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丽娟
【摘 要】现在有一种教育叫做赏识教育,所谓赏识教育就是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需要对学生的责备减少,更多的是激励学生学习。传统的教育中渗透着死板的气氛,在一个小小的阁楼中充斥着老先生或者教师的谩骂声,时不时还有小板子打到学生身上的声音,听着就十分可怜和心疼,教育从此就是强迫的。如果要将以前的教育改革,最根治的方式就是从学生的小学时段进行改变,将以前的批评教育改到现在的赏识教育。赏识教育现在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让教育从此充满着快乐,快乐的成长就此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关键词】赏识教育;三年级语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043-01
引言
赏识教育的原则就是要让学生感觉到快乐,但并不是一两句敷衍式的夸奖,更多是让学生从各方面就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一种肯定和赞赏。基础学习的语文过程中需要一步步的赏识学生,让学生一步步从心中觉得语文是一个有兴趣和乐趣的学科,不然语文就会轻易成为比较枯燥的一门学科。本文就是通过对三年级的语文教学进行赏识教育,感受一下赏识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力,探讨具体如何在正常的教学中加入赏识教育理念。
一、更多让学生回答问题,多倾听学生心中的想法
语文课堂中总是会被分为几大类学生,有的学生属于积极发言表达自己想法的一类,还有的学生是想要发言,可能是自己的性格属于比较沉闷一类,就会将自己的想法藏起来,还有一类就是睡觉。但是课堂就是让学生能够自己表达自己的想法。首先要让那些想要表达自己想法的学生站起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经常邀请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尽管学生会拒绝,但是学生还是选择站起来,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一种想法,只要学生站起来一次发表自己的意见,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等。从此课堂上就会出现一些踊跃的学生,语文课就会变成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课堂。并且每个学生的想法都是不同的,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中的《燕子》一文时,不是所有人都见过燕子,但是每个人对燕子的形容都不一样,在学习这篇课文前,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想法,在一定程度还能提高学生表达能力。赏识教育就是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多方面的倾听学生的想法,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学生的童真,不要总是被别人心目中的“燕子”影响。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是对自己知识的一种增长,赏识教育就会造就很多有想法的学生,从此学习就不会变得十分枯燥[1]。
二、教师主动请教,成为学习上的良师益友
在日常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成为学生学习中的良师益友。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也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和教师可以互相请教,比如在做一个课外阅读的时候,教师可能站在自己成人的角度上进行理解,学生可能还不能理解教师的想法,就会提出疑问。也许学生的想法在其他角度上其实是对的,这时候就是一种互相学习的过程。教师有的时候需要放弃自己的独断力行,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这样学生会喜欢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教师,就不会让语文课堂成为一片死寂。从此课堂就不会成为教师的战场,天平的一端就会从教师的一边变得逐渐平衡或者向学生一边偏向。教師赏识学生的想法,学生愿意向教师发达自己的想法,这是一个比较良性的循环,是一种良性的学习。让学生喜欢上学习的同时还能快乐的学习,创新的美妙之处就完美的体现出来,让学生和教师成为真正的良师益友[2]。
三、赏识教育就是教师和学生相互学习的一种方式
赏识教育的精髓就是教师和学生相互学习的过程,学生认同教师,教师赏识学生的想法。比如,在朗读课文这方面就可以看出来教师可能就是读的比较专业,学生的第一感觉就是觉得教师十分厉害,可以将情绪表达出来,同时学生还是比较好奇,也想要表达自己的情绪。学生将这种情绪表达出来就会和教师表达的不一样,用自己稚嫩的嗓音表达学生理解的情绪,在学生表达完后教师应该真心的给予肯定和建议。学生就会感受到教室的赏识和接受建议,在以后的日子学生还会在教师面前表达出自己所理解的感情,这就是赏识教育的美妙之处,教育就是一个相互的过程,是一个良性和正能量的过程。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赏识教育就是从心底让学生和教师产生互相信任,彼此都会从心底相互学习,就好像两个世界不断学习的过程,一个成人的世界和一个童心的世界彼此都会从各自的世界里学到不一样的知识和情感。赏识的轻重也是有区别的,如果鼓励过多就会变成一种溺爱,让学生过于自大,互相学习的过程就会逐渐消失。如果鼓励过少就会是一种批评,效果可以参考以前的传统教育模式,效果非常显著。所以,赏识教育的赏识程度还是需要注意,注意什么时候该轻该重,一个新理念的发出就会有挑战,相信赏识理念会在教师的实践中得到好的结果,让语文不再成为一门难教的学科,也让学习变得更加快乐。
参考文献
[1]王娇娇.赏识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7(9):55-57.
[2]张月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策略[J].吉林教育, 2017(27):7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