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德友
摘 要:根据“相似性原则”,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都遵循共同的规律,这种相似性在物理学科中尤为明显。物理教师可利用物理和人类社会的联系,在物理教学中“悟”这种相似性,这既能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和方法的理解,还能使高中物理学习摆脱理想模型和逻辑思维的约束,增强高中物理学习的可感受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悟物穷理;高中物理;可感受性;相似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9)3-0022-3
多数学生觉得高中物理难,其原因是高中物理抽象,学习中缺乏可感受性。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物理教师常说的那句“物理悟理,悟物穷理”给出了答案。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在物理知识、方法和自身的认知之间相互“悟理”,增强物理学习的可感受性,降低学习难度,提升学习兴趣。
1 “悟”物理概念
1.1 把看不见的物质类比为生活中看得见的实物
不少学生感到高中物理电学部分学习难度很大,主要原因是电学中的物质肉眼看不见,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如电荷及以电荷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概念。
为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把电荷类比为生活中的实物。比如水,电容器就可以比为水桶,水桶是装水的装置,电容器是储存电荷的装置。水桶内的水的体积就像电容器极板的电荷量。电容就像水的容积,水的容积反映水桶装水的能力,而电容反映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不管装了多少水,水的容积由水桶的自身结构决定,不管储存了多少电荷,电容由电容器的结构决定。甚至还可以把电流比为水流,电流强度大小比为水的流量,电压比为水压,导线就比为水管,让原本抽象的物质和概念具有可视化的效果。
1.2 用熟悉的概念“悟”抽象的物理概念
抽象的物理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教师可以把抽象的概念跟生活中熟悉的概念类比,帮助学生理解。例如,为帮助学生理解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可把速度比作考试的分数,把加速度比作分数变化的快慢,反映进步和退步的快慢。摩擦力产生的条件,跟人与人相处类似,只有相互接触才有摩擦,滑动摩擦力就像是占了便宜想跑,而静摩擦力就像是占了便宜想跑没跑得了。相对运动就像是有了违法犯罪的事实,而相对滑动的趋势就像是犯罪未遂,摩擦生热导致机械能损失就像团队中内耗损伤战斗力一样。闭合回路中的总功率可比作发行彩票的总金额,那么输出功率就类似于纯利润,内电路的功率类似于发行过程中的开销。在受迫振动中,每个物体振动的固有频率可类比为每个学生自身的习惯,而驱动力的频率就像是学校的规章,每个学生的固有频率不同,但进入学校后都得遵守相同的学校的规章制度。
2 “悟”物理规律
生活中的很多道理在物理中都有相似的解释,同样,物理中的很多规律都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2.1 用生活中的理“悟”物理规律
一些物理规律不好理解,可以指导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理“悟”物理规律。楞次定律中,感应电流的磁场想阻碍磁通量的增大,却阻止不了,就跟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一样,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是有难度的,但旧事物被新事物取代是必然趋势。楞次定律阻碍相对运动,就跟有些爱耍小脾气的人一样,你想靠近时拒绝你,你想走他又挽留你。
可逆的化学反应,总朝着阻碍物质浓度变化、阻碍温度变化的方向进行,同样是阻碍却阻止不了。
生活中道路对车流的阻碍就跟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一样,路越长,通过的难度越大;路越宽,通过的难度越小;路面越好,通过的难度越小。其中,道路的长度类比导线的长度,道路的宽度类比导线的横截面积,路面质量类比电阻率,学生应该更容易理解。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就像两条路中,路况差的路车流量小,路况好的路车流量大。而串联电路中,电阻大的用电器电压大,就跟一条路中,路况差的那段道路交通压力大是类似的道理。
2.2 “悟”物理规律指导学生的学习及生活
胡克定律告诉我们,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压迫越大,反抗就越强烈。胡克定律还可以用来指导学生努力学习,哪怕你的劲度系数比别人小,只要努力,依然可以比别人伸得长。
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两个力的合力不一定比一个力大,就像两个不同心的人一起做事不一定比一个人做事效果好。
