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学习:美术课程情境化的回应与落实

2019-05-13 01:44陈铁梅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9年3期

陈铁梅

【关键词】沉浸;沉浸式学习;美术课程情境化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19-0026-05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版课标”)前言中,“关于学科课程标准”作了如下表述:“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这是这一版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观点、新举措,也是重要思想和核心要义,旨在引领美术教学从美术知识碎片走向文化整体理解,从美术学科教学走向人文素养教育。其中关键词之一“课程内容情境化”,对于一线美术教师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理念,指导美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性学习氛围、设计情境性学习主题等方法和路径,将“情境”逐步深化到教学行为中。陌生,是因为“课程内容情境化”这一新概念性的表述,该如何在美术教学实践操作中进行落实?关于这一问题,我认为沉浸式学习可以以其独特的优势对此进行回应和落实。

一、美术沉浸式学习的价值意蕴

沉浸式学习,源于沉浸理论。沉浸理论认为,当人在投入到有趣的情境中时,会在内部动机驱使作用下,集中意愿与注意力,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从而进入沉浸的特殊心理状态中。在信息技术和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下,教学中可以运用实景或者模拟情境开展沉浸式学习,帮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继而助力学习。这对于美术课程内容情境化的实施,其价值尤为凸显。

1.情境营造,唤醒学生学习兴趣。

沉浸式学习的第一要素是情境氛围,而学生对美术学习最美好的渴望,也就是在情境中学习。因为在美术学习活动中,感知是出发点,它能触发情感、引发想象、加强理解。比如一个主题美术展览,往往集中展示与之相关的实物、图文、影像等各类资料,这是常规教材所不能比拟的,它突破了教材的框定而能够做到三维立体和丰富多样,再辅以灯光、布景等效果,主题凸显,氛围浓厚。在参照时学生可以徜徉其中,感官系统被充分打开,眼睛感知图文信息,大脑反馈刺激思考,嘴巴接收交流分享,双手协同创意表达,继而完成系统性的学习。这一过程充满了可感性,吸引学生沉浸其中,学习变得有目标、有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有效且充分地唤醒。

2.实物比析,助推学生图识能力。

沉浸式学习的第二要素是实物资源,这是美术学习得以深入观察、体验的最佳载体。美术是视觉语言,学生对美术的认识、理解,都是通过对对象的识读来完成,而实物作为视觉对象能提供最为真实和完整的信息。当学生面对实物的时候,实物便成为他观察、研究的对象,他可以近觀远看甚至触摸,可以单件研究也可以多件比较分析,于是材质、纹理、造型、色彩等美术知识在实物的细节中被学生一点点读取,历史的、科技的、人文的、生命的、社会的信息被串联后冲破了实物本身,而成为一个立体的知识结构,萦绕在学生和实物的周围,从而支撑起他的知识系统,在提升他的图识能力的同时,学习就这样变得生动而丰满起来。

3.专业解答,促进学生持续理解。

沉浸式学习的第三要素是专业知识体系。无论是情境主题设计,还是实物陈列布置,在沉浸式学习操作系统中,都会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展开,比如年代、流派、主题等。与此同时,配合实物展出的,还有很多说明性图文,例如介绍性文字、说明性图示等,有的还配有蓝牙语音解读或者讲解员,这些都借助于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得以实现,给学生深入学习提供了专业性的指导,继而为持续理解的进一步达成夯实了基础。

综上所述,沉浸式学习为美术学习开辟了新的样式,它让美术知识和技能变得更加可亲可感,让学习方式变得更加生动活泼,让教学过程变得更加开放深入。

二、美术沉浸式学习的实践操作

沉浸式学习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保障学习顺利进行,可以有以下操作策略。

1.以学科大概念呈现学习主题。

沉浸式学习的主题选择和确立,宜大不宜小,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情境氛围营造的目标指向要明确,让课程资源容易集中;二是更适合进行开放性学习;三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加自由、充分的分析、联想、整合等思维空间。主题的来源,通常从美术学科大概念中进行选择,它可以是自然维度的,例如表现四季的主题绘画展;可以是社会维度的,例如表达亲情的主题创意设计展;可以是生命维度的,例如围绕爱国情怀的现实主义画展;可以是历史维度的,例如明清宫廷瓷器展;可以是工艺维度的,例如榫卯结构木器展……好的主题,往往是美术国家课程的逻辑起点,是能引发师生探究欲望、满足审美需求的内容。

2.以实物实景营造学习环境。

沉浸式学习形式的表征样态,就是学生在由展品构成的情境中进行学习,所以围绕主题陈列出来的最佳的展品是实物,其次是尽可能高度还原的仿品,或者是虚拟作品、复印资料。学习环境的营造越真实就越有视觉冲击力,也就越能激发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需要投放一定的精力、财力和物力;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课程意识,及时收集相关资源信息,为学习活动做准备。

