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网格化管理是新处理模式在管理领域中的运用,把网格化管理运用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具有很强的可行性,既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新视角新理念,很大程度的突破了传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也有助于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新格局新模式,从而有助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创新,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高校;网格化;思想政治教育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瞬息万变,影响着学生与高校、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如何改革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以适应网络时代的挑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近几年来,一些高校把网格化管理运用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之中,并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这种探索和实践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新视角新理念,很大程度的突破了传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有助于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新格局新模式,从而有助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创新,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高校学生网格化管理的基本内涵
网格化管理是新处理模式在管理领域中的运用,是一种借鉴网格技术管理(空间网格和计算机网格)思想和机制,将一定系统内的管理要素,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若干网格单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沟通手段,实现有效资源整合、信息交流、精准定位、共享组织资源的现代化管理思想和方法,具有共享性、立体性、快捷性、前瞻性、开放性的特点。
大学生网格化管理就是在不改变现有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把网格化管理的理念和技术以及协同工作模式应用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全过程。构建网格化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必须以“学生为本”为基本原则,其根本目的在于满足学校管理需要、满足学生需求。三全”思想,即全员参与、全方位应用、全过程育人是当前各高校构建网格化学生管理模式的基本思路。
二、高校学生网格化管理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信息化、现代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我国今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正是我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所作出的正确选择。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织成员,在国家全面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高校不断完善自身治理体系,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既是同步国家全面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也是进一步深化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步伐的迫切需要,更是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由之路。
(一)高校学生网格化管理是同步于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当前,随着我国现代化城市的快速发展,基于信息化建设与城市管理改革的需要,将信息平台与社区管理相结合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已经融入到每一个城市,而且这种模式已逐渐运用成熟。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不仅调整了管理的流程,而且很好的克服了传统城市管理模式存在的多种弊端,这种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的基本建立,初步实现了城市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和常态化。
我国的高校都办在各城市且生存于一定的城市社会环境中,高校与所在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共生”关系,城市文化和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高校,高校的管理和发展也离不开所在城市。而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仍然大部分承袭着计划经济年代形成的模式,带有较强的行政化倾向,主要以校、院(系)两级组织管理体制和条块结合运行。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曾经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确保高校稳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和保证作用。但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转变等影响,特别是快速发展的网络信息冲击,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尤其是在教育管理时间和空间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弊端也越来越突出。因此,把网格化管理模式运用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不仅是同步于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提升高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信息现代化的创新举措。
(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网格化模式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作,工作内容和范围涉及到各个方面,如思想品德、专业学习、日常生活、安全稳定、公寓管理、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学籍管理、学生奖励资助、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民族事务、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这些工作看似是独立的工作单元,实际上却是密不可分、相互交错联系的整体联动工作。面对庞大而复杂的“教育、管理、服务、安全”四位一体的学生工作量,高校学生工作者经常心有余而力不足,陷入日常事务疲于应付也就成为常态。很显然,传统的学生工作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发展的需要。
随着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各行各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在部分高校的探索和实践,其实际效果和优势也逐渐显现。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建立有利于学校资源的高效整合利用,有利于学生各群体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畅通,有利于学校对学生因材施教管理,有利于学校在教育中实现管理和服务,在管理中体现教育和服务,在服务中融合教育和管理。因此,把握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与时俱进,把逐趋成熟的网格化管理应用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之中,切实有效的践行“以学生为本、以服务为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管理理念,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不断提高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正是我们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
三、高校学生网格化管理具备的可行性基础
在世界高等教育会议(于1998年在法国巴黎召开)上颁发的《二十一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中明确指出: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上,各个国家的高等教育都需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新模式,都需要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和实行开放政策,这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不同类别的人。当前,世界各国都在不同程度地进行网格化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这为高校学生网格化管理奠定了可行性的基礎。
(一)高等教育改革春风为推进高校网格化管理模式提供了良好契机。在199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步入了一个深化改革和快速发展的时期。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已经站在了一个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从国家到各个省(市、自治区)再到高校各个部门,对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的重视程度明显上升,对创新研究的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断清晰,这都为推进高校网格化管理模式提供了有效环境保障和良好契机。
(二)国外的理念与实践对高校学生网格化管理具有借鉴意义。国外学者关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的研究,集中在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管理制度、管理内容等方面,受后现代主义思潮与新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突出表现是学生第一、市场管理。关于网格化管理,主要表现为理念与实践两个方面的研究,理念研究主要是无缝隙政府理论,实践研究有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高性能计算网格项目”,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的“NPACI Grid”、“TERA Grid”项目,欧洲国家的“欧洲数据网格”研究项目等,这些研究项目虽然侧重于政府对街区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但对高校学生网格化管理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三)国内其他领域的应用成果为高校网格化管理提供了理论实践基础。国内学者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的研究,成果颇多,既有专著,也有论文,主要分为二类:一是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进行系统论述,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顾翔主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基础知识》(教育部学生司编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概况》(李正军编著)、《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务》(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陈立民主编)等,这些著作均涉及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体制、理念、内容和模式等方面,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为主线展开。二是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队伍建设、机制体制、理念创新等某一个具体方面进行研究的理论成果较多。
关于网格化管理的研究成果,主要也有二类:一类是对网格化管理的概念、网格划分标准、网格资源协调、网格化管理的系统兼容性与扩容性等进行了思想阐述;另一类是网格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包含:林业、社区、电子政务、移动商务、安全、街道、市政设施、劳动保障等方面的网格化管理,涉及空间网格划分、部件编码、信息管理系统、管理流程等的构建与具体操作,目前已有相对成熟的应用实践成果,这些成果为高校网格化管理提供了理论实践基础。
(四)部分高校的尝试为高校网格化管理提供了理论实践的经验。由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维稳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越来越大,必须紧紧依靠推进教育信息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以解决的思想已经在广大高校中形成共识。近几年来,全国部分高校正在探索着逐步推进实行网格化管理并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经验。2014年8月,根据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平安湖北建设的意见》和统筹推进全省城乡网格化管理的总体部署,为创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提升学生管理水平,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下发《关于推进高校学生网格化管理工作的通知》,把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三峡大学和湖北工业大学等4所高校列为开展网格化管理试点,随后又把武汉大学、湖北民族学院等另外4所高校增列为试点,学生网格化管理立项建设从此在湖北省的高校中逐步推进。目前,湖北省的这8所试点高校均已初步建成了网格化管理体系,并各自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通过这些高校的尝试,大家普遍认识到,实行网格化管理有利于及时全面掌握学生基本动态信息,提高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安全”四位一体工作的时效性、针对性、科学性,是最终达到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有效途径。
(五)信息技术在高校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为网格化实践提供了平台保障。教育信息化的浪潮正涌向高校,并迅速渗透到高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管理服务和安全稳定等工作的各方面,尤其是信息技术运用在高校学与教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而作为学校工作重要内容之一的学生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不断广泛,相关的管理平台逐步完善,应用网络信息资源的技术日趋成熟,这为网格化管理运用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推广和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平台保障。
把网格化管理运用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操作性。通过构建网格化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有助于发挥网格化管理的开放性、互动性、快捷性等优势,激发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升自身素质,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卢晓中著.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P183.
[2] [英]托尼·布什.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3] [加]约翰·范德格拉夫.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
[4] 陈平.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5] 龚鹰.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一一基于舟山市“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实践研究[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年.
[6] 王静.中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的历史考察[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
[7] 李赞.网格化管理模式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5.
基金项目:2017年湖北省高校学生工作精品项目(项目编号:2017XGJPG3025)。
作者简介:唐敦双(1971- ),湖北民族大學副教授,法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