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辉
摘要:“双一流”高校名单确定后,地方高校面临着教师人才流失的威胁。如何确保地方高校教师人才不流失,激励地方高校教师是地方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当前地方高校教师激励存在盲目照搬国外体制机制、忽视软环境建设、重数量轻质量等问题,未来激励需要科学决策,需要教授治校,需要以质量为先的激励机制等。
关键词:地方高校;教师;激励;双一流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9)05-0070-02
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双一流”学校和学科正式落定。为了加强“双一流”建设,一些“双一流”高校开始了抢人大战,落选“双一流”的地方高校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1]。如何激励教师,确保现有的教师不流失,具有现实紧迫性。从教师激励角度看,当前阶段地方高校在教师激励方面既存在着“赢者通吃”现象,又存在着“大锅饭”的弊端。外加“末位淘汰制”、“首位晋升制”等市场竞争机制的实施,让地方高校教师感受到无形的压力。这些现象的存在,无法有效发挥激励作用,促进教师提高工作产出,也无法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如何激励地方高校教师,对于没有入选“双一流”地方高校学科发展、学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地方高校教师激励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盲目引进国外体制机制,未考虑实际情况
作为高校教师激励的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以“管理者”姿态来制定相关政策,无法真实了解教师真实需求,导致制定的激励政策成效不大,甚至发挥“反作用”。例如有的高校引入美国高校的常任轨(Tenure-Track)的做法,但没有取得相应的成效,反而导致了人才的流失。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高校没有充分理解常任轨制度,没有考虑中国实际、以人为本。美国高校的常任轨制度,一般给予新引进的教师6年左右的时间,每年只需完成非常少的课时,而对教师在论文发表方面提出较高要求[2]。这种制度,是确保教师心无旁骛地专心科研。国内一些高校对常任轨制度的教师,提出较高的论文要求外,还给新引进教师规定了较多的课时工作量、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各种学术竞赛评委工作等。这些事务严重挤占了教师时间,导致常任轨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国内高校没有考虑这些实际情况,最终导致国内高校有的常任轨制度失效。
(二)过于注重物质激励,忽视软环境建设
物质激励的前提是把高校教师认定为“经济人”,这一做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无论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还是明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均指出了激励员工不仅仅依靠经济手段。众多中西部高校提供几百万的安家费引进高层次人才,为何很少有高层次人才愿意去中西部高校?这表明经济因素并不是人才流动的首要因素。实际上,中西部高校存在着办学理论因循守旧、行政权力强势,导致人才“孔雀东南飞”。人才是侯鸟,它除了基本的食粮外,更重视学术环境,越是高级的人才,对学术环境要求也就越高[3]。国外学者利用流动到澳大利亚三所高校的学者数据发现,人才流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学术工作的吸引导致,学术环境是留住人才的重要筹码[4]。
(三)量化式管理重数量轻质量
本世纪初,地方高校实施了绩效工资改革后,开始采用量化式管理手段对教师进行评价与激励。这种按课时、发表论文篇数的做法,在10年前可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当时国内高校学术水平较低,鼓励老师多发表论文,有助于提高学校、国家的学术水平和排名。在2015年,中国的SCI期刊论文已经排名世界第二,但引用率仍然不高。如果还是以数量作为教师发表论文的考核方式,无疑促使教师不停发表低影响力的SCI文章,这有两方面作用:一是占用、甚至浪费大量资源。二是产生劣币驱除良币效应。量化式的教师考核机制,促使一些教师热衷于发表低级别的SCI期刊,恶化了学校的学术环境,而那些科研水平高的教师感觉到不公平,进而推动科研水平高的教师另谋高就,寻找学术环境好的“双一流”高校任职。
二、对地方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未来思考
