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法治意识是公民对法治的认识、崇尚与遵循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公民法治意识的构成要素包括程序與规则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平等与公正意识。培育学生法治意识,要引导他们接受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价值观,按照法律规范和法治精神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思考和处理问题,培养法治情感,提升法治行为能力,促进整个社会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
关键词:法治意识;法治情感;法治能力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要求落到实处,教育部组织专门力量,深入调查研究,开展专题论证、广泛征求各方建议,最终形成了中小学法治意识课程设立和教材编写的实施方案。在修订课程标准的同时,也不断地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法治教育模块,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法律情感,提升法治行为能力。那么如何培养高中生法治意识,是我们当代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相关策略探究。
一、 注重学校教育在培育法治意识中的关键作用
(一) 明确政治课程的教学目的
在我国,普遍各个高中都已经能够认识到法律教学的重要性,现今高中阶段的法治教学也的确侧重法律常识、知识等的教授,但往往忽视了关于法治意识的培育。教师教学一般主要还是单纯地从法律知识的传授出发,并没有能够完全给予学生具有在遇到相关情境时应该具备的法治意识。这种方式只能够不断地积累法律的知识总量,却并不能从实质上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所以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我们更需要的是以培育学生的法律意识为主,让他们能够在生活中遇到相关的问题时,头脑中能够具备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清楚地明白自己的权利与义务,使学生清楚地明白自己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作出一个明确的预期,在遇到矛盾纠纷时,能够找到共同的标准。
(二) 优化政治课程的教学方式
目前,高中生思想政治课程有关法治教学的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水平,学生的学习成果不太理想,如果想要改变这种教学趋势,必须从各个方面出发,不断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可以把思想政治课塑造成活动型学科课程,谋划一种以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为主导而不是以学科体系或学生经验为主导的课程类型。寻求一种符合创新理论教育的创新课程类型。对理论教育的创新有所作为,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
(三) 加强教师队伍的专业化
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要求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教师的专业知识以及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包括法治素养、法治知识以及法治意识。教育部门及学校可以组织高中政治教师继续学习有关法律的知识,帮助他们具备更多相关的知识。现阶段很多政治教师认为教师工作比较安稳,自身的知识足以应付学生。但其实他们的法治素养还不够扎实,远远达不到课程改革所期望达到的水平。所以教育部门及学校要经常组织教师外出学习或者邀请法律知识的专业人士进行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法律素养和对学生的法治意识培育的教学技能。
二、 注重家庭教育在高中生法治意识上的培育作用
(一) 不断提高家长的法治素养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受到影响最大最深的就是自己的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都会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所以,要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最好的着力点我们可以从他们的父母出发,提高父母自身的法治素养,比如不偷税漏税、不行贿、诚实有信、能够利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权益等等,这些日常行为都能够潜移默化地将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法律概念等传递给自己的子女,从而影响和改变他们对待生活中事物的态度。所以,为子女树立榜样,培养良好的法治意识,不断提高家长自身的法治素养是非常必要的。
(二) 改良家庭法治教育模式
家长需要充分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情况,能够按照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给予恰当的法治意识的引导,建立起与孩子之间平等、互相尊重、融洽的亲子关系,而并不是强权、压制性、暴力性的教育模式。高中时期是青少年比较敏感、压力较大的主要转型时期,需要给予特别的关心与疏导。做孩子最好的交流伙伴,引导孩子能够思考自己的行为举止是否得当,适时给予提示与教导,帮助孩子成为具有思辨能力,能够独立解决生活中涉及法律基本常识的问题。
三、 塑造有利于高中生法律意识习得的社会大环境
(一) 建立法治社会体系
国家法治社会体系的完善度直接影响学生有关法律条约的信任和使用情况,往往学生对于法律的信任不仅仅取决于教室中学习到的法律自身的内容,更多的在于自己所处的真实生活中的国家机关能否执法得当,赏罚分明,具有较为理想的结果。相关的部门应该严格地按照法律的规章制度处理生活中的各项事件,落实一切从人民利益角度出发和着想,切实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严肃执法,设立完善的监管体系,杜绝职权乱用、不作为、乱作为等情况。塑造良好的法治社会体系,帮助高中生建立良好的法治意识和社会环境。
(二) 营造法治化网络环境
在当今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高中生对网络的接触也逐渐增多,越来越多良莠不齐的信息频繁出现在网络中,高中生的心智尚且不成熟,价值观、人生观导向还不明确,网络文化的影响力也是愈发增强,高中生在利用网络获取知识、开阔眼界的同时,我们也一定要做好对其的保护引导措施。因此,塑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显得格外重要。
(三) 开展法治意识校园文化
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要求,要让学生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的坚定信念,每所高中需要秉承依法治校、依法治学的理念,可以在学校的校园文化中加入相关法治理念的内容。比如,从人文方面,可以多宣传有关学校法治相关的名人轶事,建设具有法治意识相关内容的建筑,从多角度多方面建立校园法治制度,渗透校园法治意识文化,提高学生法治知识和素养的学习,不断深化和促进学生法治意识的养成。
作者简介:
李曦,江西省赣州市,赣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