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腾
摘 要:社会工作者是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提供者,与服务对象共同达致社会工作服务的目标,力求实现服务对象与环境的良好适应,恢复其社会功能。社会工作者在不同的理论取向下扮演不同的专业角色。于精神医疗社会工作领域中,病态取向与优势取向中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角色各有不同,文章试图对两种取向各占主导地位的场域——医院与社区中,社工所扮演的专业角色进行对比。
关键词:精神医疗社工;社会工作者;专业角色;病态取向;优势取向
1986年美国创建了纽约慈善学院,后对给薪的友善访问员进行专业训练,这被视为职业化——专业化社工产生的标志。在社会工作发展的不同的历史背景下,社工扮演着不同的专业角色。
在精神医疗社会工作领域中,社工为服务对象提供的服务受到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优势取向与病态取向的精神医疗社会工作将极大程度地影响社工在与其相关者互动关系中所扮演的专业角色。
一、精神医疗社工领域中社工的专业角色
最新社会工作专业全球定义为:作为一个实践为本的专业及学术领域,社会工作推动社会改变和发展、社会凝聚和人民的充权及解放。社会公义、人权、集体责任好尊重差异等原则是社会工作的核心。基于社会工作、社会科学、人文和本土知识的理论,社会工作以联系个人和组织去面对人生的挑战和促进人类的福祉。社工的责任是去维护、丰富和体现这个定义所反映的价值与原则。
“角色”原是戏剧中的代名词,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20世纪20~30年代一些学者将其引入社会学,进而发展为社会学基本理论之一。社会角色是与人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是对处于特定地位的人们的行为期待,也是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社工的专业角色,是指社工在社会工作过程中所应当发挥的职能好作用,以及规范他们的一整套行为模式。
精神医疗社会会工作是心理/精神健康和社会工作在手法、理念、服务、原则上的相互融合,以达到一个理想的社会。
精神医疗社工领域为社会工作者(以下简称社工)所处的一种专业领域,由于服务对象的特点,社工在这一领域中的角色也具有其特色。叶锦城教授曾通过文献和相关报告对社会工作在精神康复和心理健康的角色改变进行总结:
从医护式的非专业助手转变为多元科技的社会工作专业人员。
从以院舍为基础的工作手法转变为社区照顾为主导的工作取向。
从以临床个案工作为主的工作手法转变为多元的多种工作手法。
从病患者角度转变为消费者及参与者的角度去看受助的精神病患和康复者。
二、病态取向与优势取向的精神医疗社会工作
病态取向承袭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观点,认为人类问题是由于潜意识的影响,根源在于早年的负面经历或者是未满足的经历的积累。从病态取向所抱持的假设来看,对案主容易产生责备与负面标签效应、忽视环境改变、忽视案主因应能力而长期依赖专业人士与照顾人员等不良影响。
前文曾提到,社会工作在精神医疗社会工作领域的角色转变,能够明显觉察到由病态取向向优势取向的转变。优势取向的精神医疗社会工作将案主从病态、缺陷的建构转移到适应能力和潜能发展的取向。
病态取向与优势取向对精神康复与治疗的看法如表1所示
三、精神医疗社工领域中社工的专业角色:病态取向与优势取向的对比
基于病态取向和优势取向的精神醫疗社会工作领域,社工的专业角色也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从社工服务案主时所接触的相关系统切入,在病态取向和优势取向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各个专业关系中社工的专业角色并加以对比。
(一)与案主系统关系中的社工角色:专家vs共同工作者
本文将案主系统定为精神病人士及其家人、朋友,是与案主具有紧密联系的非正式关系网络中的相关人员。病态取向认为,社工是具有话语权和权威知识的专家角色,聚焦于案主不能做什么,哪里出了问题、产生缺失,关注于过去,忽视案主的内在经验。作为专家的社工如同医生,将案主视作患者,对其进行“诊断”,其表现为可以定为某一“病症”,找到病症进而对症下药,制定对应的解决措施。这一取向下,社工处于毋庸置疑的权威地位,将案主贴上病症标签,将病因归结为生理、遗传、个人等因素,案主自我主体性缺失。Anne B. Donahue作为一名具有抑郁症经历的作者,曾在文章中对自己所遭受的相关经历进行详细叙述,讲述其在接受治疗前十分抗拒就诊,当作者基于自己的挣扎、思考向治疗师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得到的回应是“请相信我们是正确的,因为你生病了。”