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 波(博士),张明薇,干胜道(博士生导师)
随着经济事项复杂性的日趋增强,会计与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的本质决定了会计是一门动态的综合性学科,导致市场对会计人员灵活性、创新性处理业务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会计本科教育推行以学科供给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忽视了对利益相关者价值诉求的响应,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定义方面缺乏与产业界和会计职业界的沟通与交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未重视人才市场对会计毕业生的能力需求,向学生传授的大多是脱离商业实践的、情境化的会计规则[1]。在这样的情形下,会计人员的供给侧与市场的需求侧不够匹配,导致会计本科毕业生在职业发展中遇到重重阻碍,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式则是在准确定位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会计人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些学者针对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进行了研究。孟焰等[2]依据ACCA关于会计从业人员知识技能的要求和对业内人士的走访,认为会计人员既应具备经济基础知识、会计知识和企业管理知识,也应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领导能力、职业道德、沟通能力、职业判断能力、自学进取能力以及在不熟悉的环境下解决各种异常问题的能力。李珩[3]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研究,发现企业最重视会计人员的财务核算能力、职业道德、创新能力、操作计算机和财务软件的能力以及沟通表达能力。熊焰韧等[4]通过向江苏省的大中型企业发放问卷,发现企业负责人认为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市场意识与观念、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最重要的五大能力。然而,目前为止的文献主要采取局部地区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取的样本量较小,可能存在代表性不足的问题。
鉴于此,本文基于大数据思维,运用爬虫技术获取大样本,有效避免问卷调查的主观性,准确定位人才市场的需求特征,提炼新时代高校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体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
市场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决定性因素,能否培养出市场所需要的会计人才则是检验会计教育质量的根本依据。然而,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企事业单位的转型,加之高校会计教育与会计实务界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导致高校培养的会计人员数量越来越多,而社会真正需要的会计人才却很紧缺,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因此,要培养出被市场重用的会计人才,就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准确定位市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需求。
随着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日渐成熟,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也变得更加准确快捷,大数据思维应运而生。因此,基于会计人才需求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运用爬虫技术,首先根据用人单位在“前程无忧”网站上发布的招聘信息,随机提取了2018年发布的10000条会计招聘数据,最终得到9848条有效数据。然后,对所得数据进行分词和词频统计,寻找会计任职要求中的关键词及其频率。最后,对数据进行整理归类,深入分析市场对会计本科毕业生的任职要求,发现其主要表现在综合能力、职业素质两个方面。
由于会计学是一门综合应用类学科,用人单位在任职要求中尤其强调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本文统计分析了全国范围内招聘单位对会计本科毕业生各项能力的要求及其所占比重,最终确定了占比最大的十大能力,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占比最大的十大能力
由图1可知,50%以上的用人单位要求会计本科毕业生具备信息技术能力、政策法规熟悉度、分析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核算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此外,30%~50%的用人单位看重会计人员的组织协调能力、预测能力、控制能力和管理能力。
1.信息技术能力。信息技术能力主要是指对财务软件、办公软件、ERP管理软件的熟练应用程度,占比达67%,是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能力。进一步统计三种软件的具体需求比重,如图2所示。
图2 各软件的需求比重
统计结果显示,财务软件占比为54%,办公软件占比为46%,而ERP管理软件仅占13%。会计电算化技术的广泛使用颠覆了企业的运作模式,会计工作由手工方式演变为会计电算化模式,传统的信息记录工作已经完全可以由计算机来实施,财务软件与办公软件成为会计人员必备的办公工具。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会计电算化模式将逐渐演变为信息化模式。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信息技术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即其不仅要精通处理财务信息的能力,还要具备处理业务信息的能力,熟练使用ERP管理软件。
