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互联”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

2019-05-09 00:50陆云泉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研修专业学校

陆云泉

新时代对教师发展提出新要求

1.未来社会,学生和教师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未来不可预知,学生要想在不可预知的世界自由驰骋,需要具备好奇心、想象力、韧性和自我管理能力,需要尊重和欣赏别人的想法、观点与价值观,需要接受失败和拒绝,需要面对逆境。学生如此,教师也同样如此。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教育2030:未来的教育与技能”项目中,回答了两个重要问题:什么将是当今学生在2030年获得成功并塑造他们的世界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教学体系如何有效培养这些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这也是新时期教师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在《工作和技能的将来》的报告中指出,2020年所需要的十大技能分别是: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审辩式思维、创造能力、人员管理能力、协作能力、情商、判断决策能力、服务导向、谈判能力、认知弹性。到了2030年,需要的能力将会不一样。那么,教师的知识体系以及价值观如何完善?在教师培训、教师培养方面,以问题为导向,应该朝着怎样的目标去建构学校的教师培训体系呢?

2.“智能互联”如何改变教育

“5G+AI”开启了“智能互联”的未来。“智能互联”将会给教育带来什么改变呢?第一,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表述的形式,改变了学习者的认知方式。第二,改变了信息资源在社会中的分布形态和人们对它的拥有关系,改变了人们之间的教育关系。第三,改变了时空结构和人们的学习形态。“5G+AI”技术的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冲击是巨大的,对教育的冲击也是巨大的。

新时代的教与学是基于“智能互联”的教与学。“5G+AI”技术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多向互动成为知识传递的常规方式,学习将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混合式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将成为学习的常见方式。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它们与教育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将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新的冲击和机遇,教师必须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师生将形成一种新型的学习生命共同体。那么,教师是否能够适应新的技术变革?在“智能互联”时代,我们怎么赋能和链接?怎么促进教师的全专业发展?

由此可见,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必须具备培养优秀教师的能力和资源。

新时代学校教师发展应有新作为

北京一零一中学作为一所基础教育名校,70多年来,始终坚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遵循教育规律全面育人,建设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教师队伍。学校教师梯队和结构完善,现有专任教师395人,其中,正高级教师6人,高级教师170余人,一级教师150余人,博士近30人,硕士150余人。最近三年,6人被评为特级教师,6人被评为正高级教师。这些新增的正高级教师和特级教师都是学校自己培养的,这也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成果的重要体现。那么,这样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怎样建成的?

1.基于学校文化基因的教师研修课程

北京一零一中学有非常明确的教师发展目标,即培养教师成为具有为学生发展服务的育人意识,具有较强的课程理解、课程开发和课程实施能力,教学效果显著、学生认可度高、个人风格突出、社会影响较大的学科专家。

根据这样的目标,我们聚焦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引领,提出了学校教师发展的五大文化基因:家国情怀的担当文化、追求卓越的进取文化、师生共赢的发展文化、扎实做事的实干文化、跨界融合的创新文化。基于这样的价值追求,我们构建了学校层面的教师研修课程体系,建设丰富性、层次性、可选择的教师研修课程。从宏观层面,聚焦国家大政方针与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聚焦教育改革的相关政策,聚焦学校发展的战略规划;从中观层面,关注新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背景下的学校实施策略(管理创新、课程建构等),关注新的信息技术对于教育的推动作用(云端课堂、翻转课堂、微课等);从微观层面,关注课堂教学的策略选择与模式创新(课例研究、开放式教与学等)。

学校构建实施校本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包括教师基本功、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实践、情怀与视野、身心健康、教改前沿等内容。

在构建课程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教师发展分为适应期、成长期、稳定期、精进期、教育家期和衰退期,阶段的划分与教师的教龄相关,但同时由于教师个人能力和发展愿望、发展意识有强弱之分,教师工作环境有优劣之分,教师的专业发展状态不完全依从教年龄的变化而变化,而教师当下的发展状态和水平是判定其专业发展阶段的主要依据。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教育理念、自我发展意识等方面的专业发展需求也不同。

