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活课堂

2019-05-10 10:17刘海明
新课程·下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刘海明

摘 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难看到,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解偏颇,导致过于热衷于表面的热闹,以生活事件替代语文教学,过于依赖媒体信息而使课堂失去了应有的本色。教师要赋予语文学科活力,引领学生感知外部世界、探寻未知世界,指导他们学会生活、热爱生活、创造生活。

关键词:语文;生活课堂;教学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丰富的社会生活、多元的地方文化、缤纷的各种媒体都是学习语文的载体,语文教学应立足于生活,但两者不是简单的融合,也不是完全地将素材搬入语文课堂,营造热闹非凡的气氛。审视当前的语文生活化教学,存在着诸多问题:

反思一:过于追求“生活味”,使语文教学失去“语文味”。我们许多教师对“整合”的理解存在偏颇,只从字面上理解其意,而不能把握其内涵,将语文教学视为“什么都能装”的“筐”,过度地引入各种教学资源,无疑减少了学生体验文本、感悟文本、对话文本的机会,对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升可谓是浅尝辄止,将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历史课,这种“过而不及”的生活融入化教学,偏离了语文生活化教学的目标。

反思二:为生活化而生活化,出现纠错过偏的现象。“生活化”教学的号角吹响后,引起教师的纷纷“角逐”,但如果不顾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综合能力,凡涉及到体验的内容,一味让学生去分享、交流,或刻意引入生活事件,认为这就是生活化教学。其实,生活情境的创设是真实的,不是凭空捏造的,创设的情境要和文本相关。在语文教学中,仅把生活搬入课堂以纠正远离生活的“右倾”错误,恐又陷入了“左倾”的泥潭。

反思三:过于关注学生生活,失去课程意识。在当前语文课堂中,教师以民主和谐的关系引导着对话,鼓励学生分享、交流生活体验,能充分地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主体地位的下降,教师不能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要加以引导和组织,小学生的自控能力有限,如果放手让他们确定主题,过于重视其生活体验,就会使学生放任自流。只有双主体的课堂,才能体现“平等中的首席”,才能适时适当地引入生活经验,呈现健康有序的课堂。

针对于此,教师应意识到开展有效的生活化教学还任重而道远,教师要在生活化教学合理性的前提下,在语文教学中,理性地开展生活化教学的实践。

1.秉持语文特性。生活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如果教师只是孤立地、片面地看待生活化教学,过于夸大生活情境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就会导致学生在生活化教学中出现偏差。(1)基于文本,走生活化路线。生活化教学改变了“教教材”的模式,转而引领学生基于生活的基础去阅读,将自我经验与文本内涵相融合,不断创生出新的意义。教师要摆脱“标准”答案的限制,深入文本之中体验、理解、感悟,并融入自己的经验去进行有生命力的创造。生活化教学模式提出后,教师要避免一味追捧,力图与旧体制撇清关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科学运用需要教师在基于理解文本、感悟文本的基础上逐渐地摸索。(2)基于课标改造教材。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实施如果仅停留于“学科整合”“媒体捆绑”,仅表现为沟通课堂内外、衔接生活与教材内容,而忽视了语文的优良传统,就完全背离了生活化的本质。课标为教改与创新提供指向,生活化教学须根据课标展开设计,创新文本内容。(3)基于学科设计课堂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教师脱离文本、架空语文,忽视了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力的训练;二是倾向“工具性”,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使语文课失去应有的活力。语文教学要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把握中心思想,使生活化教学达到一种完美的平衡状态。如在《郑成功》一课教学中,我以多媒体呈现郑成功率领庞大的军队出征的画面,“当你看到一支风帆蔽空,战旗招展,绵延十几里的庞大舰队,你想说些什么?”我以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让学生去感知这是一支庞大之师、一支训练有素之师、一支正义之师,也一定是一支胜利之师。

2.以生活资源丰富语文教学。(1)运用网络资源。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也得到显著提高。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网络、电视等资源拓展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丰富语文课堂教学。(2)运用触手可及的纸质资源。生活化教学不是脱离书本,教师要利用书籍报纸等开展生活化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渠道,仅凭借教材的文本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教师要引入寓言、神话、漫画等资源,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3)巧用传统文化资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引入历史文化资源,如引导学生阅读王安石的《元日》、杜牧的《清明》、文秀的《端午》、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玩月》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教师还要挖掘传统节日的背景故事,借趣事讲解诗歌,结合学生过节日的感受,这样的教学会有趣得多。

3.引导学生追寻生活。(1)用语文知识丰富生活。语文的价值在于应用于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观察草坪、走廊的标语,观察商家用谐音取名的店铺如“飞发走丝”“百衣百顺”,教师要与学生展开交流,评论其优缺点。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复杂多变的,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花时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2)用语文提升生活品质。苏教版语文课本中记叙的一些人與事与学生所处的时代相距甚远,再加上学生缺少生活的阅历,致使学生阅读的兴趣不大,但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如在《乌鸦喝水》一文教学中,教师完成用石子装进水瓶的演示,再现生活情景,让学生思考如果生活中有喝不到水的情况,会有什么样好的办法,这样就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发他们的热烈交流,学生习得的知识也不再是囿于课文的研读,这样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就会更深刻。

参考文献:

[1]杨荷芬.生活化视野下的课堂构建策略[J].语文天地,2018(14).

[2]王让珠.生活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学语文,2016(12).

编辑 刘晓宇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