2.政策法规熟悉度。政策法规熟悉度是指会计人员对财税政策、法律法规的熟悉程度,65%的用人单位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这项能力。20世纪80年代爆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是因为采用历史成本法,忽视了市场风险,从而掩盖了贷款危机,“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提出可以避免市场秩序的混乱。进入21世纪之后,由于在经济发展周期中存在着顺周期效应,公允价值在市场大跌的环境下引发了金融机构过度计提资产减值的现象,推动会计准则制订机构修订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由此可见,新兴技术的变革对会计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促使相关财税法规不断更新,极大地影响了企业内部的会计实务、纳税筹划与申报以及经营管理工作。因此,用人单位强调会计人员要熟悉最新的政策法规知识,并不断与时俱进。
3.核算能力与管理能力。传统的会计职能主要是核算和监督,烦琐的财务工作只能由专职人员完成。互联网平台的大力推广使会计人员从日常核算工作中解脱出来,参与到企业的预测和决策工作中,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具备更高的管理能力[5]。如图1所示,53%的用人单位要求会计人员具备核算能力,而管理能力则占33%。目前市场对会计人员的需求仍以核算为主、管理为辅,会计行业也仍处于从传统会计向现代会计转型的阶段。但值得关注的是,管理能力已成为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十大能力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广运用,会计的管理职能需求会不断扩大,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层次也会不断提升。
4.业财融合能力。业财融合是指企业业务与财务的融合,为此需要统筹企业业务的发展和财务的安排。财务人员要站在业务的角度看财务,制定企业层面的财务政策。由图1可以看出,用人单位要求会计人员具备事后分析能力、事前预测能力以及事中控制能力。其中:分析能力主要包括财务分析能力与逻辑分析能力,占比为56%;预测能力占比为37%;控制能力主要包括成本控制和风险控制能力,占比为35%。这说明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日益复杂以及商业模式的不断更新,财务管理活动逐渐从静态的事后分析拓展到动态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
5.个人软实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个人软实力是会计人员能力高低的评判标准,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软实力提出了要求。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软实力包括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别占54%、53%、47%。以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为例,其HR(人力资源)在评估应聘者能力时,都有一项“兴趣、沟通和团队合作”的考核,甚至认为沟通表达与团队合作能力比专业知识更重要。在企业内部,财会部门是一个团队,会计工作具有完整的工作流程,需要上下配合、协调开展。而在企业外部,会计人员则需要与审计、税务、银行、工商等部门保持广泛的联系,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提供良好的外部保障。
由于会计行业的特殊性,财务背后是人的利益关系,会计人员容易因个人私欲而损害企业利益。加之出于保守企业商业秘密的目的,为了避免财务信息泄露,用人单位尤为看重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职业素质的要求及其比重如图3所示。
图3 职业素质所占比重
由图3可知,用人单位最为看重会计人员是否具有责任心以及其认真细致程度,分别占37%、22%。财务部门是公司运行的枢纽,财务人员是以数据作为工作基础的,而财务数据的错误会误导业务活动的开展,最终导致企业管理的混乱。因此,会计工作的严谨性以及职责的重大性,决定了认真细致和责任心是用人单位要求会计人员首先要具备的基本素质。
13%的用人单位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导会计人员的行为准绳,也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保障。由于财务部门能接触到公司的核心数据,掌握着公司的真实运行情况以及未来发展状况,许多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提出了诚信、保密的要求,良好的职业操守是其必备的素质之一。
此外,用人单位还看重会计人员是否具有爱岗敬业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分别占13%、12%。爱岗敬业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民族精神,是社会繁荣、民族昌盛的重要保障。会计的工作内容大多数具有程序化的流程,由原始凭证作为起点,到记账凭证、账簿登记、财产清查、成本计算、会计报表编制等,工作内容繁杂且重复,因此要求会计毕业生具备爱岗敬业与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坚定的人生信念指导自身的职业行为。
目标是行为的导向,会计人员的职业目标是实现组织价值最大化,而高校的教育目标则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出“T”字型人才,并帮助其实现职业目标。“T”字型人才指的是会计专业学生不仅要成为会计领域里不可替代的专业人才,而且要成为拥有横向整合能力、对环境适应性极强的复合型人才。商业环境不是固定的,职业能力需求也不是固定的,会计教育目标的完善不仅要着眼当下,还要放眼未来。
精通专业知识是会计人员进入市场的基础,专业知识的学习包含两重境界:一是指学习政策法规后掌握正确的核算方法。例如,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要根据最新财税法规来进行合理判断,从而明确其与漏税、偷税、骗税等违规违法行为的界限。二是指进一步学习核算原理,形成自身的职业判断能力。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会计不确定事项逐渐增多,会计政策法规不可能囊括实务工作中的所有事项,需要会计人员在掌握核算方法的基础上明确核算原理,形成灵活处理会计实务的思维模式。
