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刘 春
严冬到来,黑龙江省的天气显得格外寒冷,这时候,离春耕时节还显得太早。不过,哈尔滨市双城区大宏农机专业合作社已经开始为春耕做打算了。为了应对市场变化,黑龙江省加快种植结构调整,调减籽粒玉米种植面积,稳步发展水稻,增加大豆、杂粮生产,扩大饲草和果蔬种植面积。对于合作社来说,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种植什么品种。近几年,大宏农机合作社在种植结构调整上经历了一波三折。那么,今年种什么呢?
大宏农机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拥有各类大型农机具资产约1800万元。从成立到现在,经过近10年的发展,合作社成员增加到了50余户,最多时曾流转周边3个村土地共计1万多亩,如今流转土地2000多亩,年农机作业面积达5万多亩。
双城区位于哈尔滨市西南部,地处松嫩平原腹地,拉林河和松花江像两条玉带环绕着千里沃野,是我国寒地黑土早熟玉米的重要产区。玉米在当地被称作“大苞米”,多年来一直被这里的农民视作增收的重要“法宝”。
哈尔滨市双城区大宏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玉米种植基地
合作社由幸福乡庆城村等3个村的农户共同组建。刚成立时,主要种植的就是传统籽粒玉米。为达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目的,合作社玉米从深松整地、起垄施肥、移栽中耕、除病虫害、统防统治到最后的收获,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合作社种植的玉米产量高、品质好,每年收获后都是由客商直接拉往锦州港,一般都能卖上好价钱。
2014年,合作社达到了收益的顶峰,当年合作社的8700亩耕地种植了5000亩籽粒玉米,秋后一算账,玉米平均产量1960斤/亩,卖了0.96元/斤。这一年,成员分红达1180元/亩。
然而,从2015年开始,面对市场的变化,合作社开始调整种植结构,走上了一条与以前不一样的道路。
“长期单一种植籽粒玉米将会面临很大的风险。”2015年初,双城区农业局对当地种植玉米的农户发出了风险警示,同时要求当地合作社和种粮大户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引导农民在粮改饲、粮改菜、旱改水、扩大杂粮种植面积上做足做好增产增收的大文章。
大宏农机合作社成员也对玉米市场感到担心,最后决定调整种植结构。这一年,合作社减少了玉米种植面积,最终种植了3500亩籽粒玉米、5000亩青贮饲料玉米、1000亩马铃薯、2000亩高粱、300亩鲜食黏玉米、1000多亩西瓜和甜瓜。调完种植结构后,并没有让成员们松一口气,逐渐走低的玉米价格让大家对秋后的市场十分忧心。
到了9月份,玉米进入腊熟期,看着玉米价格继续走低,合作社大胆决定,将800亩即将成熟的玉米按青贮饲料收割。而且为了稳定与奶牛养殖场的合作,投资30万元建设了3座长100米、宽20米、高3.5米的青贮窖。当月,合作社把收割的800亩籽粒玉米当作青贮饲料收获进窖。年底一算账,合作社种植玉米成本约为1350元/亩(包括土地流转费用870元,种子、化肥和农药支出300元,机械化耕种收180元)。因旱情影响2700亩籽粒玉米平均产量只有1400斤/亩,按0.8元/斤的市场价格计算,收入约为1120元/亩,平均亏损230元/亩。而收获的5000亩青贮玉米,平均产量达4.5吨/亩,合作方双城市庆源牧业有限公司以400元/吨收购,青贮玉米收入达1800元/亩,盈利450元/亩。
理事长莫长宏说,玉米价格下降,对合作社影响不小,直接打乱了原来的发展规划,让成员对发展前景感到忧虑。好在合作社离牛场比较近,可以种植一部分青贮饲料玉米,既分散了种植风险,也让合作社获得一定收益。
到了新的一年春耕时节,合作社就不像以前那样,除了种上一些必要的作物,剩下的全部种植玉米就可以了。如今,合作社在种植前要先了解一下行情,最好还要先找到市场,再确定种什么。
2016年,合作社除了继续种植青贮玉米外,为丰硕饲料厂种植了2700亩指定品种专用玉米,价格高于市场价格0.05元/斤;与哈尔滨市的一家粉皮厂签订1000亩马铃薯合同,价格高于市场价格0.05元/斤;与一家酒厂签了1000亩高粱的种植合同,价格高于市场价格0.2元/斤;种植300亩黏玉米,准备向哈尔滨市民销售。
种植马铃薯和高粱的价格虽然看起来较高,但这两项都有硬性要求,就是不能使用农药,化肥要减量。这些对于合作社来说都不是问题,种植出好的农产品原本就是合作社的追求。有了合同作保障,到了年底,合作社的收益虽然不高,但也能赚些钱。
到了2017年,黑龙江围绕供给南方市场,把发展蔬菜、鲜食玉米、食用菌等特色作物作为种植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跟随当地调整种植结构的步伐,大宏农机合作社对种植的作物品种也做了相应调整。
2017年,合作社几下南方,签下了1000亩大蒜订单,以前一年种一茬的良田,如今变成了两茬,尽管大蒜的行情一般,抛开土地流转费用,合作社还是赚到了钱。
哈尔滨市双城区大宏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机在进行机械化作业
由于续签大蒜订单有一定难度,同时当地其他种植蔬菜的农户收益并不好,到了2018年,合作社种植的作物就剩下两种:一是青贮玉米,二是籽粒玉米。其中,青贮玉米占到了全部种植面积的50%左右。
理事长莫长宏表示,目前合作社种植青贮玉米效益还可以,但种植籽粒玉米就不一定了,如果赶上市场好,还是可以赚点钱,但一般都很难卖到好价钱。
经过了几次种植结构调整的探索,合作社还是没有确定下来长期种植的品种。于是,合作社又有了新的计划。在当地政府引导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品种中,还有一项是恢复双城区特有的杂粮杂豆种植。合作社打算,在新的一年里选择种植一些杂粮。但是,莫长宏强调说,合作社会派人出去考察,了解市场后才能最终确定是否会种植杂粮。他希望种不种杂粮的事能尽快确定下来,更希望能够长期种植两三个品种,这样种地才踏实,成员能有一个稳定的预期,有利于合作社发展。
总的来说,种植结构调整还是一个新事物。对于合作社来说,目前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玉米在目前合作社种植的品种中仍处于重要位置,而试验种植的其他作物面积并不大。莫长宏表示,不管怎么说,合作社也算迈出了结构调整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