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传姮
摘要:本文立足于探索经典诵读与中职学生人文素养养成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决“三个问题”,抓好“三个强化”,运用“三个途径”,实现“三个提升”,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培育根基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以提升中职学生人文素养为育人目的“经典诵读资源库”的研究,促进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促进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全面融合,促进中职学校内涵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职业道德 人文素养 经典诵读
教育部出台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将文化传承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要求“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智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为学校“立人”“育人”提供了丰厚滋养。教师在推广经典诵读的过程中,应着重于挖掘经典诵读德育素材,传承中华文明,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培育根基的人才培养模式,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精髓,促进中职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全面融合。
一、深究问题,对症下药
1.解决中职学校培养人才重技能轻人文的问题
21世纪是一个激烈竞争的时代,在就业压力之下,当今职业教育普遍存在重技能、轻人文“实用主义”倾向,片面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被边缘化。“技能”与“人文”分裂的中职学生缺少人文内涵和人文素养,只能成为懂专业技能的“工匠”,最终导致就业、创业能力不足,甚至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生活节奏。因此,在经典诵读特色教学工作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技能,更要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和正确的处世态度,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促进良好人格的养成。
2.解决经典诵读模式的单一性问题
突破原有的传统经典诵读模式,创建开放性、体验性的经典诵读模式,从信息化推广层面探索经典诵读和职业道德养成教育的融合点,将“互联网+”与经典诵读相结合,搭建经典诵读微平台,构建“互联网+”下的经典诵读模式,丰富经典诵读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3.解决经典诵读推广模式陈旧的问题
目前中职学校传承经典、推行经典诵读的方式方法单一,基本上以教师的口传身教进行小幅度传播,推广效率低下。笔者认为可围绕经典诵读把社会、学校、家庭这三个构成中职学校教育体系的基本因素结合起来,使家庭教育学校化、学校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家庭化,从而发挥经典诵读教育的整体效益,引导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强化研究,设置任务
中职学校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经典诵读教学当中,强化研究,挖掘经典诵读德育素材,创新开展经典诵读与中职学生人文素养养成的实践探索。
1.强化培养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内容的职业人才模式的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开展一系列的经典诵读活动,鼓励学生朗读或背诵古诗文等经典作品,可以使学生在诵读活动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发挥经典诵读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促进良好人格的养成,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工匠。
2.强化形成以提升中职学生人文素养为育人目的“经典诵读资源库”的研究
在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上,黄炎培先生认为职业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人格健全、个性等方面能够得到全面而均衡的发展,既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又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为社会服务的精神。“经典诵读资源库”包括经典诵读作品资源和经典诵读教学资源。教师从大量的作品中筛选适合中职学生并且可以作为德育建设素材的经典诵读作品,开设高质量的经典诵读课程建设,不仅传授知能,还渗透德育观念,为优质高效开展经典诵读课堂教学及其活动提供交流平台和智力支持。学生在经典诵读活动中不仅掌握了专业知识与技能,还提升了自身的人文素养,从而主动传承与弘扬民族精神,成为德育兼备的职业人才。
3.强化创建以普及推广应用为教学目标的“经典诵读实践模式”的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要“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学校建立经典诵读实践平台,探索经典诵读活动推广新路径,注重学生完整人格的养成和职业道德教育,提出以经典诵读把社会、学校、家庭这三个构成中职学校教育体系的基本因素结合起来,使家庭教育学校化、学校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家庭化,创新经典诵读实践模式,发挥经典诵读教育的整体效益,有效推动德育建设工作。
三、提升建设,促进运用
中职学校在进行职业教育实践和职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除了重视技能的培养之外,还要自始至终注重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培养全面发展的技术型人才,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就业创业并服务社会。古代圣贤创造出来的经典作品,蕴涵着丰富的精神食粮,对于中职学校开展德育建设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提升中职教师的人文教学建设
经典诵读是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相融发展的重要桥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现代企业对中职学生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仅仅具备专业技能,已难以满足现代企业对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中职学校需要培养的是一专多能和全面发展的“现代职业人”,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职业人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人文教学,使学生由一名工匠转变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接受文化熏陶,学习先贤高尚的品格,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促进职业道德的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2.有利于提升中职学校的人文文化建设
经典诵读是涵养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是重要的理论资源和优质资源。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现代企业选择人才的标准是拥有过硬的技能及良好的职业素养,即德才兼备。中职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把仁爱、孝悌、仁义、诚信等内容融入日常的生活和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信友善、团结协作、甘于奉献、创新有为等企业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职业素质、人文情怀,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将专业素质和职业修养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有利于提升经典诵读活动的育人价值
经典诵读是提升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仁、义、礼、智、信、忠、孝、勤、公、省为核心的教育思想,推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动力。“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可以创建良好的校园诵读文化,建立经典诵读资源库,不断创新完善课程体系,激发学生的阅读诵读兴趣。在诵读过程中,学生与古代先贤对话,汲取圣贤智慧和力量,创设有利于培育学生良好人格的生活环境、社会氛围,使良好的育人价值熏陶像空气一样,如影随形、潜移默化,不断提高学生的学养、涵养、修养,助力学生筑梦、追梦、圆梦。
四、小结
教育家黄炎培先生说:“职业教育,将使受教育者各得一技之长,以从事于社会生产事业,藉获适当之生活;同时更注意于共同之大目标,即养成青年自求知识之能力、巩固之意志、优美之感情,不唯以之应用于职业,且能进而协助社会、国家,为其健全优良之分子也。”職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应德能兼备、全面发展。职业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从内容上不仅要包括对学生职业技能的传授,还要包括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经典诵读是提升高职生人文素质的有力抓手和有效载体。
总而言之,职业人才的培养如果离开了道德品质教育,就违背了职业教育的初衷,就会造成职业教育中的教与育的分离。教师巧借圣贤智慧,以经典诵读为抓手,让学生在经典诵读过程中,熏陶古典文化,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传承中华经典文化,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从而促进职业道德的养成,促进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全面融合,促进中职学校内涵建设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