目前我国市场需求虽然以核算型人才为主、管理型人才为辅,但管理能力已成为用人单位最为看重的十大能力之一。培养管理型会计人才既是前瞻性目标,也是打造个人竞争优势的关键。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成熟,会计的主要职能将从核算与监督进一步转变为分析与管理,财务工作逐渐向业务工作延伸,业财融合势不可挡。现代化的业财融合需要以扎实的信息处理技术作为后盾,会计人员面对种类多、数量大的财务业务数据,既要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庞大的数据,又要能通过数据进行进一步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与事后分析。在信息技术与业财融合能力之间,可将ERP管理软件作为交叉点。ERP管理软件是集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管理平台,通过对业财数据的分析来获取数据之间的关联价值,从而真正发挥会计人员的管理职能。
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明确会计教育目标为:“学校会计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成为一名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具备成为一名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会计行业的服务范围不断扩大,会计人员的职能也逐渐向综合化方向转变。会计教育重在培养会计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质,旨在“立做人之德,明做事之理”。会计教育是会计教学的升华,强调要在“教”中“育”,不局限于专业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的通识教育。
此外,会计人才的这三个培养目标不是孤立的,而是循序渐进、相辅相成的。专业型会计人才是基础。会计人员只有先精通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谋求进一步的发展,为成为管理型会计人才做好准备。管理型会计人才是关键。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从事具体账务处理的会计人员将逐渐被社会所淘汰,因此会计人员要不断实现能力的纵向提升。专业型和管理型会计人才是在会计领域不可替代的人才,而通用型会计人才是升华。会计教育的目标不只是培养高质量的会计人才,更在于通过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实现个人素质的升华,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能力的横向整合,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总之,会计人才的教育目标如图4所示。
图4 会计人才的教育目标
显然,高校培养会计人才时要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辩证统一,促使其成为不可或缺的“T”字型人才。
前文基于大数据对市场需求和高校会计本科教育目标进行了探讨,下面将从课程体系、教学体系以及管理理念三个方面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会计人才培养体系,从而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T”字型人才。
课程体系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也是践行人才教育目标的首要保证。为此,需要借鉴国外的先进课程体系设置思路,例如,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为满足多变的市场需求,采用顶点课程设置、学术顾问指导以及课程模块化等培养方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培养体系。因此,会计课程改革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T”字型人才为根本目标,以自身实际情况为立足点,构建动态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在模块结构上,将课程划分为三个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基础课程模块和综合素质模块。
1.专业课程模块。该模块主要是会计学科核心课程,包括财务会计、审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现实中,各高校会计学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处于长期稳定状态:课程名称、课程内容甚至授课教师长期稳定,这种稳定所带来的教学质量的稳定不仅没有成为会计学本科课程独有的竞争优势,反而成为用人单位和学生诟病的对象[6]。因此,一方面对于核心课程要避免长期稳定状态,在发现不合理教学结构的情况下要及时更新,避免发生知识结构脱节的现象。例如,可适当增加会计技术前沿课程,课程内容涵盖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知识,让学生真正感知到现代财务转型趋势,不断更新其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避免核心课程越改越多、内容交叉重复以及专业结构冗杂的现象。当前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课程中部分内容重复度较高,高校要将重心从“算账”转向“用账”,适当减少会计核算课程。例如,关于长期投资决策的内容,均介绍了基本概念以及净现值、内含报酬率等评价指标的计算,在改革过程中要进一步区分教学目的,侧重于教授学生如何从全局角度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完善专业课程内容。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中要注重时效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促使会计专业学生熟悉最新政策法规,并在其引导下掌握正确的核算原理,成为学科知识扎实的专业型会计人才。
2.基础课程模块。该模块是指与会计学密切相关的课程,如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等课程。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市场对会计人员的信息技术能力以及业财融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工作逐渐向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综合化方向发展。这推动了会计人员向前端业务延伸,增强了对其管理角色的塑造。但是,目前高校的信息化课程过于强调财务数据的计算机处理流程,并未将财务与业务活动真正结合起来,导致会计专业学生缺乏对业务活动应有的关注。因此,高校应首先从整个管理信息化的角度深入开发会计信息化课程,构建一体化的会计专业教学平台。不仅要深入开发财务软件、办公软件的电算化实践课程,而且要开发ERP管理软件的信息化实践课程,打通财务与业务之间的系统壁垒。然后,以综合教学平台为依托,结合信息背后的经济、管理、文化等环境背景,培养会计人员进行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的综合诊断能力,最终提高其信息技术能力与业财融合能力,使其成为管理型会计人才。