3.以问题驱动作为学习策略。

无论是大主题,还是实物实景,呈现在学生面前的,都是开放式的、多元化的,稍不留神,学生的学习就可能处于无组织、无系统的松散状态,而演变成为一种过眼云烟式的简单“游览”或单纯“参观”。所以教师应根据主题情境,将课程内容设置为层次鲜明、系统性、有中心、有序列、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问题链。例如我在带领学生参观“清代宫廷陈设瓷器”时,围绕“清代宫廷陈设瓷器的美感在哪里?”这一核心问题,我设置了如下子问题:“这里有哪些不同材质的陈设器?”“不同的材质给你怎样的美感?”“这些美感通过哪些细节传达出来的?”“选择一件最吸引你的陈设器,分别从造型、色彩、纹样、寓意等方面进行描述。”这一组问题链围绕核心问题一问接一问,一环套一环;问问相连,环环紧扣,而又步步深入,由此及彼。

4.以合作探究升华学习内容。

合作探究,是未来学习的主要形式,这里的合作既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是学生与资源之间。因为在教学中对于一个大主题的研究,是需要比较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关联知识的支撑的,这不是一个学生依靠个体知识和学习行为就能顺利完成的,需要依靠同伴、教师、解说员甚至专家等给予帮助和指导。而合作的前提,是合作双方自觉自愿的分享,所以在沉浸式学习中,应该倡导自由组合的方式,形成自觉分享的格局,以达成合作目标。沉浸式学习的合作目标应该是:一是资源共享,我会的,我教你,你会的,你教我,我们都不会的,我们共同研究,继而组员之间分享学习感悟、学习资源、学习方法等;二是组间同质,实力均衡,让刚组建的合作体之间整体水平相当,形成竞争态势;三是组内异质,同质结对,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使每个小组成为合作互助、独立运行的团队,达到整体推进、同步提高的效果,继而促使学习更加灵动活泼。

5.以品读美术文化展示学习成果。

在沉浸式学习过程中,美术学习成果的检测与展示也因情境的真实存在而显得与众不同,一是检测内容以读取主题所蕴含的美术文化为主,例如“母爱”主题展中,学生通过对一系列相关绘画和雕塑作品的欣赏,学会用文字、绘画等形式感知、表达母亲的无私与伟大。二是成果形式主要以学生自主选择为主,有的可能是以还原为目的的基本临摹,也可以是有意识地在构图、色彩、画种等某方面进行改变的创意性临摹,还可以是用评论、微小说等方式完成的欣赏评述。三是展示的空间以融入情境为主,可以在情境场地进行独立展示,更可以作为延伸作品与实物放置在一起进行展示。这种多样的学习成果展示本身,也极具魅力,从而成为学生全身心投入的重要推动力。

6.以解决真实问题指导学习评价。

沉浸式学习的目标是在情境中探究,在情境中习得,因此,学习成效的评价也就直接指向主题情境下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例如,学生是否读懂了主题,是否记住了作品以及它们美感的来源,是否掌握了解读、欣赏这类作品的方法,是否与其他学科知识产生了勾连,是否将之放在了一个历史的背景下认识它……如果说这些评价是在解决真实问题,那么,更有价值和意义的评价是指向新问题的产生。例如,是否还想了解更多,是否还想再来一场这样的学习之旅……评价的意义不仅仅是学会了,而是让学生更想学。

而无论是哪一种策略,其目标都指向人——学生,都是为了帮助其透過情境,学会学习,继而提升审美素养,观照生活经验,获得美的享受。

三、美术沉浸式学习的基本样式

鉴于情境对美术学习的重要性,许多美术教师开展了大量关于沉浸式学习的教学尝试,根据资源类型,大约有以下几种基本样式。

1.主题展览式学习。

这是最常见、采用最广泛的一种沉浸式学习样式,因为它能充分践行“课程研发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教学理念,我策划的“中西剪纸艺术比较研究”就是一例。

例如,在资源收集环节,我首先向学生发出征集通告,将主题、目的和要求做了简要的介绍,师生共同提供大量剪纸作品;接着组织师生一起将收集的剪纸作品进行整理和归纳,按照国家、风格、时间等进行分类、展出。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在联手架构起一个作品丰富、风格多样、有一定知识系统支撑的“剪纸艺术馆”的同时,学习贯穿其中。

再如,在场地选择环节,我将选择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咨询了学校的功能室管理员,通过现场考察、对比协商等方式,最后“征用”了学校的阅读吧。学生给出了选择阅读吧作为展览场地的五个原因:一是宽敞,能给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二是有现成的书架可供展示剪纸作品;三是有书籍、杂志等资料可以阅读、参考;四是有围坐的阅读桌可供小组合作交流学习;五是阅读吧的环境充盈着书香气息,为学生进行沉浸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这一过程,也是让学习提前发生的过程,因为学生收获了人际交往、审美判断等诸多美好,而这何尝不是一种课程内容的情境化呢?

