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物理本质避免迁移错误

2019-05-08 03:33邵震山
物理教学探讨 2019年3期
关键词:掌握迁移

邵震山

摘   要:迁移物理知识和物理方法解决问题非常重要,只有正确迁移,学生才能活学活用,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但是,学生会因为没有理解概念、规律、方法、解题经验的本质而产生错误,教学中有必要让学生经历知识构建的过程掌握物理的本质,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关键词:掌握;物理本质;迁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9)3-0060-3

1    掌握物理概念本质,避免扩大结论适用范围

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的重中之重,必须让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学生在学习新知识、遇到新问题时才能够顺利构建物理情境,分析物理过程,找到合适的物理规律。这一点当学生遇到新问题时尤其明显。“新题考能力,越是情境新颖的试题,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越高,对概念教学的要求也就越高。只有学生夯实概念的学习,才能够理解题意,并将已有的解题经验迁移到新情境中,解决新问题。”[1]

以线速度和第一宇宙速度为例。线速度是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弧长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本质是瞬时速度的大小,其物理意义是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其外延是所有圆周运动的速度。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在天体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包括地面附近卫星和其他天体附近的卫星的环绕速度。第一宇宙速度属于特殊的线速度。将推导第一宇宙速度这一特殊情况下的结论用到一般情况下的线速度,扩大了结论的适用范围,会导致出错。

处理本题时,学生片面地认为U-I图像中斜率的大小等于电池的内阻,并将速度-时间图像是曲线时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经验迁移过来,认為图5中a与b交点处切线的斜率即为硅光电池的内阻。切线的斜率反映的是纵坐标物理量随横坐标物理量变化的快慢,在速度-时间图像中,这就是加速度。而在例4中,“图像中切线的斜率只是反映了纵坐标物理量U随横坐标物理量I的变化快慢”[2],此时斜率不是电池内阻,而是外电路的总电阻。且U-I图像中斜率表示电源内阻,是在内阻不变的情况下,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有U=E-Ir,斜率为“-r”。学生只有经历正确的知识构建过程,清楚自己解题经验的来龙去脉,才能避免迁移时出错。

参考文献:

[1]陈锦铎.夯实概念才能破解难题[J].物理教学探讨,2017,35(10):38-40.

[2]郭伯承.注重概念规律的构建过程避免迁移错误[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47(3):23.

(栏目编辑    罗琬华)

猜你喜欢
掌握迁移
精心设计情景 引领学生进行体育学习
谈物理模型在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掌握
小学数学活动经验的迁移策略
浅析迁移规律在足球教学中的影响
运用迁移学习规律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本体感觉的研究进展与现状
论《人间词话》境界说“真”之蕴涵
戏剧表演中的节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