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宇
[提 要]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高校所具有的职能,可以把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分为人才培养培训能力、科技服务能力、决策咨询能力、资源共享能力、科学普及和文化传承能力。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其中内部影响因素包括服务意识、服务组织、运行机制、现有资源和社会服务绩效5个方面;外部影响因素包括支持制度、资助物资、文化特点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4个方面。因此,提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制度设计为手段、以系统优化为目标三条路径来提升高校社会服务能力。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颁布的多项教育规划中涉及高校社会服务,如表1所示。2010年颁布的《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第二十一条提出增强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具体要求,2012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若干意见》中的第十六条提出增强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具体内容,并强调高校在地方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和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作用。2017年颁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中提出高校社会服务的新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把高校社会服务写入其中。由此可见,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在经济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并期待高校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需要进一步明确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内涵、构成和影响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高校社会服务能力,最终使高校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高校社会服务萌芽于十七世纪初的英国,起源于十九世纪代初的美国,然后各国高校逐步认识到社会服务是高校除教学和科研以外的第三大职能,并开始了一些有益的探索。1862年《莫里尔法案》在美国颁布,为赠地学院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制度支持,明确了美国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定位[1]。德国等欧洲国家也在高校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直到1960年,高校社会服务才得到全球范围内高校的广泛认同和重视。而我国高等教育起步较晚,高校社会服务仍处于探索阶段[2],由于高校社会服务,与教学、科研职能密切相关、共生发展,因此就其概念而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表1 2010年以后与高校社会服务有关的规划
广义的高校社会服务指的是高校根据国家设定的办学目的和目标,依托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在办学过程中主动为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各类需求而提供的服务。广义的高校社会服务包括直接社会服务和间接社会服务。
狭义的高校社会服务指的是高校在履行正常的教学和科研职能的基础上,运用高校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向社会提供的直接服务。狭义的高校社会服务仅指直接社会服务。
1.概念
本文的高校社会服务能力指的是广义的范畴。因此,高校社会服务能力是高校在社会服务意识的指引下,运用高校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等资源服务于企业、政府、公众等社会主体,解决其在发展中的问题的能力。
2.内涵
具体而言,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起点是社会需求。社会需求是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培育和提升的逻辑起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究其本质是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
(2)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前提是社会服务意识。主动的社会服务意识是高校提供社会服务的思想指引,只有在这种服务意识的指引下,才会不断培育和提升高校社会服务能力。
(3)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核心是系统整合。高校通过对现有资源进行系统整合,与社会需求进行有效匹配,从而培育和强化高校社会服务的特色能力。
我国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承担着教学、科研、科学普及和文化传承等职能,因此,把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分解为人才培养培训能力、科技服务能力、决策咨询能力、资源共享能力、科学普及和文化传承能力五个方面,如图1所示。
图1 高校社会服务能力构成
人才培养能力指高校以企业等社会主体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为其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还可以通过与企业等社会主体合作办学和合作育人,如企业等社会主体的培训导师进入课堂上课、指导学生实习实训以及毕业论文(设计)等方式,最终提供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的能力。
人才培训能力指高校对社会在职人士进行培训,有面向企业某个领域人士的定向培训,如新法规、新制度培训、管理知识和工程知识培训等;有针对政府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如电子政务培训等;还有针对社会人士的综合培训,如社会人士报名参加高校的继续教育进行在职学习,通过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等学习方式,最终满足社会人士继续教育需求的能力。
科技服务能力指高校在从事基础研究的同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应用研究,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甚至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研究等方式,为社会提供科技服务的能力。
具体而言,通过参与企业、行业乃至国家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在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通过协同创新,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技术创新问题,如以企业、行业需求为导向进行应用研究,最终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3]。还可以与相关行业协会(如汽车工业协会、流通业协会、物流学会等)和区域范围内的龙头企业合作,通过共建研究院的形式,加强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合作,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从而提升区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4]。
决策咨询能力指高校发挥其高智人群密集的优势,解决企业经营中、行政管理部门运行中、社会经济发展中相关现实问题的能力。
具体而言,可以对企业、行业、国家在现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点、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利用现有的学科优势,通过成立相关智库等方式,解决企业、行业在技术变革、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问题。
资源共享能力指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其拥有一些独特的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等,通过对这些资源进行共享从而实现这些资源的充分利用,最终为这些资源创造更大的价值的能力。
具体而言,高校的实验室建设相对完善,地方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资金不足往往难以承担实验室的建设,高校可以通过有偿租赁的方式向资金困难的中小企业开放,实现实验室资源的充分利用。
另外,高校的图书资源丰富,在满足本校师生使用的前提下,可以结合本校的学科特色和优势,以及本校图书电子资源和纸质资源的特点,为企业和社会人士提供有偿的信息服务,还可以主动编制相关行业信息报告,以满足社会人士的使用,从而充分发挥高校的图书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图书资源的价值。
另外,高校的运动场馆可以通过有偿向社会开放使用来满足社会人士的健身需求,从而充分发挥这些场所的作用。
科学普及能力指高校可以通过志愿服务等方式向社会公众传递其所发现和创造的新知识,实现科学知识的普及。可以以社区服务为主要方式,具体而言,以高校为圆点辐射周边社区,为社区民众提供图书信息服务、培训服务、就业咨询服务、在线咨询服务等服务。
