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变亲,邢宵瑜
(山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安泽县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太岳山东南麓,处在临汾、晋城、长治三市交界,东与屯留县毗邻,西与古县、浮山县交界,南与沁水县接壤,北与沁源县相连,辖四镇(府城镇、和川镇、唐城镇、冀氏镇)三乡(马壁乡、杜村乡、良马乡)。安泽县属典型的山区县,沁河自北南下,贯穿全境。安泽原名岳阳,历史悠久,“旧志曰:岳阳大禹治水地”[1]1-156。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论家、教育家荀子(公元前313-前238年)就诞生于此地,也是战国名将冀缺、郤芮一门“五夫三卿”的栖身之所。近代为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太岳军区革命根据地。2007年,安泽县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认证为中华“千年古县”。
20世纪70年代,专家学者曾对今临汾市所辖各县市的代表性方言做过一次大调研。这次调研结果以全市16个县皆有代表性方言,唯安泽一县无代表方言为标志终结。[2]18这与安泽县境内人口来源有密切关系。[3]1-30最近一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县人口来自全国23个不同省份,境内的移民或移民后代占到全县总人口的9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移民大县。[4]394-407移民尤以河南、河北、山东三省及晋中、晋东南地区的人为多,素有“晋冀鲁豫县”之称。在所有移民中,河南人最多,主要来自林州、滑县、辉县、安阳、封丘、济源、新乡、内黄、浚县、汤县、新乡、延津、开封、息县、广县、驻马店、商丘、元阳、长垣、汲县、鹤壁、淇县、卫辉等。河南移民中林州人又最多,且居住相对集中。本文主要分析安泽境内林州移民方言入声韵的读音类型,并通过与现河南林州方言、晋东南晋语及安泽相邻方言的比较,揭示移民迁移和移民接触对方言演变的影响力度。[5]
根据安泽县境内林州移民分布的情况,本文选取了七个林州移民方言村落:秦壁村(林州移民占比为90%)、杜村村(林州与晋东南移民混合方言点,林州移民占比为80%)、英寨村(林州与山东移民混合方言点,占比为80%)、北孔滩村(林州与豫北移民混合点,林州移民占比为60 %)、和川村(林州与河北移民方言混合点,林州移民占比为30%)、唐城村(林州与山东莱芜移民方言混合点,林州移民占比为30%)、府城村(林州与冀鲁晋移民方言点,林州移民占比为20%)。七个代表村落均有入声,入声韵根据主要元音分为两类:ɑ类和类,但不同韵摄、不同等呼、不同声类、不同地点变化不一致。
中古咸山宕江摄入声韵在安泽境内林州移民方言中以ɑ类为主,也有类,不同韵摄主要元音的类别因声母和周边方言影响而有所差异。
中古咸摄入声韵在林州移民方言中主要元音以ɑ类现象为主,但精组、章组和见系入声韵主要元音有类现象。
表 1 咸摄入声韵今读
中古咸摄入声韵在林州移民方言今读中主要元音以[ɑ]为主,与现河南林州方言是一致的,而与晋东南一带主要元音以高元音[]和低元音[]并存或是与屯留、高平一带的高元音[]、中元音[ɛ]与低元音[]并存的情况不同。[8]林州移民方言中章组咸摄入声韵的主要元音都是[],而精组和见组字咸摄入声韵的主要元音[ɑ]与[]并存,与现河南林州方言主要元音[ɑ]不一致,却与晋东南晋语有着密切关系。在晋东南晋语中,咸摄入声韵今读除屯留([ɛ] []和[]三类)外绝大多数都是[]和[]两类,而且读[]类还是[]类与声母有密切关系。在宕江摄与深臻曾梗通摄入声韵合流的长子、长治等方言中,咸摄开口一等见系,合口三四等知系、见系和泥组的入声韵和开口三四等入声韵主要元音为[];咸摄开口一等非见系入声,合口二等入声和合口三等非组入声韵主要元音为[]。在宕江摄与咸山摄入声韵合流的沁源、阳城等方言中,咸摄入声韵主要元音一律读作[]。林州移民方言入声韵读[]类是受到晋东南晋语的影响,同时在林州移民方言[9]中,咸摄入声韵的读音还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精组及见系入声韵字的读音,如“喝晓母”字,在秦壁村、北孔滩村、杜村村、和川村、府城村五个方言点的主要元音都是[],而在唐城村、英寨村两个方言点的主要元音是[ɑ],与现河南林州方言的读音一样。而“接精母”字,在杜村村、唐城村、和川村的主要元音为[],其他四个点的主要元音为[ɑ],与现河南林州方言一样。这些差异意味着不同村落的林州移民方言咸摄入声韵字受晋东南晋语影响的程度不同及发展快慢也不同。
安泽境内河南林州移民方言中,咸摄入声韵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舒化现象,北孔滩村、杜村村、唐城村、和川村和英寨村咸摄入声韵尚未出现舒化现象;秦壁村和府城村咸摄开口三等部分见系字入声韵发生了舒化,读作[iɛ],如“劫”,秦壁村读作[tiɛ51],府城村读作[tciɛ35],都并入阴声韵,但是这种舒化现象还只是个别现象。
中古山摄入声韵在林州移民方言中主要元音是以a类为主,章组和见系入声韵主要元音出现类现象。
