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琼方
摘要:新课改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教师需要积极探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向,综合衡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语文学习状态和遇到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有针对地解决,我们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构建起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的路向及启示
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必须掌握的能力素养之一,也是在语文考试时着重考察的一项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教师只有发现问题所在并积极转变教学策略,有的放矢地采用多元性教学模式,才能探索出语文阅读教学的新路向,通过巧妙的指导来提高教学效率,培养起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不高
每当到语文阅读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没有其他课堂那么高。很多时候学生学习兴趣之所以不高,就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那么更好地调动起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学习兴趣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小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的时候,往往不能真正地以一种主体性的姿态去学习,而只是过于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演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失去了其本来的含义。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孩子们的发言率以及提问率都不够高,学生只是在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教导和分析,缺乏参加的积极性和热情。这会使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学习缺乏兴趣,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习惯和方法不当
如何进行小学语文阅读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只有掌握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对小学语文阅读的兴趣,提高自己的阅读效率。在对当前学生阅读习惯进行观察分析后,我发现孩子们往往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走马观花地阅读。学生在看书的时候仅仅熟悉一遍文章中的生字、生词,了解一下故事的内容和情节线索,至于作者在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却没有花时间去深入地思考。这样粗糙的阅读習惯是不正确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只有真正地投入时间和精力才能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培养阅读能力,达到素质教育所提出的要求。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的路向
(一)教师应当逐渐培养小学生阅读的兴趣
对语文阅读的兴趣需要教师逐渐引导学生来形成,任何学习都是必须要以兴趣作为支撑的。在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之中,正是由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才直接导致了教学效率低下。
为了培养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巧妙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比如说在学习《桂林山水》这一课时,我们应利用多媒体视听结合的特点来给学生展示一些桂林风景的图片和视频,并配以优美动听的音乐,从而将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优美情境中,学生如同身临其境,置身其中,感受着桂林山水风光的秀丽与优美。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真切体验,打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应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引导学生进入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之中来,使小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真正的感受到语文学习带给他们的乐趣。
(二)教师应当逐渐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小学语文阅读习惯和方法
掌握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对于语文学习来说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之中,老师应当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和方法。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我们才能够让学生以一种积极性的姿态去学习。
为了更好地去指导学生阅读,老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以课本上的内容为根据,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来为学生创设画面,打造情景交融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如临其境。这样,学生能够在切身体验中更好地领会教学内容,理解作者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由原来传统的“静态学习”转变为更富有生机活力的“动态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雨》这篇文章时,可以让学生描述自己所见过的刮风下雨时的情形。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有相关的体会,因此可以很快调动起课堂气氛。此时再问同学们:“风是怎么形成的?雨是怎么形成的?”就能够激起学生了解课文进行阅读的兴趣。在带领学生阅读课文的时候,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雨前、雨中、雨后作者都是如何描写的。“我仿佛看到雨水流进地里,流进果园里,流进人们的心窝里”这句话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样,老师一步步地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从而促使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起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索带来的启示
面对新的时代背景和教育环境,构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已成为大势所趋。在探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路向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进课堂教学之中。老师还需对学生进行巧妙引导,让学生掌握正确有效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学生成为健全的个体,能更好地融入语文的世界,充实学生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 李京雄.情景教学的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13.02.
[2] 庞善凤.对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