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秀文
摘 要:目前在我国高校是青少年大学生汇聚的地方,而预防大学生人群内部矛盾的发生,最主要的还是要增强大学生自律性的形成与培养,协调大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自律既能养成一种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又能培养一种无私奉献,克己奉公的牺牲精神,搞好大学生自律培养对于构建和谐文明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自律性培养;和谐文明校园;大学生教育
一、大学生自律性培养的目的
和谐校园是形成和谐教育的排头兵,和谐校园建设是使校园内部各种因素处于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发展的状态,表现为教育环境的和谐、师生关系和谐,和机构之间的和谐,它是以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在高校教育领域中坚持以人为本,即重视学生。逐渐成为新时代高校的一种新的教育办学理念。在和谐的氛围中,加强大学生的自律性教育有利于提高、发掘学生个体的自我意识,有利于调动和激发自我潜能,鼓勵他们充分地体现自我价值。
二、通过加强大学生自律性培养,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一)当前在大学生自主性意识培养方面遇到的显著的问题
(1)因家庭的教育方式而约束了学生自主性意识的培养。在上大学之前,习惯于依赖父母,到了大学阶段,遇到事情缺乏决断能力,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
(2)因目前中国乃至全球大环境下的市场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而限制了大学生自主性意识的发散与实践。在新经济局势面前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很大变化与触动,对于许多事情都产生了消极的态度,显得很被动,不愿或不想积极参与,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3)因传统的教育模式的种种弊端,而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这并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自主性意识。因为中国传统教育经历了成百上千年的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沉淀,学生经常处于一种过分紧张、心理压力很大的状态中。
(二)加强大学生自律性培养,对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
实践证明,大学生的自主性意识越强,他们在学习、生活和活动中实现自身价值的主动性就愈大,从而就更可以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与意义,不断的调整和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在主观意识的驱动下,主动的掌握生活技能,接受社会的规则与要求,确立自己的目标,进而接受所需的知识和教育。
(三)加强大学生自律性培养,促进大学生群体内部人员之间的和谐
高校是青年大学生聚集的地方,大学生其本身的特点以及各方面的因素极易引发大学生群体内部矛盾,直接影响了学校的稳定与发展。如何有效预防和处置高校大学生群体内部矛盾,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大学生群体内部矛盾的成因复杂,从整体上看,大致可以从大学生本身、学校管理以及校园周边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但是从矛盾的辩证哲理看,引发大学生群体内部矛盾的主要因素还是在于大学生本身。要预防大学生群体内部矛盾的发生,最主要的是要增强大学生自律性培养,协调大学生的内部关系。
三、创造性地采取措施,加强大学生自律性培养
在学生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对学生自律性的培养,创造性的采取一系列措施,从而达到加强大学生自律性培养的目的,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注重表率作用
(1)教育学生干部要在各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自我管理
学生干部要努力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事事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要带头严格遵守校规校纪,要求同学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言行一致。
(2)加强文明自律,推进学生自律组织进公寓一自我约束
为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可以在公寓设立了大学生自律委员会,同时实行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值班制度,加强寝室文化建设为载体,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广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3)加强学生自检自查,增强学风建设,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一自我警示
为加强学风建设,成立学生早晚自习检查组,由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组成,每天检查学生上自习出勤和纪律情况,检查上课迟到情况,让学生之间互相监督,互相比较,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从而能主动地去学习,提高自己的成绩。
(二)充分展示党团组织活力,突出引导作用
(1)营造良好集体风气
大学生处于涉世未深的阶段,由不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大学生组成的小型社会圈不免出现道德取向的冲突,还需学校的引导和管理。健康的校园环境、严谨的校风校纪有助于弘扬正气,让“见贤思齐”的正确思想蔚然成风,一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师德建设,引导教师树立良好风范同时,还要以政策制度引导各方面积极主动地尽最大努力来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愿望。
(2)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和爱心活动,实现社会价值。
团组织可以与社区、街道、社会团体等建立共建关系,为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开展搭建平台。大学生志愿者可以通过这样的平台自发组织开展社区服务、政策宣讲、帮助孤困儿童等活动。志愿服务与爱心活动的开展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实现自我价值的良好途径,是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升华和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阵地。
(3)支持学生社团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愿组织起来的团体,是现代教育中的一种新模式。它是学生自我组织、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组织,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强调了学生之间的精神沟通、学业上的开拓、学生之间的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处理,丰富了教育的多元性。大力扶持社团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社团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加以适当的引导,使同学们在参加社团组织时互相了解更多,思想交流更多,人际关系越来越和谐,共同的兴趣、爱好把他们凝聚在一起,使他们更加懂得合作、关怀、宽容,这正是建设和谐校园、和谐文化表现和载体。
(三)多维度加强思想教育,建成系统工程
结合高校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系统性指导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系统性组织学生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心理咨询辅导,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通过系统性的自律性培养,对于大学生加强思想导向,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