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文
摘 要:微课作为互联网时代新的教学手段,其数字化、移动化、碎片化的学习模式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为高校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资源。然而,与微课大赛和微课研究的盛况相比,高校的微课使用率却一直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大部分微课制作是为了参加比赛,缺乏系统性的建设,呈现出热点集中、难点缺失的无序状态,文章从高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分析了高校微课建设止步不前的原因,提出微课开发应遵循系统、有序的原则,制定统一的制作标准,形成系列化、专题化的学习资源。高校间应加强校际间的沟通合作,促进资源的共享共建。
关键词:微课;高等教育;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9)04-0065-02
一、引言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对各个行业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许多传统行业都在互联网的助力下有了全新的发展,实现了多方面的突破。“互联网+教育”的模式也吸引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微课,作为“互联网+教育”的模式之一,近年来逐渐受到了国内教育界学者的重视。胡铁生首次提出了“微课”概念,并将微课定义为“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1]。目前学界基本达成了共识,即微课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针对某个点或某个教学环节展开的以视频为载体的教学活动。
二、高校开展微课教学的意义
微课作为崭新的“互联网+”的教育形式,时间短内容集中,可以利用手機端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符合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学生的移动化、碎片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其敞开式的教学形式也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了监督。
1.满足学生随时随地的、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微课的模式符合学生利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进行学习的习惯,把知识分解成短小精悍的微型视频,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获得知识的习得。与此同时,微课颠覆了传统的“大锅饭”式的课堂模式,已部分转化为“私人订制”模式,给高校学生在知识获取上提供选择权和自主权。
2. 一定程度改善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一直饱受诟病。由于科研硬性指标的压力以及教学效果缺乏合理的评价和比较,高校近几年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愈演愈烈。微课的敞开式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监督的作用,同一平台比较教学水平高下立见,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高度要求,迫使高校教师重新重视课堂设计的完善和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高校微课的建设现状
微课已经走进了高等教育领域,各种针对微课将会对高等教育模式产生的影响、以及与翻转课堂结合将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意义的研究层出不穷。一方面,微课似乎就要带领高等教育走向全新的信息化时代;另一方面,微课在高校的使用率却并未有实质性的突破,微课的制作主要是为了参加各种比赛,缺乏系统性的建设,呈现热点集中、难点缺失的无序状态。并且微课建设的整体水平并不高,质量参差不齐。造成我国微课目前质量不高、缺乏系统性建设、投入使用率低、学习效果不明显的现状,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教师方面
目前,微课大赛的出现引起了高校对微课的重视。然而,从高校教师层面,其制作和使用微课的积极性却并未像高校所期待的那样热情高涨。绝大多数高校教师并未参与到微课制作的队伍中来,少数高校教师参与制作微课主要是为了参加比赛,功利性比较强;而微课制作完成后真实利用到实际教学中的比例堪忧,“由于我国微课始于比赛,热于比赛,而比赛往往存在较大的“作秀”成分,以获奖为目的,很少考虑实际的应用”[2]。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内心的不认同。这种不认同主要来自对技术引领下的教学效果的质疑。微课这种10—20 分钟甚至几分钟的短时课程模式是否将知识切割得过于零散而致使学生丧失对学科内容的整体把握;其课程内容设置是否能完成教学目标,这种单向输出的互联网授课模式缺乏了师生的良好沟通,其教学效果能否得到保证,微课是否真的与当年的远程教育有本质的差别。其次是精力的局限。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对教师的科研都给出了量化的指标,考核不合格则面临着职称、工资等各方面的降档的风险。这样的高压之下,教师把绝大部分的精力都用于了科研,能够投入教学的精力有限。而微课的设计、内容准备、拍摄制作、后期的编辑剪辑等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高校目前却并没有将微课的制作纳入考核以及评职的范畴。这样的大环境必然影响教师在时间和精力上对微课的投入。最后是技术的欠缺。微课不同于传统的课堂,除了教学素质过硬之外,还要掌握视频制作、后期剪辑等各方面的技术。很多教师把微课制作的重心都放在了技术的实现上,从而忽视了教学的设计和内容。技术上的瓶颈也直接影响了微课的制作水平,一些微课即使经过精心的设计,但由于表现形式单一,画面感和趣味性都很难吸引学生。
