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强
摘 要: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新时代对大学生提出的新要求。然而,当前高校在生态文明教育方面还存在对生态文明教育不够重视,大学生生态道德素养较低,生态文明实践教学内容欠缺,校园文化助推生态文明教育力度不够等问题。要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就要丰富生态文明理论教育教学和实践教育教学,加强新媒体技术的运用,科学合理设计生态文明教育评估指标体系。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9)05-0081-02
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将大學生这个青年中的先进群体培养成具有较高生态素养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神圣使命,新时代对大学生提出的新要求。将生态文明教育科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强化大学生生态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态思维,培养健康的行为习惯,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解决的时代课题。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视角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在于大学生道德素养的全面提升,培养有道德的大学生是高校的神圣使命。生态道德是一切生态思想和行为的价值基础,时代是出题人,我们是答题者,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要求,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拓展到生态领域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开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野。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发展一路高歌,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使人们在获得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受到了生态失衡、环境破坏的威胁。要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保持平衡,就必须将生态道德融入经济发展。显然,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已成为高校培养具有生态道德素养大学生的迫切要求。
(二)充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当前,我国正在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对其加强民主政治教育,增强其民主政治意识尤为重要。赫伯特·马尔库赛认为,借助生态教育有助普通民众实现社会参与,进而实现更广泛的民主。可见,生态教育提倡的民主、自由、包容的民主思想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目标高度契合。高校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能够帮助其摆脱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人的物化,走出拜金主义的泥潭,回归人之作为人的本体性。可见,高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不但可以进一步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而且对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意义深刻。
(三)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
生态文明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目标高度契合。良好的自然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健康永续发展的关键。生态文明是簇新的文明形态,与工业文明相比具有无比的优越性,生态文明强调对生命权和发展权的尊重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平等权利是一致的,生态文明强调保护环境,给人民以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公平正义也是一致的。可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二、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重视不足
近年来生态文明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首先表现在课程设置不合理,生态文明教育资料单薄,仅仅穿插在个别章节,篇幅短小。其次,教育脱离实际,没有充分研究大学生思想特征,致使大学生对抽象的生态教育理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厌烦,生态文明教育成效不显著。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的科学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没有建立起来,生态文明教育依旧体系零乱、内容缺乏。高校专业课设置繁多,并且就业压力的现实使大学生忙于考取各种专业技能证书,不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心上,这些因素都限制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发展。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较低
具有良好生态文明素养的大学生应该了解自然生物知识、环境法律知识,具有较强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较高的生态伦理素养。当前大学生对环境基础知识掌握得很不理想,大多限于中学阶段学习的生物知识。从知识储备上来看,大学生生态法治常识比较缺乏,生态法治观念也未牢固树立,,尽管这与我国环境立法节奏有关,但也反映出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发展一定的滞后性。消费观、人地观是对大学生生态伦理素养的考察的重要方面,如今大部分大学生都能够正确对待人地关系,尊重自然界的内在价值。但是在消费观方面却存在明显的过度消费特点,反映出如今的大学生在生活消费中的虚荣心和攀比心。
(三)生态文明实践教学内容欠缺
实践教学在高校教育中日趋受到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也不例外。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少以生态文明教育为中心内容的实践教学,有的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甚至没有参加过一次与生态文明相关的实践活动,只有与资源环境相关学科专业的实习课程中包含着生态实践教学内容。完善生态文明实践教学内容,在理论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以提高大学生们的生态素养显得颇为迫切。由此可知,补充完善并合理规划大学生生态文明实践教学内容对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弥补这个欠缺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协调配合。
(四)校园文化助推生态文明教育力度不够
高校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对培养高素质人才至关重要。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宣传渲染力度较弱,内容不够系统全面,深度不足。生态文明教育的需要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推动力,依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助理生态文明教育,是提升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水平的有效路径。不论是从宣传的力度、形式和内容的丰富程度来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涉及生态文明教育的很少,校园生态文化氛围普遍缺乏。从高校制度文化建设来看,其未与生态文明理论有效融合也是生态文明教育体系至今没有完整建立的重要因素。高校的各级别规章制度很少覆盖生态层面,对生态教育的要求少之又少。
三、加强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路径
(一)丰富生态文明理论教育教学
用科学的理论丰富人的思想并指引实践,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理念[1]。理论教育是进行任何教育的首要形式,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在课堂上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讲授和对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解读,指引大学生渐渐树立具有新时代特征的生态价值观,逐步养成绿色生态的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在我国的提出时间并不长,生态文明教育要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普及,还离不开理论灌输。但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的是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教育,单纯的理论灌输已不能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同步。大学生正处于希冀实现自我、放飞梦想的年龄段,他们最乐于接受的开放、包容的学习讨论氛围。因此,生态文明教育要在保证理论灌注教育效果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的研习议论,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丰富生态文明实践教育教学
生态文明实践教育可以有效弥补生态文明理论教育存在的不足。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方式固然还是理论知识传授,但生态道德水平的提高和生态行为能力的提升才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根本使命。加强生态文明志愿服务教育是丰富生态文明实践教育教学最主要的方式,可以从服务精神、活动技能、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三方面开展,给予大学生将生态道德意识转化为生态行动的机会。同时还要加强大学生户外考察教育,让大学生深入到大自然中去,这是环境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特有的天然优势[2]。组织大学生进行野外研究教育,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具有明显差异,生态文明教育也就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对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认识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基础。组织大学生进行区域工业调研,对高校所在地重要工业企业进行参观,有条件的话可以对企业员工和周边居民进行访谈,分析企业生产和污染情况,培养环境责任感,成为环境監督者。将户外教育纳入大学生综合成绩评估体系对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
(三)加强新媒体技术的运用
近年来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和快速普及,深入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在教育活动中加强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对教育客体产生极强的感染力。新媒体技术已成为生态文明教育中的重要手段,目前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并没有得到广泛深入的应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大部分停留在传统的文字和图片宣传。生态文明教育更注重体验教育,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可以借助新媒体将受污染的自然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环境状态真实呈现,对于提高大学生生态意识大有裨益。同时还要扩大新媒体平台覆盖范围,通过充分覆盖受大学生欢迎的QQ、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以文章、视频、热点讨论等多样化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提升生态文明教育实效。
(四)科学合理设计生态文明教育评估指标体系
生态文明教育评估指标体系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和生态文明教育目标为依据的指标体系,它是构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生态文明教育评估不仅是查验生态文明教育成效的首要客观根据,又是对生态文明教育过程监督的参照指标,缺少评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很难掌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就无法有针对性地对下一步教育提供有效的指导。这就要求必须科学合理设计生态文明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具体包括目标、内容和手段。科学的评价可以有效检测出现在进行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否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的认知条件,是否与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相契合,为更进一步提升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陈万柏,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22.
[2]陈自龙.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路径探讨[J].教育探索,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