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艳
摘要:新课程改革后,“比的应用”出现在“分数除法”单元中,能有效的将分数、除法和比的知识联系起来,这三者关系的清晰对“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在“认识圆”教学中的运用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本文结合该课,主要从该模式的特点、理论依据、实施的重要环节和实施优势,阐释了“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意义,对教学活动有提升理念、指导实践、提高效果的作用。
关键词:发现;模式;运用
一、“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的特点
发现教学法又称问题教学法。由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特点是,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利用教师和课本所提供的材料,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自己发现、解决问题并得出结论,它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增强他们的探索与创新精神。
二、“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指导
学习是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的知与识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不只是学生获得知识的简单过程,还应是学生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其提供有效的引导、支持和环境,引导学生发现、质疑、调查、探究,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起新的知识经验。
三、“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实施的重要环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的主体性得以更好地体现,不断为学生提供“发现式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知识的能力。
(一)创設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
在“网络圆中r、d、c、s的关系”的教学中,我联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利用教材中(小圆和大圆的半径比是1﹕2,直径的比是﹍,周长的比是﹍,面积的比是﹍。)这一练习题,抛出问题,尝试通过教师提出教学目标、学生仔细观察和自由讨论发现的规律等形式,唤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产生了深入观察、思考研究的急切心理。这充分证明,好的创设能诱发学生的思维,引导研究的思路,增强学生研究的内驱力。
(二)给学生提供“发现式学习”的时空素材,保证学生有机会探索发现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在“发现式学习”中的能动作用,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素材,提供恰当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
1.给学生提供“发现式学习”的材料。
学生的认知规律是“感知—表象—抽象”的过程。因此,我联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提供左表格,使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让学生尝试通过计算、仔细观察和自由讨论发现规律等形式,将看似疑难的问题转化为一种可操作、讨论和思考的学习材料,为学生的思维创设由“感知—表象—抽象”的外部条件。
2.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和发现。
教学中,教师依据自身知识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改呈现知识为凸显过程,放手让学生说话、动手操作、猜想、讨论、交流、合作,让学生参与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不断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知识的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在一切方法的背后,如果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它们到头来不过是笨拙的工具。”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思维方法进行归纳、提炼,以便激发其发现新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发现式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优势
布鲁纳认为:“所谓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教学应以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使学习者通过体验所学概念、原理的形成过程来发展思维能力。恰当模式的实施则能带来以下优势:
(一)发展认知能力,增强智慧潜力
传统的传授性和灌输性教育,使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处于两难处境,不仅严重地制约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和发现、探究思维能力的发展,更不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和智慧潜能的发挥。“发现式学习”模式的运用给予了学生较大的学习自主权和实际锻炼的机会,通过学生自己独立学习、思考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发挥创造性。
(二)体验学习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发现式学习”模式的运用,引导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课堂探究,变“让我想”为“我要想”,“让我听”为“我要听”,“让我说”为“我要说”,“让我记”为“我要记”,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无论哪个层次的学生的思维都在快速运转,进行着碰撞,火花一个一个擦出,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有了更高的提升。
学生在“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模式指导下,不断地被鼓励去自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充分发挥出了主观能动性,既培养了的探索精神,又增强了智能开发,这样的课堂,管理效率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学生将会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学习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