3.综合素质模块。该模块是指通识教育课程,诸如文学、心理学、哲学等各类课程,强调知识的广博性和拓展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顿悟能力。通识教育是一个宽泛的概念,需要根据各高校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的教育背景、人才培养特色以及拥有的资源条件,构建独具特色的通识教育培养体系。在通识教育课程中,要引导学生以行动学习法为主线,以培养个人软实力为核心。行动学习法倡导学生组建学习小组,采取“学习知识—分享经验—创造性地研究解决问题—展开实际行动”四位一体的循环学习方式来完成整个过程的实践教学[7]。团队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其积极展开头脑风暴,激发思维火花,培养其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进而培养通用型会计人才。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发布的《国际教育准则》导言中明确提出了鼓励会计职业教育者使用一种广泛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其中就包括案例教学、研究计划、小组学习等一系列启发式教育方法。“工科模式”是指借鉴工科实验教学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具体从教学资源、教学方式、课程考核环节全方位打造会计教学体系。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提高对会计人员政策法规熟悉度、分析能力以及个人软实力等的培养。
1.完善教学资源。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这一课程资源嵌入课程学习之中,把具体的书本知识及时应用到真实的公司业务上,结合最新的政策法规要求,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同时,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是各专业课程学习的终极目标或基本依据,在每门课程之间可充分利用这一载体进行串联,形成交叉融通、网状的知识结构体系,帮助学生形成对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认识。
2.改进教学方式。教师不仅要注重传授阶段的教学,更要注重启发阶段的教育。教师首先要对相关规章制度进行讲解说明,然后引导学生建立系统的概念框架,开发思考和创新的空间。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引进课堂后,教师应在讲解书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阐明规则的前因后果,即强化原因理念与后果理念,帮助学生形成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使其在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时能够游刃有余。例如,在讲解会计折旧政策时,结合真实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引导学生用不同折旧方法来计算公司的利润,从而阐释折旧方法运用的原理。同时,由于上市公司的金额一般以亿元为单位,折旧方法的变更会使公司的利润产生巨大的变化,公司股价随之变动,对投资者的利益产生较大影响,从而带来一系列的经济后果与社会后果。
3.加强课程考核。对于课程考核,要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增加课堂表现与小组作业的分值,以避免学生期末的投机行为,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首先,教师可依据一定的课时比例,按照课堂人数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采取分组讨论的教学方式。然后,将同一行业不同企业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分发给部分小组,构建横向的对比分析;同一企业不同年份的财务报告分发给其余小组,构建纵向的对比分析,从而使知识体系纵向可提升、横向可转移。最后,在小组讨论后以小组成员轮流上台讲解的方式完成小组作业,使各个小组的分析结果覆盖到全班,实现知识的共享。这种根据课上讨论、组员上台演讲的平时成绩进行考核的方式能真正有效地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其沟通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
尽管我国高校教育改革中提倡“以学生为本”,但实际情况多是“以管理为本”,或者是为了减少麻烦和事故,让学校和教师把学生的学习、就业等事项“大包大揽”,学校及教师负担了超越其教育本身的责任,减弱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生生剥夺了学生对自己负责的权利[8]。学生强烈的个人发展意愿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然而在功利主义教育的大背景下,考取资格证书成为学生眼中的就业“快速通道”。高校可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两个途径转变会计专业学生的思维观念,引导其对自己负责,真正培养出市场所需要的“T”字型人才。
1.“引进来”。“引进来”是指开发第二课堂,引进校外实务工作者来校开办讲座或深入课堂讲学,为学生提供实操咨询服务。通过采用综合实训或专项实训的具体形式,近距离指导学生进行会计实务工作的校内模拟活动,从而使其掌握会计实务工作中的操作流程。通过校内模拟实训,有利于引导会计专业学生加深对会计专业的认识,在实践中体会到会计工作的严谨性与复杂性,认识到成为专业型、管理型会计人才的必要性,进而实现自身知识结构的纵向提升。
2.“走出去”。“走出去”是指进行校企合作,与校外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帮助会计专业学生积累实践经验。通过让学生参加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缩短其上岗工作时间,促进高校与市场的无缝对接。通过让学生在企业实践中体会市场的复杂多变以及市场对全能型人才的高要求,培养其职业危机感,使其认识到成为通用型人才的重要性,进而实现自身知识结构的横向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