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天江
摘要: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上全方面发展,全方位培养学生个人能力。思想品德作为一门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课程,在小学阶段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何发展以育人为先的教育是小学阶段中思想品德教师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思想品德;育人为先;小学教育
育人为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当代社会赋予思想品德教师的主要使命。纠正学生错误思想,发挥课程的德育作用,将学生培养成有道德的人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本文将叙述如何改善教学方法,将育人融入到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
一、将育人为先的思想融入课堂
课堂是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主要时间,教师应着重注意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育人。思想品德教材上不乏教育学生思想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对书中问题的诠释,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
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放映文章、图片、短片等,借此教育学生。在课堂上,放映感动中国人物、最美乡村教师等热于助人的人物事迹,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帮助他人的重要品性,以此激励学生热心帮助他人,进而养成乐于助人的品德。
二、将育人贴近学生生活
育人不能只是口头教育,还应该让其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学生只有在生活中具有良好品德,才是真正达成了教育中“德”的要求。为此,教师应将学生日常生活融入教学当中。在教授《公共场所拒绝危险》时,可以让学生列举他们经常去的公共场所,并分析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最后介绍场所中采取的安全措施。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公共安全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发学生思考,将安全意识牢牢记在心中。
三、与家庭教育结合,共同育人
只有学校教学难以使學生完全理解思想品德的内容,结合家长,家校结合,共同教育才能真正完善学生的品德。教师要联合家长,共同培养学生的思想。通过沟通家长,让家长教育学生,教给学生做人重要的美德和正确的三观。家庭教育,这一思想品德教育中重要一环应当引起广大教师和家长的重视。
四、结束语
以育人为目的,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引导人格尚未完全得到发展的小学生产生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师通过合理教学,使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受益。
参考文献:
[1]万婷.不忘初心忠实践行“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神圣使命——以长沙卫生职业学院为例[J].科技资讯,2018,16(1):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