文化传承能力指高校通过培育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通过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为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我国高校社会服务从1977年起步,至今已经走过42个年头。我国高校在多年的社会服务实践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不同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要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高校社会服务能力。高校是提供社会服务的重要载体,因此可以以高校作为分界线,把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影响因素分为内部影响因素和外部影响因素,如表2所示。
由高校内部决定的影响因素包括服务意识、服务组织、运行机制、现有资源和社会服务绩效5个方面。
1.服务意识
服务意识是高校提供社会服务的前提,具有良好服务意识的高校会提前谋划社会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做好社会服务的顶层设计,并随着现实情况的变化而动态调整,从而保持社会服务内容和方式的适用性。
由于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密切相关,因此,需要从社会需求出发,制定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使得高校培养的人才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同时需要以企业需求、产业需求为导向进行科学研究,从而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由于高校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只有充分认识到这层关系才能提供更优质的社会服务。
2.服务组织
服务组织是高校从事社会服务工作的载体,高校社会服务工作的计划和执行需要有相应的组织机构来运作。高校通过设立社会服务组织来保障高校社会服务的正常运行,从而提高社会服务的效率和效益。如斯坦福大学的HAAS社会服务中心和福州大学的科学技术开发部等组织机构,主要承担高校社会服务的相关职责,为高校社会服务的良好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3.运行机制
高校根据本校的基本管理模式,设置相应的社会服务运行机制,保证高校社会服务的正常运转。运行机制包括动力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协调机制、绩效考评机制等。科学的运行机制可以实现高校与企业、政府、公众多赢。
4.现有资源
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因此每一所高校拥有的资源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科研资源、图书信息资源、运动设施资源、人力资源、声誉资源等。
声誉资源主要指地方企业、政府、公众等主体对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综合认知。高校在提供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存在提供社会服务的高校和接受高校社会服务的服务对象两个主体,一个重要条件是服务对象认可服务提供方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能力。换言之,只有在服务对象认可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前提下才会提受其提供的服务。因此,高校需要注重培育自身良好的社会形象,不断提升在地方企业、政府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从而形成良好的高校声誉。
5.社会服务的绩效
高校社会服务绩效包括直接绩效和间接绩效。直接绩效指人才培训的效果、科研转化率、咨询决策的效果等。良好的高校社会服务直接绩效会带来正循环,促进高校直接社会服务的良性发展。
间接社会服务绩效主要是指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在企业、事业单位等就业单位取得良好发展后,通过与母校进行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回馈母校,从而促进高校间接社会服务的发展。因此,良好的校友资源管理对于高校间接社会服务能力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由高校外部决定的影响因素包括支持制度、资助物资、文化特点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4个方面。
1.支持制度
表2 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影响因素
教育部或地方教育部门等相关部门对当地高校社会服务的支持制度,对于当地高校的社会服务行为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
支持制度包括奖励制度、竞争制度、税收制度、产学研协同制度、绩效评价制度等。
2.资助物资
财政部或地方财政部门等相关部门对当地高校的社会服务提供资助物资,有利于激励当地高校的社会服务行为。
3.文化特点
当地的文化特点,如热爱学习、尊师重教等文化对于高校的社会服务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4.地方经济发展水平
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如GDP总量和排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结构等,决定企业、政府和社会公众需求的层次,这是高校社会服务的逻辑起点。一般而言,地方经济发展水平高,对于技术创新、决策咨询、知识产权等相关服务的需求相对较多,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低,对于企业管理、员工技能、政策咨询等需求相对较多。
1.企业需求
在生产运营的过程中,企业会遇到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商业模式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战略选择等问题,需要通过寻求外部智力支持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高校需要了解地方企业的需求,特别是与高校特色相关的地方企业的需求,可以通过定期调研、实时沟通、委托研究等方式了解企业的需求,运用自身的能力,解决企业的问题。如通过借助行业协会的力量动态了解并满足企业需求。
2.政府需求
政府在运营管理的过程中,会遇到管理和战略选择等方面的问题。高校需要通过与政府保持良好沟通的前提下,了解政府需求,并运用自身的能力解决政府运营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如通过设立智库等方式来动态满足政府需求。
3.公众需求
公众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有自我提升的需求。高校可以通过网络调查等方式了解公众的需求,如通过在线课程和面授等方式对有需求的公众进行培训,从而满足公众的需求。
1.高校社会服务支持制度
通过完善高校社会服务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制度设计使得高校和社会服务对象在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共同受益,实现社会服务供应方和需求方的双赢。
2.与高校社会服务对象的沟通制度
高校提供社会服务的本质在于满足社会需求,而满足需求的前提是了解需求,可以通过设立高校社会服务供需平台的方式来实现高校与社会服务对象的沟通,通过制定相应的沟通制度来保证平台的运行,从而减少和消除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相关问题。
3.高校社会服务激励制度
高校社会服务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其中以教师为重点。因此,科学地制定高校教师职称评聘、晋升、薪酬设计等制度,从而使高校教师自发投入到社会服务的工作中去。同时需要进一步完善学生相关管理制度,鼓励学生创新创业,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的积极性。
1.优化高校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的互补关系
高校自身资源有限,因此,在提供社会服务的过程中,需要整合校外资源,通过资源互补来实现高校内外资源的优化,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2.优化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共生关系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项基础职能,三者之间并非完全独立或相互割裂的,而是互利互惠的共生关系。即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取得良好的绩效后,可以提供更加优质的社会服务。反之,良好的社会服务绩效又可以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因此,妥善处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关系,有利于提升高校社会服务能力。
3.优化高校资源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关系
满足某项社会服务工作,需要拥有相应的特定资源作为支撑。因此,高校在提供社会服务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优化自身资源,实现所拥有的资源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匹配;需要在了解区域范围内企业、政府、公众的需求后,有针对性地引进和储备相关专业人才,进行相应智库、实验室的建设和完善,从而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高校资源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