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汉翻译教程》误译研究

2019-05-13 01:58吴书麟
校园英语·中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误译教材建设

【摘要】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商务英汉翻译教程》一书作为“新世纪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系列教材”在国内各大普通高校广泛使用。但该教材在术语翻译、词义转换、译语表达等方面存在大量誤译和明显的专业知识错误。本文从翻译学角度对这些错误作出细致评析,指出教材编者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是商务英语教材建设的基础,希望对提升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质量以及商务英语学科建设有一定的警示意义。

【关键词】商务英汉翻译;误译;教材建设

【Abstract】the textbook A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Course for Business, published by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Chinas regula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However, it has such a large number of false translation on professional terms, words and sentences that this textbook has had a bad influence on translation teaching. This thesis comments on these false translation examp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ology, pointing out that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ethics of the editor and author are the foundation of textbook construction and hoping to be helpful for the improvement of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teaching.

【作者简介】吴书麟(1986.09-),重庆人,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教师,讲师,研究方向:商务英语教学,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及“双师型”教师培养。

由李明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初版,2014年2月第四次印刷的《商务英汉翻译教程》,是“新世纪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系列教材”,在国内普通高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使用广泛。该教材对商务文本英译汉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包括商务翻译理论、翻译技巧、专业术语以及翻译练习,内容较为系统,结构较为清晰,值得肯定。

编者在教材的前言部分写到“在编写本教材的过程中,我们非常注重翻译基本技巧和翻译基础理论的介绍,对每一章中的译例、句子翻译练习和篇章翻译练习均作了精心挑选…”(李明,2014)。然而,教材的内容却并未如编者所言经过了精心挑选而准确无误,相反,教材内充斥着大量误译之处,包括商务专业术语的误译,词义转换错误以及译语表达不符合商务文本规范等明显失范行为,这类错误已经不是译无定法、见仁见智的问题,而是由于编者商务专业知识欠缺以及工作态度不端正导致的乱译、漏译。教材的编写、出版与普通休闲类读物有本质差别,肩负着传播专业知识,教化学生的作用;加之该教材使用范围较广,影响面大,出现如此大量的低级错误,其恶劣影响可想而知。

本文从翻译学视角出发,通过分析该教材译文在商务翻译专业性,词语转换,译语表达等方面存在的错误,提出相应的改译建议,为商务英语教材质量监控作出有益补充。

一、缺乏商务专业知识导致的误译

商务英语专业属交叉学科,涉及知识广泛,主要包括国际贸易、国际结算、经济学、物流、金融学、货币银行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如果译者对相关学科没有基本的了解,就会出现大量常识性错误。在本教材中,国际贸易类知识是译者明显欠缺之处,出现了大量误译。

例1【原文】:Upon receipt of these sellers delivery advice, the buyers shall, 15-20 days prior to the delivery date, open a transferable, irrevocable letter of credit in favor of the sellers for an amount equivalent to the total amount of the shipment.(P.3页)

【原译】:收到卖方的交货通知,买方应在交货期15-20天前,开具一个以卖方为收益人的可转让的不可撤销的信用证,金额与发票总额等值。

评析:in favor of the sellers是以卖方为“受益人”,而不是“收益人”,这是国际贸易中的通用表达。发票是invoice,也不是shipment。这句话是国际贸易合同中常用句子,原文最后一个词shipment应改为invoice,原文及原译如此大意,焉能不错?

例2【原文】:The credit shall be payable against presentation of draft drawn on the opening bank and the shipping documents specific in Article 13 hereof. (P.3页)

【原译】:信用证凭开户银行所开汇票和第十三款规定的装运单据支付。

评析:此处根本没有什么“开户银行”,the opening bank指的是信用证的开证行,也可以称为issuing bank,是信用证中四个直接当事人之一(其余三个为:开证申请人applicant,受益人beneficiary,通知行advising bank)(傅泳,2013:278-279)。信用证是国际结算中常用的支付方式之一,所有外贸行业从业人员都应掌握信用证的基本操作流程。编者竟然连信用证业务中最基本的四个直接当事人(the four immediate parties of L/C)的名称都不知晓,也难怪出现如此低级的错误。

【改译】:信用证凭以开证行为付款人的汇票和第十三款规定的运输单据支付。

例3:【原文】:Nominated bank means the bank with which the credit is available or any bank in the case of a credit available with any bank.(P.153页)

【原译】:被指定银行意指有权使用信用证的银行,或者对于可供任何银行使用的信用证而言,被指定银行意指任何银行。

评析:the bank with which the credit is available中的available和“有权使用”完全没有半点联系,在信用证业务的话语体系中,available大多译为“支付”、“兑付”或“议付”,并且通常将形容词动词化。因此the bank with which the credit is available应译为“兑付/支付/议付信用证的银行”或“对信用证进行兑付/支付/议付的银行”。

【改译】:被指定银行意指对信用证进行议付的银行,若是自由议付信用证,则被指定银行意指任意一家银行。

令人不解的是,编者在本章例句之前详细罗列了信用证的各种类型,其中就包括了自由议付信用证,然而对于分辨自由议付信用证的标志性语句:“the credit is available with any bank…”,编者却不能正确翻译。

例4:【原文】:At the time of negotiation, 5% commission is to be deducted from invoice and should be remitted by the negotiating bank in the form of a bank draft in favor of Cima Co.(P.153页)

【原译】:议付到期时,将按发票金额扣除百分之五的佣金,该扣除金额须由议付行以银行汇票形式开给西马公司。

评析:议付是一种即时的行为,没有到期之说,at the time of negotiation应译为“议付时”;in favor of是国际结算中常用表达,意为“以某人为受益人”,原译并没有明确表达,只是译为“以银行汇票的形式开给西马公司”,不能表明西马公司即为汇票的受益人。

