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海 薛凌 张莉 岳欣 高书杰 崔均 范仲凯
人才培养指针对某专业人才提供教育与培训的过程,通过高等教育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对选拔出来的人才提供系统培养训练,不断丰富培训对象的人文、科学素质,从而胜任职业岗位要求[1-2]。研究对象为医疗保险专业学生,我国医疗保险专业最早由江苏大学19世纪90年代首次开设,随着现代城市化建设不断发展,全国各地各大高等院校也相继增设医疗保险专业。随着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普及、国家医疗改革制度的不断推进,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不断完善,逐渐走向深入发展阶段,但在发展期间亦出现相应问题,为更好的促进医疗保险制度发展,高等院校对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向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转变[3]。研究中随机抽选我校2015级医疗保险专业本科生40名学生,针对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研究做出报道如下: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锦州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2015级医疗保险专业本科生两班中(1班、2班)随机抽取1个班共40名学生,按照学号奇偶数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名学生;实验组包括男性12名、女性8名,年龄在20~22岁,平均为(21.1±0.3)岁。对照组:男性13名、女性7名,年龄在19~22岁,平均为(20.5±0.2)岁。
实验组学生进入医院临床按照胜任力模型进行培养,先后到本院医保中心、临床及相关科室、市医管局科室进行轮转学习,对照组学生进入保险公司按照常规实践教学,两组学生均实习12个月,实习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评价两组学生胜任力。
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胜任力考核,考核包括2部分:(1)理论考试,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及论述题;(2)实践技能考核,主要以案例分析为主,了解同学们的掌握情况;评分标准:理论考核与实践技能考核满分均为100分,90~100分表示完全掌握、80~89分表示掌握度高、70~79分表示部分掌握;≦69分表示掌握度一般。
本研究中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所有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表示方法为(均数±标准差),实验结果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学生实习结束后理论考核、实践技能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学生胜任力考核评分(n=20,分,±s)
表1 比较两组学生胜任力考核评分(n=20,分,±s)
实验组 91.45±1.01 93.25±1.08对照组 82.30±1.40 84.18±1.14 t值 23.704 25.830 P值 0.000 0.000
目前我国各地高等院校医疗保险专业均初步建设起独立的实训平台,其中包括厦门大学、江苏大学等,因此我校也应加强实训平台建设、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构建多元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单一理论教学模式,增加课外实践教学方法。
胜任力指工作绩效、其它重要成果等可直接反映出个体知识水平、技能、特质与动机,是机体潜在特质,与工作绩效具有因果关系,目前各学者对胜任力理解不尽相同,但达成如下共识:均以工作绩效作为直接导向;胜任力具有个性化、动态性、综合性、情境性、潜在性特点;必须匹配岗位需求;可通过具体行为反映出[4]。总之胜任力是解决问题的必须特质与因素;即某一工作岗位上绩效最高的员工必须具备的内在特点,岗位胜任力是指在任何工作岗位中取得优异成绩者具备的不同于他人的个人特质,可直观与其它表现一般的员工区分开,包括5个层面,即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其它包含该岗位对应专业领域的知识、认知与行为、技能,是个人成功完成某些任务的要素总和[5]。
方案制定依据与原则:首先高等院校需转变整体教育理念,在坚持学校自身发展的办学理念基础上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所有任职教师均需明确应用型本科教育与低层次的高等教育之间的区别;需明确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心思想即为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是本科教育的一种[6]。不同于其它传统学术型大学,医疗保险职能内涵更加重视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现实价值,该专业人才步入工作岗位后均需将所学的专业知识直接用于社会实践领域;既要求学生掌握医疗保险专业知识、理论、相关技能;同时需具备非技术知识,如思维能力等;技能可帮助解决岗位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维持正常工作[7]。
基本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主,相较于其它理论型、研究型专业而言,医疗保险专业具有明显的应用型特点,人才培养过程中需着重突出人才的“实用性”,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主要向社会生活第一线工作、社会生产等领域输入,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是服务社会;基本目标是在高校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实力[8]。以医疗保险专业为例,学生的应用型能力多可从3个方面反映,包括:第一点是学生对医疗保险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即理论基础,是完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9]。第二点是指专业技能,医疗保险专业主要体现在业务操作、WPS等基础办公软件使用、管理能力等方面。第三点指人际交往能力,因医疗保险专业服务对象为社会大众,因此该岗位工作人员需直接面对社会不同阶层的人民群众,而良好的沟通技巧与人际交往能力是保障顺利工作的重要前提,医疗保险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需不断拓展学生人际沟通能力,作为选修科目,学生在学校活动期间需积极参与多种社会实践活动[10]。
医疗保险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是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高等院校需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最终目的,站在市场需求角度出发,近年来我国新医改进度不断深入,社会对医疗保险专业人才需求量不断提高,直接对高等院校医疗保险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过程起到推动作用[11]。从学生就业形势出发,医疗保险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方向主要包括社会保险机构、医疗机构、商业保险公司等,其中以社会保险机构所占比例相对较高,但随着新医改制度不断改革,社会医疗保险市场逐渐处于饱和状态,商业医疗保险市场对人才需求量不断提高,在该形式下高等院校应适当提高商业保险课程比重,以保证课程体系可及时满足市场需求。
(1)首先高校应改革医疗保险专业课程体系,着重提高专业特色课程比重,提高课程整合力度,学校在安排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需根据专业特色进行主线专业课程安排,去粗取精,减少重复课程;此外增设专业特色课程,如保险营销、医院管理学、商业保险理赔、承保等课程。设置多门辅修课程,重视为学生创造多学科、多专业的课外拓展内容。(2)对医疗课程与保险课程比重合理规划,根据学生未来就业大方向安排课程,处理好医疗保险与商业保险课程占比,因商业保险理论为社会保险理论学习创造基础,因此需适当增加商业保险课时,合理分布医学课程与保险学课程的占比[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