社工与案主之间的交流姿态是单向、向下的,社工占主导地位,案主是被动的接受、参与。这一取向下,案主系统中,其家人、朋友等,被视为可以为案主提供长期照顾的人员,案主需要依赖于他们而生活,社工会对其进行指导,提出相关建议。优势取向认为,社工与案主系统是共同工作的伙伴关系,社工与案主共同努力,挖掘案主的潜能与热望,社工与案主一起,将其原本就有的、被暂时掩盖的生命热望加以挖掘。案主是自己的主人,能否从精神病症中获得康复取决于案主自己是否具有热望,聚焦于案主现在拥有什么,能够做什么,还可以做什么,树立自信,尊重案主的自主能动性。社工与案主之间的交流方式是双向的,案主受到重视,社工能够感受到来自社工的关注,有被尊重的感觉。社工与案主共同努力,以个体、人际、社会三个层面的增权为中介目标,逐渐达致复元的终极目标。优势取向关注当下与未来,并且强调专业关系的重要性,良好的专业关系为案主提供宽容、具有安全感的抱持性环境,以利于案主的充分表达。社工与案主一同,对个人优势与环境资源进行评量,注重案主的内在经验。这一取向认为,案主系统中的家人、朋友,是案主的非正式支持网络,是案主最直接的环境资源,并为其提供物质、情感的支持,有助于案主在生活环境中挖掘热望,并在案主不断的尝试过程中给予支持。
(二)与其他专业人员关系中的社工角色:自成一派vs协同合作
精神医疗社会工作领域中,除社工之外,尚有医生、护理人员、康复训练人员、心理咨询师等其他专业人士,社工与这些专业人员之间的关系对案主具有重要影响。专业人员间若具有良好的专业关系将会对案主的治疗产生积极影响。病态取向的精神医疗社会工作认为,专业人员的身份和角色是权威、力量,能够准确测量案主的需求与问题,专业社工持有这一观点将会在工作过程中自成一派,忽视其他专业人员对案主的干预,甚至会与之产生冲突与矛盾,并坚持一己之见,出现权利角逐的局面,案主的利益可能会在这种角逐下受损,更妄论如何改善案主境况。优势取向的精神医疗社会工作领域的社工,关注的是案主的内在经验,案主的个人优势与环境资源,这一情况下,医生、护理人员、康复人员、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都将成为在与案主一起进行优势评量过程中的相关元素,社工会在这一过程中与案主一起发现并利用这些环境资源。案主是自己的专家社工将在其中与其他专业人士协同合作,建立良好的关系,以达到案主的目标。为案主提供服务的相关专业人士若各自自成一派,则会产生朝向不同方向的分力,各分力不仅难以产生应有的作用,还可能互为阻力,案主状况不进则退;若是呈现为协同合作的关系,则形成方向一致的合力,远远超出各分力效果之总和。
(三)在不同场域中的社工:社区融合的推行者vs控制案主的附属者
精神医疗社会工作实务历史发展脉络中,精神医疗社会工作的重心经历了院舍——社区——案主主体的转变,这与病态取向向优势取向的转变过程趋于一致。院舍与社区目前仍是精神病人士所在的主要场域,社工在两个分别受病态取向与优势取向影响的场域环境下,承担不同的责任与任务,场域对其的专业期待与定位也有所不同。在由病态取向的社会工作占主导的院舍中,医生、治疗师对案主具有权威话语权,社工在其中仅是个协助治疗的辅助者,甚至是控制案主的附属者,社工是为院舍与案主系统外的第三方,其专业活动会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难以顺利进行。院舍将多数具有同质性的精神病与患者聚集,统一对待,忽视个别化,社工极易在这种环境下成为协助院舍对个别精神病人士加以控制的附属者。优势取向主导的社区中,社工注重发掘社区力量,促进案主的在人际、社区层面的增权,促进社区融合,力求形成一个对精神病人士友好的、具有社区凝聚力的社区,案主在这一过程中达到复元的总目标。
四、结语
病态取向向优势取向转变的精神医疗社会工作,在此期间社工角色呈现转变,整个趋势为更加注重精神病人士,社工的角色更加多元,与多方建立关系,同社会工作专业不断向综融性方向的发展类似。
极端的病态取向与优势取向在精神医疗社会工作领域中都是难以实现的,社工这一实务领域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取长补短,殊途同归,为达成社会工作终极目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叶锦成,精神医疗社会工作[M].台北:心理出版社,2011,56.
[2] Anne B. Donahue Riding the Mental Health Pendulum: Mixed Messages in the Era of Neurobiology and Self-Help Movements.Social Work (2000) 45 (5):427-438.
[3] 高萬红,李雯霞.优势视角下住院精神病患者积极自我意识建构的行动研究[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