正并走表,托邪外出;病发于腰部,腰为肾之腑,患者少阴肾虚,用桑寄生、怀牛膝,且升麻配牛膝,一升一降,调畅气机;蜈蚣通络止痛;瓜蒌红花甘草汤是孙一奎在《赤水玄珠·医旨绪余》治疗带状疱疹的验方,杜俊宝等运用此方加全蝎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及显效时间均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组、龙胆泻肝汤治疗组[3];土茯苓、银花清热解毒,银花是治疗皮肤炎症的特异性的药,黄芪配银花是治疗气虚病人皮肤感染的常用配伍,丁元庆总结历代文献记载认为,黄芪配银花有解毒排脓医疮、活血通脉的作用[4]。

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认为升麻、甘草、丹皮、黄芩、大青叶、薏苡仁、淡竹叶、瓜蒌、红花、桑寄生等都有抗病毒的作用;当归在活血养血药中具有强烈抗炎作用;红花在活血药中具有抗病毒作用;黄芪在补气药中具有诱导人体产生干扰素发挥抗病毒作用;桑寄生是补肾药中的抗病毒药;蜈蚣镇痛[5];把中药的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纳入传统中医理论体系中,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中药药理,处方就会更加精准。

薛雪在《湿热病篇》曰:“湿热证,三四日即口噤,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张,此湿热侵入经络脉遂中。宜鲜地龙、秦艽、威灵仙、滑石、苍耳子、丝瓜藤、海风藤、酒淬川连等味[6]”。“经络脉遂”的部位不在表,不在里,在于半表半里,是少阳入络。条文描述内容十分符合现代医学所讲的神经病变,可知条文中这些药具有治疗神经病变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认为鲜地龙、秦艽、威灵仙、苍耳子、丝瓜藤、海风藤等具有免疫抑制和抗炎的功效,尤其是如鸡血藤、威灵仙等藤类药[7],所以病例中运用这两味药来治疗神经的炎症,促进神经的修复。地龙治疗带状疱疹、急性软组织损伤等病症[8],蜈蚣也有治疗带状疱疹的作用[9],蜈蚣与地龙皆是虫类药,熄风止痉、通络止痛,有相似的抗炎、镇痛等药理作用,用来治疗带状疱疹少阳入络。

郭燕通过对带状疱疹局部皮损的刺络拔罐放血,结合辨证论治针刺局部穴位和单侧夹脊穴,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认为刺络拔罐结合针刺可以通经化瘀止痛,通调脏腑阴阳、祛除邪热、扶助正气[10]。

笔者在临床中体会,运用温病理论内服中药结合刺络拔罐放血外治法治疗带状疱疹能加快皮损及神经炎的痊愈,显著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疼的发生。

猜你喜欢
淡竹叶伏邪少阴
李忱主任从“伏邪成瘀”论治DKD理论经验*
寻找伏邪的蛛丝马迹
识别真假淡竹叶
论少阴“三急下”
中药淡竹叶质量标准分析研究
解读少阴病辨证论治体系※
伏邪概念实质探析
淡竹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伏邪”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
《伤寒论》少阴病预后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