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文
摘 要:新课改目前在学科类学习中可以看到有一定的成效,然而在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上却并没有明显的改革,通过对当前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现状作分析,并对于如何改善小学思品课提出了几个建议。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改革;思想品德课改
当前新课改已经在全学科全阶段进行开展,而小学的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性也得到了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及家长的认可,但是目前,还有大批的学校将应试教育放在前面,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往往被忽视,课程的改革没有落实,有很多的学校在进行思想品德课时只是走形式,真正在做教学改革的并不多。
一、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育的现状
1.应试教育观念大行其道
全国各地的小升初的考试中大多还是以语文、数学为主,有的还会加上英语,将这几门学科作为入学资格的评定。而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有部分地區的小升初也增加了小学生的品德与社会等科目的相关考试,然而这些科目所占的比重却低,而有考试,就会有应试的教育,所以,面向考试的教育还会继续。另外,应试教学也并不是没有任何好处,它首先为教育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让学生可以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让学生公平竞争,学生可以全面地学习知识。但是缺点在于以升学为目的的教学,着重对于学生智育的培养,而对于德、智、体、美、劳其他几个方面都没有涉及,对于思想品德方面的培养比较欠缺。
2.课程的价值并不被大众所认可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课的重视并不如对其他学科的重视,学生、老师及学校都不太重视这门课程。而学校及社会方面,认为思想品德课并不是主要学科,甚至低于音乐、体育等学科。而有的学校在德育的活动方面下的工夫比较多,但是对于思想品德的课程价值却并没有认识到,在课堂教学时并不重视,而在学校里,思想品德课程有很多是学校的其他老师兼任的,所以说,学校方面对于思想品德课并不重视。
3.思想品德课教师专业发展停滞不前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的品德、心理及专业等方面的培养,所以需要老师在这些方面有深入的学习与发展,在新课改的引导下,优秀的思想品德老师应该是不断学习与发展的。然而在现实中,思想品德课却并没有专业的老师队伍,大部分的学校都是采用兼课来进行的。老师队伍并不稳定,据统计,思想品德课实施了十几年,可以任职在6年以上的老师还不到一半,大部分老师都是兼带这门课程,而它所带来的后果就是老师没有专业程度,对思想品德课并不热情,老师队伍的培养也存在问题,这些情况导致了思想品德课的发展一直停滞不前。
二、如何进行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改革
1.深刻认识品德课课程性质
小学的思想品德课是以小学生为主,要求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让他们乐于探究,热爱生活,而思想品德课一定要认识到以下两个特征:首先,遵循生活性,要以儿童的生活为课程的学习基础,其次是学习的开放性,让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从课堂一直延伸到家庭及社会。第三则是思想品德课的活动性的特征,要让小学生直接可以参与到主题活动或者是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活动的参与和动手动脑相结合,来实现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
2.积极开展教学活动
小学的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以“活动”为主的综合课程,可以让学生通过活动、游戏及一些实践活动,将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渗透进来,这也是实现课程目标最主要的实现途径。所以,老师在思想品德课上不仅仅是将品德行为规范讲解给学生听就可以了,还要引导学生去积极参与活动,让活动成为思想品德课的最主要的载体,因为思想品德课并不是要求学生去背诵,最终的学习目标是将课程所学内容渗透到行为规范中,所以要多开展教学活动,而且在活动中,要强调思想品德课在现实中的意义,让小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而老师在活动中的主要任务是营造好活动气氛,并且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体验生活,对于他们的情感及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影响,而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则取决于活动的设计以及开展是否切合实际,是否让小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的。
3.切实围绕目标展开教学
在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中,教学目标应该是将小学生的情感知识行为等多个目标完全融入,所以,思想品德课老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一定要注意多个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过程也要对多维目标有所涉及。思想品德课要围绕三条主线,即“儿童与自我、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要密切围绕这条主线,让小学生通过和他们的自身生活相关联的社会环境、实践活动以及社会关系来将思想品德课的内容转化为实际,对于情感认知方面有所领悟,在这个基础上塑造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与行为准则,对于道德观及价值观开始有自己初步的判断。
综上所述,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改革,要通过改革课堂的形式以及教师对于思想品德课课程目标的理解与认识方面进行改革,让小学生可以将思想品德课与实际的生活和行为相关联,多利用活动让小学生来领悟思想品德,树立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也是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楠.《品德与社会》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
[2]鲁艳敏.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资源开发中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运用[D].云南师范大学,2016.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