表 2 山摄入声韵今读
中古山摄入声韵在林州移民方言中主要元音均以[ɑ]为主,与现河南林州方言是一致的,而与晋东南一带山摄入声韵中主要元音以高元音[]和低元音[]并存或是与屯留、高平一带的高元音[]、中元音[ɛ]与低元音[]并存的情况不同。林州移民方言中章组和见系山摄入声韵的主要元音[ɑ]与[]并存,与现河南林州方言[ɑ]作主要元音不一致,却与晋东南晋语有着密切关系。在晋东南晋语中,山摄入声韵除屯留([][ɛ]与[]三类)外绝大多数都是[]和[]类,而且读[]类还是[]类与声母有密切关系。在宕江摄与深臻曾梗通摄入声韵合流的长子、长治等方言中,山摄开口一等见系入声,合口三四等知系、见系和泥组入声,合口一等入声和开口三四等入声韵主要元音为[];山摄开口一等非见系入声,山摄开、合口二等入声,咸摄合口三等非组入声韵主元音为[]。在宕江摄与咸山摄入声韵合流的沁源、阳城等方言中,山摄入声韵主要元音一律为[],如“说书母”字,晋东南主元音基本都作[],“月疑母”字,晋东南晋语主要元音基本都为[],个别也作[]。林州移民方言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章组和见系入声韵中,如“舌船母”,唐城村与和川村的入声韵主要元音为[ɑ],与现河南林州方言一致,而其余地方主要元音为[];又如“活匣母”,北孔滩,唐城村与和川村主要元音作[ɑ],与现河南林州方言相同,其余地方入声韵的主要元音都变成了[]。唐城村、和川村与北孔滩村山摄入声韵主要元音[ɑ]应该是源林州方言的延续与保留,主元音出现[]读音则是与晋东南山摄入声韵的发展趋势一致。
在安泽境内河南林州移民方言中,山摄字基本都保留入声韵,目前尚未出现舒化现象。
中古宕江摄入声韵在林州移民方言中主要元音有三类:唐城村主要元音以ɑ类为主;和川村和府城村主要元音以类为主;秦壁村、北孔滩村、杜村村和英寨村主要元音为ɑ类与类并存。
河南林州移民方言中,和川村与府城村宕江摄入声韵主要元音以[]为主,与晋东南一带长子、长治等方言宕江摄入声韵为[]类一致;唐城村宕江摄入声韵主要元音为[ɑ],与晋东南一带沁源、阳城等方言宕江摄入声韵为[]类相同。[10]秦壁村、北孔滩村、杜村村和英寨村方言宕江摄入声韵主要元音[ɑ]与[]并存,与现河南林州方言宕江摄入声韵一致。现河南林州方言宕摄入声韵主要元音一律为[ɑ],而江摄入声韵主要元音[ɑ] []并存,具体是哪类音与声母密切相关。江摄开口二等知系和见系主要元音为[ɑ],而开口二等帮组主要元音为[]。秦壁村、北孔滩、杜村村和英寨村方言宕江摄入声韵主要元音为[ɑ]还是[]也与声母有关,主要体现在知系、见系和帮组上,如“郭见母”,秦壁村和英寨村主要元音为[ɑ],北孔滩和杜村村主要元音为[];又如“剥帮母”,秦壁村主要元音为[ɑ],北孔滩村、杜村村和英寨村方言主要元音为[];又如“桌知母”,秦壁村主要元音为[],北孔滩村、杜村村和英寨村方言主要元音为[ɑ]。林州移民方言宕江摄入声韵读音出现的复杂情形一方面有源方言的延续,同时也是受到晋东南晋语的影响和入声韵自身元音高化的结果。
表 3 宕江入声韵今读
安泽境内河南林州移民方言中,宕江摄入声韵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舒化现象,唐城村和英寨村宕摄入声韵尚未出现舒化现象;秦壁村、北孔滩村、杜村村、和川村和府城村宕摄开口一等并母字均发生舒化,如“薄”字读作[p],府城村江摄开口二等帮组也舒化,如“剥”舒化为[p55]。
中古深臻曾梗通五摄入声韵在安泽林州移民方言中主要元音既有ɑ类,也有类。深臻曾摄入声韵主要元音基本都是类,梗通摄的主要元音ɑ类与类并存。
安泽境内河南林州移民方言中,中古深臻摄入声韵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舒化现象。北孔滩村、杜村村、和川村和府城村深臻摄舒化程度较高。舒化程度高低与韵摄等呼相关,一般三等韵容易舒化,如“立深开三”北孔滩村舒化为[li51],“律臻合三”北孔滩村、府城村和杜村村舒化为[ly51],“屈臻合三”和川村舒化为[ty54],府城村舒化为[ty55]。秦壁村、唐城村和英寨村深臻摄基本都保留入声韵,舒化程度较低。
表 4 深臻摄入声韵今读
表 5 曾梗摄入声韵今读
安泽境内河南林州移民方言中,曾梗摄入声韵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舒化。杜村村、和川村和府城村曾摄帮组字发生舒化,如“墨”,杜村村读[mei51],和川村和府城村读[mu51],但在其余方言点尚未出现舒化。梗摄入声韵在林州移民方言中都有舒化现象,如“划”,均舒化为[xuɑ],又如“役”,均舒化为[i]。
表6 通摄入声韵今读
除庄组外,中古通摄入声韵在河南林州移民方言中主要元音为[],与现河南林州方言及晋东南晋语一致。[12]144-158不同移民方言点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庄组字上,如“缩崇母”,唐城村和英寨村主要元音是[ɑ],与源林州方言保持一致,其余方言点的主要元音都是[]。
安泽境内的河南林州移民方言中,通摄入声韵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舒化现象,见系群母字“居”在唐城村中依旧保留入声韵[ty], 而在秦壁村、英寨村、北孔滩村、杜村村、和川村和府城村等村落,舒化读作[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