因此,我们针对教师的不同发展阶段开展不同的培训。针对新入职教师,学校开展基础职业培训,分领域实施专题培训,通过讲座、师徒结对指导、听评课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针对骨干教师,学校研发了专业进阶课程:在教育教学理论领域,涵盖教育改革、学科教研、课例研究、骨干教师成长、班级管理等专题;在教育教学实践领域,涵盖重塑课堂——“生态·智慧”课堂的教学实践、教师说课、毕业年级接力等专题。针对区域名师,学校研发专业突破课程:在教育教學理论领域,聚焦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证研究;在教育教学实践领域,关注思想研讨、成果辐射与指导专题。通过课题研究、论文写作、实践研讨会、伙伴研修、成果推广等形式,让教师突破职业瓶颈,在研究、指导他人及成果交流的过程中,提升教育教学思想。

此外,学校还特别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开设了专门的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心理健康调试、职业幸福的认知、健康生活的培养以及人际交往的和谐等。研修课程还关注前沿理念,例如,为了让教师深入了解“互联网+教育”,利用好网络资源,学校将精品课程、骨干研究课、慕课、翻转课堂和大师课程的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供全校教师学习。

2.基于共享和赋能的“链式引领”项目

教师发展从职业逐步走向专业,学校需要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特别是高学历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职业培训,还要通过创新赋能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现代的社会和教育环境变化速度快,各因素之间互相依存度高,只有共享和赋能一起作用,才能创造出一个具备调整适应能力的组织,从而应对和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促进教师的全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链式引领”项目运作示意图

为此,学校建立了“教师专业发展链式引领”项目。该项目是以专题研究促进教师团队专业成长的校本培训方式。在专家指导下,学校名师带领青年骨干教师,并吸收优秀职初教师,共同组成项目组,针对确定的主题开展为期1-2年的研究。项目宗旨是促进名师教学强势领域专题研究的高端发展,促进各学科项目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引领学校教师团队专业水平整体性优质提升。项目发展方向是促进课题研究的成果转化,实现课题研究与教学常态相融合。项目组就是一个发展共同体,通過将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结成一条“链锁”,开展常态的、内涵丰富的课堂教学与研究活动,同时,开展与之相关的其他学术性研究活动,促进不同层次教师的共同发展和个性化发展。项目组自主决定具体工作,不受管理层级的限制。

在“链式引领”项目的探索中,2014年9月,学校成立了STEM课程开发中心,教师团队包括数学、技术、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工程等学科的教师,其中有特级教师也有一级教师,有资深教师也有年轻教师。团队负责人是刚刚参加工作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学博士孙越。团队的教师共同积极探索STEM课程模式,按照领域开设跨学科的研究课,不断提升专业水平。教师们除了不断完善原有课程,还积极开发航天类STEM课程。2018年11月,学校参加全国首届“未来太空学者大会”获得高中组冠军。2018年12月,孙越老师在海淀区展示STEM研究课“月球基地生态舱的舱体设计与搭建”,获得一致好评。2018年,学校被评为“中国STEM教育2029行动计划”领航学校。

项目组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学校也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在项目组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自然而然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3.基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课题研究

学校通过个性化的课题研究与实践,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课题研究能够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丰富知识和能力结构,全方位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教科研室关注不同教师的能力、特长及发展需求,在广泛开展科研工作的同时,又重点关注具有潜力的科研型教师,通过课题研究帮助教师获得专业提升。在学校层面,开展学习力课题研究,实施自主课程实验项目,以“自我教育”理念为核心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在教研组层面,开展可持续发展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学科能力“高端备课”项目、大课题引领下的小课题研究、可持续发展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大课题中实践性专题研究。在教师个人层面,开展“草根式”课题和“微创新”研究,如基于学生学法指导的课堂教学研究、培养初中低年级学生阅读英语原版小说的兴趣、信息技术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研究等。

学校组织开展课例研究、教育教学论文等研修成果的征集、整理和评比活动,邀请校内外教师进行评审,对优秀成果进行表彰和固化,形成了《一零一中学校本培训协作体课例研究成果集》《职初教师板书评比成果一览》《绿色教研之窗》《教育教学年会论文集》等作品集,固化了教师的智慧成果,使其成为教师优质的研修资源。

此外,学校还积极分享校本研修活动,发挥优质资源的辐射作用,推动其它校的校本研修工作和教师的共同发展。例如,与北京教育学院合作开展的伙伴研修和短期访学项目,不仅促进了来校学习教师的发展,也激发了学校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研修意识和能力,促使他们跳出本校的范围来反思自己,提炼教学经验,使其更具有普遍的适用价值。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只有教师发展了,学生才能发展,学校才能发展。北京一零一中学始终把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重要工作之一,校长始终把支持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重要工作之一。

编辑 _ 于萍

猜你喜欢
研修专业学校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学校推介
自主研修与我的专业成长之路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