当然,主题展览式学习从组织到开展,需要教师的运筹帷幄,统筹协调,考验的不仅仅是教学实施和课堂驾驭,更多的是教师的课程意识和教学管理能力以及教育理解和教育情怀。

2.虚拟美术馆展式学习。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丰富的网络资源大量涌现,这也带来了大量的美术课程资源,如果能将之引进课堂,可以帮助学生打开视野,有助于学生学会如何利用资源进行学习。例如,在网络环境下利用虚拟美术馆进行学习,是沉浸式学习的新趋势,以我开展的“《韩熙载夜宴图》赏析”学习为例。这一课程资源来自故宫博物院出品的系列APP,将之引入美术学习有着极大的优势。

首先帮助学生实现“整体沉浸”。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的《韩熙载夜宴图》,学生少有机会一览全貌,但在APP平台上,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欣赏意图,在轻松实现对作品画面缩小和放大之后,就能完成远距离的整体观摩和近距离的细节分析,从而获得对整件作品的初步认知,继而提炼和描述这幅作品究竟“画了什么”。

其次帮助学生实现“局部感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确立研究主题,借助APP对作品中的人物、器皿、舞蹈、音乐等单个内容的细节性展示和介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品读和研究其中蕴含的构图美、色彩美、节奏美以及历史背景等,促进学生逐步架构起围绕作品的知识脉络,揭示这幅作品是“怎么画的”。

再次帮助学生实现“整体回望”。在前两个环节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学生可以以“鉴赏家”的姿态,对作品的题跋以及APP平台链接出来的史学、文学、书法艺术等相关知识进行分析,站在文化角度和美术乃至美学角度,对作品的价值、画家的艺术观、主人公的心理等发表建设性的评述,继而品鉴这幅作品“画得怎么样”。

学生的学习颇有心得,他们通过对这幅“连环画式”作品中出现五次的主人公韩熙载进行前后比照,结合作品的历史背景,认为“韩熙载是一个矛盾体,他一方面希望能一展抱负、兼济天下,成就一个‘大我,另一方面面对国家危难,深感自己无能为力,就选择逃避现实,完成一个‘小我”。学生通过反复比照,认为作品充满了节奏之美,有同一种色彩连线后呈现的跌宕起伏的节奏美,有人物动态变化形成的时空流转的节奏美。

在教学中可供学生学习的类似网络资源还有故宫研发的《胤禛美人图》等八个APP;现在国内外几乎所有大型博物馆、美术馆都已经在集中资源打造研发类似APP;其他形式的虚拟资源也越来越多。未来,将有更多的资源进入美术学习中。

3.博物馆群式学习。

沉浸式学习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在博物馆、美术馆中进行,因为它们有最真实的情境、最现成的实物和最专业的知识体系,因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博物馆群式学习必定能给学生带来最新奇的学习体验。当位于我校不远处的江海博物馆举办“文房雅玩——馆藏文房用品特展”时,我便向学校申请,组织学生逐班前往展开沉浸式学习。

为了深入展开学习,帮助学生获得持续理解,我在课前首先用“课笺纸”将问题链印发给学生,学生借此对展品实物进行观察,将笔、墨、纸、砚、印及其延伸品做了分类检索,再通过对实物细节的观察,借助文字标签,了解了不同品类文房用品的用途、材质、形状、纹样内容;随后我和学生一起仔细品读展品《竹刻镂空人物香筒》,研究香筒上所刻画的《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拷红”的这一细节,帮助学生在学会观察的同时,明白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

在学习过程中,小组合作探究是最基本的学习形态,学生自由组合,就共同的话题展开讨论,在相互启迪和咨询解说员之后,他们逐步解答了问题链中的高阶问题,诸如“为什么要焚香?”“古人的文房四宝为什么那么别致呢?”“书房对文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在特定情境中,学生的学习集中且高效,这是沉浸式学习的理想目标和美好期许。

开展沉浸式学习,对于教师而言,是一场向自己发起的挑战——既挑战课程意识,又挑战课程研发能力;既挑战对情境的营造水平,又挑战对展品的熟悉程度;既挑战在开放环境下学生的管理,又挑战在组织过程中的人际交往能力。然而,无论何种挑战,无论挑战形势有多严峻,沉浸式学习必将成为师生追逐的一种学习方式,因为它魅力无穷——它是实践探索的,是以学生亲身体验为核心的学习过程;它是一种跨界综合的,需要调用所有知识系统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它是生活经验的,为朝向真实问题而来也为解决真实问题而去;它是未来的,为了学生的当下更为了学生的未来。由此,“课程内容情境化”扎根在了教学现场,让学习既有意思,又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