(二)高校方面
1.缺乏对教师的技术以及资金支持。目前高校微课的设计制作基本依靠教师个人来实现,由于教师自身缺乏视频录制以及后期编辑、加工处理等方面的相关技术,导致视频的制作质量不高,形式单一,甚至很多微课仅仅为课堂实录片段,对学习者而言缺乏吸引力。部分高校尝试通过讲座培训的方式为教师提供微课制作方面的技术指导,可是收效甚微。一方面培训一般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对于实际操作作用并不明显;另一方面微课制作所要求的技术门槛对于视频制作方面零基础的一线学科教师而言还是过高,后期独立操作起来困难重重。除此以外,高校对教师进行微课制作也并没有资金上的支持。教师进行微课制作的时间、金钱成本都是独自承担。即使部分微课获得了科研立项的经费支持,其经费也是十分有限。
2.系统平台建设滞后。“自耕农式”的微课制作在我国微课的起步阶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涌现出了一批优质的微课视频,促进了我国微课事业的发展。但这种模式由于缺乏宏观设计,内容选择无序零散,很难形成系统性的教学资源。各高校各自为营,教师也单打独斗,这种无序的微课开发模式导致学科的教师之间缺乏团队合作,学校与学校之间缺乏共建共享机制,从而使得同一内容的微课重复建设严重,再加上微课制作目前以参赛目的为主,因此同一学科内的微课在内容选择上对于学科热点内容一拥而上,造成一些趣味性强的知识点的微课视频大量重复建设,另一些枯燥的知识点的微课视频又乏人问津。这样的微课开发模式一方面造成了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另一方面也由于内容过于零散,很难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应用。
3.缺乏配套的制度激励。系统性的微课开发是一个需要大量精力投入的长期的过程。从专题的整体内容选择策划,到每一个微课视频的设计、制作、编辑、剪辑,这其中需要多个教师长期的团队合作,既需要来自资金方面的辅助,又需要高校宏观政策上的支持肯定。而目前高校在大力鼓励微课开发的同时却并没有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微课制作既没有被纳入评职考核,也没有立项的优先政策。除了比赛获奖获得相应的年度考核加分,教师投身于微课开发没有任何的政策鼓励,这样的大环境下教师很难有参与的积极性。
(三)学生方面
微课的最终受众是学生。高校学生是否有意愿利用微课进行有效的学习是衡量高校微课事业成败的关键。然而目前微课的学生参与度并不高,其原因有以下两点。
其一,缺乏对微课这种崭新课程形式的了解。本研究对一所高等院校三个学院的150名大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有94人从未听说过微课,占62.5%;53人听说过微课但并不了解,对怎样寻找微课资源、怎样利用微课帮助自己进行学习更是一无所知,占35.7%;仅有3人表示了解微课,占1.8%。在“是否利用微课进行学习过?”的问题中,有139人表示从未尝试过,占92.8%;8人表示尝试搜索过但放弃了,占5.4%;仅有3人表示进行尝试过。由此可见,虽然微课大赛轰轰烈烈,各高校建设微课热情高涨,然而广大高校学生对微課的认知却与目前的局面形成巨大的反差。此状况一方面表明对于微课这种新型的学习模式高校的宣传普及还远远没有到位,微课在高校的实际应用相当滞后;另一方面也表明学生对于新型互联网学习方式并没有那么热衷,传统课堂仍然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学生对于其他学习模式普遍缺乏探索的欲望。
其二,自主学习能力差。在调查问卷中,对于“阻碍微课学习的主要原因”很多大学生给出了“不想学”“没兴趣”“懒”“自控能力差,上网就想干别的”等答案。这些答案真实地反应了目前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状况。普通高校大多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从事一线教学的大部分教师对微课的发展信心不足也有这方面的原因。虽然学生越来越依赖于互联网,互联网也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这并不表示互联网会是更有效的学习手段。相反,如果不能进行科学的利用,互联网有时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巨大阻碍,甚至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微课的学习模式必然要置学生于互联网模式下,这种模式的学习者如果没有良好的自制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微课的学习根本无法实现。
四、结语
微课出现给高等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它为高校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满足了高校学生对于知识的全方位多角度的需求。高校在积极投身微课开发,鼓励教师参加微课大赛的同时,也应理性地面对微课,避免操之过急。在开发微课之前,应该对本校的师资力量、配套资源环境、学生水平进行一个合理的评估,避免盲目跟风。高校间应加强校际间的沟通合作,促进资源的共享共建,并从宏观上对校内微课开发进行调控,避免微课的重复建设和资源的浪费。微课作为新型的教育手段,怎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高等教育,还需要长期的摸索。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
[2]范建丽,方辉平.互联网+时代高校微课发展的对策及应用——从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谈微课与教学的整合[J].远程教育杂志,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