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晓慧
摘 要:美术作为一个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美的学科,在学生的美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特殊教育中,由于学生存在生理上的缺陷,因而相对于正常人的学习比较困难,但是其创造力、想象力却更具优势。在特殊教育中,教师要有效更新教学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促进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在美术课堂中,教师要将美术情景化、趣味化,增强美术知识的活力感,从而让学生对于美术更加可感可触,有效增强学生对于美术的理解,为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特殊教育;美术教育;情境趣味化;教学研究
美术课是特殊教育中一门基础课程,其目的是为了开启学生发现美的眼睛,从而让学生可以更加开朗地面对世界的美好。在特殊教育的美术课堂中,其不同于对正常人的教育,由于学生可能存在着缺陷,在美术的学习中相对学习速度会更慢,这很容易打击学生,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然而情境趣味化教学中,通过直观可感的情境创设,学生在趣味性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中更容易感受到美术的内涵,从而有效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学习。
一、创设适当情境,促进学生理解美术作品
由于特殊教育中学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因而对于其教育不能够按照正常学生的教学方式,需要因地制宜地改变教学内容,在美术课堂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在这样的前提下,创设情境教学可以发挥良好的作用。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以故事为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有效解释美术教学的内容,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在创设情境中,教师需要注意创设内容要依据学生的实际,这样才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对于一只猫的绘画,首先教师可以引用《猫和老鼠》这部作品中的猫作为原型,通过让学生先观看这个影片,那么学生就会对猫这个形象有大概的印象,进而教师再通过色彩表达、形象分析以及形象描绘等方式,将影片中的猫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同时,教师也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在绘画中增强对于描绘对象的形象表达,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对于美术课堂中对象的形象刻画有了很好的理解,促进学生美术知识的学习。
通过适当的情境创设,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可以更容易的感受到事物形象,因而在用艺术表达中他们就会有一种更为清晰的概念,从而使学生在美术表达方面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对学生美术素养的提高产生非常有效的作用。
二、加强课堂互动,引导学生用美术表达自己
在特殊教育中,在课堂中有效地调动学生非常重要。美术是有灵魂的创作,当学生气死沉沉,那么学生的绘画作品就失去了灵魂。在一个活跃的课堂下,学生更容易触发自己的灵感,从而进行有深意的创作,这样的美术作品才更有意义。因而,在美术课堂当中,教师需要有效更新教学方式,增强与学生的沟通,从而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中很好的表达自己,让学生的美术创作更有含义。
例如,在美术课堂中,教师不必像其他的學科教学一样,而是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性。首先,课堂不需要非常的拘束,每个学生存在问题都可以即时发言询问;其次,教师可以创建一个美术角,让学生将自己的美术作品进行展览和演讲,解释自己作品的含义。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好的想法在课堂中让学生进行分享;在灵感的熏陶下,能够有效激发其他学生灵感的迸发。通过积极的课堂互动,学生能够在互相的知识和情感的碰撞下促进对于美术基本知识的吸收。有趣的灵感分享和情感表达,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活跃自身的思维,为学生美术思维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开展课外活动,增强美术课堂趣味性
在美术教学中,实践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效果是最好的。在课外实践中,学生需要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每一刻的美的瞬间,并通过自己的画笔进行表达。在课外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就像出了笼子的小鸟,因而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对于情感捕捉更加灵敏,因而得到的美术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例如,在春天,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春游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后完成一个作业《最难忘的一瞬》,在活动中学生能够有玩有笑,学生能够观察到一些在课堂中所获得不到的美,然而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能够触发心灵中最为敏感的一部分,从而创作出更具有艺术感的作品。通过有趣的课外实践活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得到有效的增强,在这个实践中,学生对于美的感受也更加亲近,因而作品的主观性也会更强,学生对于艺术也会有更加清晰的感受,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美术能力的提升。
总之,在特殊教育中,美术课程不在于培育学生绘画的能力,而是注重培育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眼睛。在情景趣味化教学方式下,通过有效的情境创设,课堂互动,以及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美存在于他们生活的多方面中,从而让学生对于情感感受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并通过美术得到很好的情感表达方式,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庆红.浅析特殊教育学校美术课故事情境教学[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39):160.
[2]王丽.浅谈特殊教育小学美术趣味化教学的实施策略[J].学周刊,2017,19(19):53-54.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