【改译】:议付时,将按发票金额扣除5%的佣金,该扣除金额须由议付行以开立银行汇票的形式汇付,该汇票受益人为西马公司。

二、术语翻译不规范

商务术语在商务英语文本中占有重要地位,涉及到对原文理解的规范性问题。在长期的商务实践中,一些术语的翻译逐渐成为约定俗成的惯例,如果术语翻译不标准,不但会导致读者的理解偏差,还会给人以非常不专业的负面印象。一本优秀的商务翻译教材是不应该出现这类低级错误的。

例5:insurant, the insured被保险人,受保人。

Insurance free of (from) particular average (FPA)平安险(单独海损不赔)

Insurance with average/with particular average (WA/WPA)水渍险,单独海损险(P.10页)

评析:以上术语译文皆不标准。首先,被保险人应为the insured, insurant是不标准的说法。其次,FPA平安险不能译为“单独海损不赔”,这是以前不准确的说法,已淘汰;另外,FPA的全称为free from particular average,原文与此有出入。同样,WA/WPA的标准译法是“水渍险”,“单独海损险”也是不规范的说法。

【改译】:被保险人:the insured

平安险:free from particular average

水渍险:with particular average

例6:acceptance承兑,认付

Term stamp duty印花税 (P.158页)

评析:acceptance在国际商务中,除了建立业务关系时译为“接受”,其他时候一律译为“承兑”,“认付”是不标准的译法。印花税应译为“stamp duty”而不是“term stamp duty”。

【改译】:acceptance承兌,stamp duty印花税

三、原文语义理解偏差导致的误译

例7:【原文】:Deutsche Bank jumped 28.5 marks early in the session, pulling the broader market along. But profit-making soon wiped out these gains.(P.14页)

【原译】:通过拉动更广阔的市场,德意志银行在萧条前期上涨了28.5点。但投机行为很快就将这些收益给抵消了。

评析:pulling the broader market along是现在分词短语作结果状语,修饰前面的主句Deutsche Bank jumped 28.5 marks early in the session,而原译将其译为方式状语,是明显的误译。此外,若如译文所说,是“萧条”前期,则原文应为…early in the recession,而不是“session”。

【改译】:德意志银行的股票在萧条前期上涨了28.5点,拉动了更广阔的的市场。但投机行为很快就将这些收益给抵消了。

例8:The companys management traditionally has taken a cooperative approach toward the companys labor union.(P.16页)

【原译】:该公司的管理部门对于公司的工会采用了传统的合作方式进行协商。

评析:错误显而易见,traditionally是修饰整个句子而不是修饰cooperative approach。

【改译】:传统上/以往,该公司的管理部门对工会采取合作方式。

四、教材内容的常识性错误

随着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结算等国际商务知识在现实中更新换代较快,而教材中一些关于国际结算的表述,明显有悖于目前的实际情况,属于编者主观臆断或专业知识更新严重滞后。这种知识性错误如果不加以纠正,将会对读者产生严重误导。

例9:在国际贸易中,货款的支付有汇付(remittance)、托收(collection)和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等方式,但目前最重要、最安全、最保险的方式是采用信用证来结算进口商和出口商之间所涉及的货款。(P.147页)

评析:近十年来,最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早已从信用证转变为汇付中的电汇(T/T),特别是对卖方而言,电汇中的预付货款(前T/T)绝对是最安全的支付方式,而信用证在方便快捷和安全性上都位居第二。除此之外,教材中还有不少主观性强,不符合国际商务实际情况的表述,在此无法一一列举。

五、译文校对等错误

该教材在排版印刷,文字校对等方面也出现了不该出现的错误。

例10:【原文】:on or before August 10 所表达的意思为:8月10日前。

评析:出现了on这一介词,当然包括了八月十日,如此明显的失误,只能理解为校对错误了。

【改译】:八月十日之内。

六、结语

一本著名外语教研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系列教材”,读者范围如此广泛,竟然错误百出,漏译、误译、常识错误、校对错误不断出现,造成的不良影响可想而知。

细思起来,教材质量低下无非编者责任感不强,没有拿出学者应有的严谨治学态度。编者作为教材的主要撰写者和统稿人,自然应该对文稿仔细审核,特别是专业知识部分,如遇无太大把握之处,更应该认真核查,多查资料,才能尽量減少错误。而编者不但在专业知识部分出现不少误译,在语义理解,译文逻辑顺序等翻译基本技能方面也出现了不应该出现的低级错误,这就难用专业知识不足来解释了。只能理解为编者业务繁忙,同时有科研及教材编写任务需要完成,百忙之中为了交差而疲于应付,追求效率而忽视质量,最终产出如此教材。经查,该教材编者还于2011年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商务英语翻译》(英译汉)的教材,且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被各大高校广泛使用,而这一教材同样因存在大量翻译失范之处而被学者提出批评。

总而言之,教材非一般出版物,承载着很多社会责任与教育期望,切忌急功近利,否则就可能影响数以万计的学习者( 庄智象, 2008: 16) 。本文仅针对该教材的编写错误进行点评,希望引起外语教学研究同仁对商务英语教材建设的重视。若措辞及观点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李明.商务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

[2]傅泳.进出口贸易结算[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3]王晓农.论商务英语翻译教材的适用性[J].文教资料,2005(29).

[4]李明.商务英语翻译[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庄智象.外语教材编写出版的探讨与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6]梁雪松.《商务英语翻译》的失范与误译[J].上海翻译,2013(4).

猜你喜欢
误译教材建设
史铁生小说日译本中的误译分析
浅谈《酒国》俄译本中的几个翻译问题
探析长沙岳麓山韩语公示语误译现象
日语连体修饰语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