(一)高校职能部门科学决策,增强服务意识
高校职能部门需要创新观念,改变之前向上报告-批准的决策模式。在决策过程中,需要考虑实际情况,不能拿来主义,否则就会决策失败。职能部门作出决策时,需要考虑受影响的利益相关者的反应,需要充分的调研和征询意见。例如高校信息管理部门要上线新的教学系统,首先要向教师、学生征询意见。而非简单的向上写申请报告,然后游说上级部门批准。增强服务意识,首先要提高职能部门相关人员的思想认识。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了解管理学知识。其次要把服务意识落实到行动上,不能空谈,并把服务意识贯穿到日常工作中去。只有这样,教师工作环境才能得到改善,这也是一种激励[5]。
(二)实现教授治校,提升软环境
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在硬件环境较差的情况下,学生培养质量较高。联大学生中,杨振宁、李政道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学生中当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高达80余人。取得这样的成绩,重要原因是西南联大的软环境较好,实现了教授治校。2016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提出了教授治校的高校发展的方向。为此,地方高校完全可以根据国家大政方针,提升学校软环境。前清华校长梅贻琦曾讲道,“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如果地方高校能够实现教授治校,方能通过教授治校改善软环境,进入一流学科、一流高校领域,成为真正的无冕之王。
(三)强调质量优先的管理目标
当前高校粗放式发展模式亟须调整,改变以论文数量论成败,以课时数量论薪酬的激励体系,实现质量优先的发展新思路。传统数量型业绩评价体系,根据教师论文数量,来给教师薪酬的做法,会造成激励扭曲,导致教师拼命发SCI论文,即使这些论文没有任何影響力。我国早在2015年已经成为SCI期刊论文第二大国,但引用率远远落后于英国、日本等,这就是以数量论成败的结果。强调质量优先,不看教师科研论文的数量,而是看质量,能够改变这种SCI期刊论文泛滥的局面,切实提高中国大学的科研水平。当前,“双一流”高校已经开始转向,鼓励教师发表高水平的论文。对于地方高校而言,要积极紧跟未来趋势,不以SCI论成败,鼓励教师做出高水平的科研。
(四)减轻首位晋升制的名额限制
以前地方高校由于没有高级职称评定权,导致在职称晋升上存在名额限制。一些优秀的青年教师可能会通过跳槽到“双一流”高校解决职称问题,这造成了地方高校人才流失。在之前,由于职称名额限制,存在着非常显著的首位晋升制[6],仅少数的教师能够通过职称晋升。教育部等五部委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将高校职称评审权力下放至高校,地方高校能够自主决定职称评审结果。各个地方高校要完善制度,一方面能够让优秀的人才不受职称名额限制脱颖而出,另一方面也能够甄别出伪人才,这需要地方高校设计出符合客观情况的职称评审制度,以减少首位晋升式的职称名额限制对优秀教师的负面影响。
(五)加大同行评议,减少行政评价
激励问题的重要前置条件就是业绩评价科学。现阶段地方高校对教师的业绩评价,是一种职能部门主导型的业绩评价。这种职能部门主导性的业绩评价体制,简单易行,但其缺点十分明显:外行指导内行。尽管职能部门在进行业绩评价时,会聘请、考虑专家的建议,但专家的建议只是职能部门的一个参考。为此,在对教师进行业绩评价时,应该采用同行评议方式,而不是职能部门通过行政手段进行评价。同行评议方式,由同一行业的教师对被评价对象进行业绩评价,这种评价是最科学合理的。地方高校要简政放权,将一些不擅长的管理职能交给教师,实现科学的教师业绩评价。科学的业绩评价是实现有效激励的前提,这是当前地方高校需要加强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陈彬,王之康,赵鹏飞,等.建设“双一流”,人才何处留[N].中国科学报,2017-03-07.
[2]商磊,王金涛. 美国高校教师激励制度给我们提供怎样的借鉴与反思?——基于中美两国比较的视野[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3]戴联荣.大学生态的评价理念[J].高等教育研究,2005,(6).
[4]Potts, Anthony. Patterns and Persistence in Academic Migration:40 Years of Australian Academic Migration[J].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2014,(11).
[5]李宝斌,许晓东.基于需求因子分析的高校教师激励措施探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3).
[6]劉宇文,夏婧.关注需要的多样性:高校教师激励的基点[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