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红
【摘 要】
素质教育的本质和创新精神在我国目前处在相对比较权威的地位。从素质教育的各个方面可以看出,老师可以根据素质教育为题材,打造出一个全新的围绕素质教育为中心的课堂模式。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又能提高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质量。本文就围绕素质教育为题材的课堂作为探究目标进行研究。
【关键词】
素質教育 课堂运用 基本要素
上世纪中后期以来,教育界刮起了一股素质教育热流,可以说素质教育在教育问题上是不分任何时期、年代问题的,它也是一直最具有争议的话题。目前老师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让学生为社会建造社会和谐主义社会打好良好基础。为了能够让素质教育在当今时代生存下去就要对应时代的主流变换风格,能够多元化地应用在各种课堂生活中,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推动教育前进。
一、特征
素质教育运用在整个课堂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做到合理的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融入到课堂实践当中去,再加上老师自身的教学经验,相信能够更好地达到素质教育的指定目标,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问题,也能保证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解决一些稍有难度的问题。加入素质教育的课堂也能更好地体现出教学目标,也比较能构成一个相对有作用的课堂教学模式。因为素质教育定位和导向以及课堂实践活动中存在的种种各种教学模式的相互制约下,能够使整个模式看起来相对稳定,且又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只有两者相互配合才能发挥出各自最大的作用。
二、基本要素
(一)理论
1.在教学目标上,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学生的思想品德,尽可能地让学生对情感、个性发展统一。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在针对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提高和发展。
2.在教学上老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不能做区别对待,要做到对每个学生都要一视同仁。老师有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把课堂设立在户外,让学生根据环境自由的想象和发挥自己的才能。户外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教学的最大限度,提高教学质量。
3.教学内容要能让学生感受到全方面的教育,得到升华突出教学内容的价值。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也要进行加强,可以在生活中选取有价值的资料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感觉到生活和教育是一体的,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再去寻找解题方法。
4.教学对象要面向全体学生,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都要了如指掌,这样才能针对每个学生的不足进行个别辅导,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提高成绩。对学生不要有过于的倚重,容易产生个别学习较差学生的不满心理影响学习。
5.教学方法要和素质教育进行融合,遇到合适的课题可以适当地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在交流中得到知识,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学习乐趣又能保证质量。
(二)目标
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包括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习内容根据课程的变化而变化。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根据年级的增高而学习的内容也逐渐加大难度,个人素质也在不断提高。
三、素质教育和课堂教育
(一)运用问题情境
在课堂中运用合理的情境问题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引用一些有趣的故事来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再通过设计一些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经常处在一个情绪激烈的状态中,经常给学生提供学习目标和思考,可以让学生的想象力提高,老师可以在学生那里得到反馈及时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学生自主学习才是提高成绩最好的办法。
(二)问题的技巧性
问题情境设立的要有技巧不要太有难度,设立问题时,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经验来进行选取题材。在课堂上适当地提出问题,可以引发学生在学习上求知欲望,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在思考老师的问题时,教师可以给他们一个正确的思路。学生热烈讨论后老师可以将他们的想法进行整合,然后通过实践的方法来检验理论。例如,在学习《梅花魂》的时候,老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读课文并讲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然后再让学生们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通读课文后,学生肯定会有一些问题,比如“魂魄”是什么、“梅花魂”指的是什么、“魂”是什么,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容易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实许多内容的讲解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文章中寻找答案,之后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总结。例如,在学习《梅花魂》的时候,老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有错误的再进行指导,让学生自己总结出问题的解决方法。这问题的提出是在学生已有的认识范围之内再加深难度所以很容易就被解决。老师在建立问题情境时要把握好文章的重难点,使问题画龙点睛,让教学过程事半功倍。对课文中的重难点进行问题情境设计,老师可以充分运用这种教学方式来层层叠加,让知识点环环相扣。
(三)设立问题科学适当
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是否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有一定的了解时,问题简单一些时,只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作用,让学生快速的进入到探索的状态。比如在学习课文《窃读记》时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作者在什么地方读书,在那儿读书有什么不便之处?问题的提出可以让学生产生急于探究的心理,感受到作者的心情,提高他们的想象力,还可以向他们提问你们喜欢在哪儿读书。这样学生不仅把生活知识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还能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结 语】
老师传授知识和学生自主学习是相互影响的存在,所以老师在教的时候要考虑到每个学生,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注意学生的整体素质。努力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其他能力也能得到训练。学会自我思考,有自己的主观意识,在课堂之余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同学们的大脑。
【参考文献】
居山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中的渗透研究【J】.现代教学,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