牛顿运动定律给我们的启示,人的习惯类似于惯性,只不过惯性是针对实物,习惯是针对人的思想和言行举止,它们共同的特性是要保持原状态,除非有迫使它改变的外在因素。因此,为了自身美好的前程,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牛顿第二定律告诉我们,想要进步,要改变现有状态,必须要借助外力,增加动力,克服阻力,“加速度”才能更大,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学完牛顿第三定律,我们就不再惧怕压力,因为压力的反作用力可以是动力,压力越大,动力越大,更能促进我们取得成功。
动能定理能让我们对未来充满自信,就算基础(初动能)不好,只要你足够努力(力F大),并坚持不懈(位移大),也一样能取得较大的成就(末动能)。可以用能量守恒定律提醒学生,我们一天的总时间是有限的,玩的时间多了,讲闲话的时间多了,学习、睡觉的时间就少了;也可以提醒学生合理分配各学科的学习时间,如果其中一个学科学习的时间过多,其他学科学习的时间就会减少。
3 “悟”物理方法
3.1 物理解题方法中“悟”处事方法
滑动变阻器在限流式接法中阻值不宜太小,也不宜太大,太小调节不了,太大则调节不方便。这就像县长和县委书记发生矛盾,让中学生去调节,则调节不了;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找县长调节,很不方便。滑动变阻器在分压式接法中可四两拨千斤,因此选小的好。选择电流表时,当最大电流为0.5 A时,我们应选择量程为0~0.6 A的电流表,而不选量程为0~3 A的电流表。就像生活中不用称汽车的称去称水果一样,不方便,也不能精确读数。
买水果时发现电子秤没放水果时读数为1 kg,但店里没有别的电子秤,怎么处理?要么把电子秤校零,校正不了就先称水果后减去1 kg的初始值,跟儀器校零是一样的道理。
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由输出功率决定,就跟沃尔玛的销售理念一样,顾客就是上帝,客户需要多少电就给多少。求功,可直接用定义式,也可以用功能关系,就像查贪污腐败,可以查受贿,还可查行贿。天体运动中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能量越大,就跟一个人小时候总在父母身边,随着能力的增长,慢慢就离父母越来越远。
在圆周运动中,可把实际向心力比作产品的魅力,所需要的向心力比作客户的需求。当实际向心力大于需要的向心力时,做近心运动,就像产品超过客户需求,客户就会被吸引过来;当实际向心力小于所需要的向心力时,做离心运动,就像产品不能满足客户需求时,客户就会远离。
3.2 生活常识中“悟”解题策略
学生做题时,存在对某种题型不喜欢或不重视,审题不认真,研究对象及过程不明确,受力分析习惯不好等问题。这些问题可用生活中的道理让学生提高认识。
对题型偏好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能做好计算题,具有专家的潜质;能做好选择题和判断题,则能做领导;都能做好,就具备专家型领导所必需的素质。学生审题不认真,教师可用小品中的一句话“远看绿水青山,近看满脸雀斑;远看青山绿水,近看龇牙咧嘴”,让学生认识审题的重要性。学生解题时忽略研究对象,老师可提醒学生,这就像组织派你执行任务,你连任务都不明确就开始行动,怎能不出错。而学生受力分析的习惯不好,就跟医生治病没认真检查就开始抓药一样荒唐。
4 “悟”人文底蕴
物理是体现科学精神的学科,如果我们能在学习过程中“悟”出物理的人文底蕴,或在一些人文知识中“悟”出物理知识,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能在物理课堂中得到培养,学科的趣味性也得到提升。
将传说中一毛不拔的“朴实”及打油诗“雪舞天空模模糊糊,落到地上清清楚楚,雪若化水非常容易,水欲凝雪难上加难”“墨磨砚中模模糊糊,落在纸间清清楚楚,墨写成字非常容易,字再变墨难上加难”“睡在床上模模糊糊,叫我吃饭清清楚楚,你们请我非常容易,要我付钱难上加难”引入课堂,既有趣,还把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的不可逆性描绘得淋漓尽致。
歌词“燃烧我的卡路里”把人推墙但墙没动这一过程的能量转换说得很清楚。哲理性语言“如前方有阴影,请别怕,说明后面有阳光”正是光沿直线传播的体现。中国游客到日本抢购马桶盖,回国后才发现上面印着“Made in China”的字样,他们所购买的马桶盖中的传感器所使用的全是中国技术,这个小故事阐述传感器魅力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总之,“物理悟理,悟物穷理”,这既是学习高中物理的基本方法,也是物理学习兴趣之所在。在学习物理中“悟”生活,在生活中“悟”物理,高中物理学习的可感受性就增强了,物理课就不再枯燥,物理学习的难度也会降低。
参考文献:
[1]林明华.慢悟理——回归高中物理教学常态[J].物理教学探讨,2016,34(7):1-3,7.
[2]胡剑巧.在“普通物理”中悟理——由“教学”至“教育”[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S2):187-189.
[3]王铁山,南燕.人生悟理(透过物理看人生)[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
(栏目编辑 刘 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