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梦劼 睢鑫钰(湖南大学 湖南 长沙 410082)
选取许昕2016-2017年部分单打比赛的技战术作为本文研究对象。
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
三段分析法把总体能力分解为三个阶段,并把这种阶段性命名为“三段”,把揭示“三段”训练基本规律的理论命名为“三段评估理论”,同时,以得分率和使用率为评价指标,提出了乒乓球比赛制胜的经验模式。这三段分别是发抢段一、三板、接抢段二、四板和相持段五板以后。
主要内容:
发抢段:三板发球、发球抢攻、发球被攻;
接抢段:四板接发球、接发球抢攻、接发球被攻、接发球后抢攻;
相持段:五板以后主动进攻、被动防御及其相互转换。
段得分率=(段得分/段得分+段失分)×100%
段使用率=(段得分+段失分)/(总得分+总失分)×100%
三段统计表可用表1进行评估:
表1 “三段法”评估标准
张晓蓬(2004)在博士论文《竞技乒乓球球运动战术训练水平定量诊断方法及实践效用》的文章中指出:“乒乓球竞技中,所谓上手是指抢先发动进攻的状态。上手率是指在某一段(局、场)中的上手数占这一段(局、场)的总球数的比例,以百分率来表示的这个比例就叫做上手率。它是反映运动员积极主动程度的一个参数。上手率的计算公式为:上手率 =段(局、场)上手数 /段(局、场)总球数×100%。上手得分率是上手率是指在某一段(局、场)中的上手直接得分数占这一段(局、场)的总上手球数的比例,以百分率来表示的这个比例就叫做上手得分率,计算公式为:上手得分率=段(局、场)上手得分数/段(局、场)上手得失分总球数×100%。
国家体育总局(2005)在《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乒乓球》中提到:反拉对方第一板从下旋球拉起来的弧圈球又被视为反拉弧圈球技术的关键环节,掌握好这项技术,其他的反拉技术就能迎刃而解。故此,本文所指的反拉是指反拉对手从下旋球转为上旋球的那板球。
表2 许昕总体三段指标评估表
从表2得出,许昕发抢段的使用率为35%,高于正常范围水平;得分率高达67.7%,达到良好水平,说明许昕在发抢段有比较出色的表现,通过录像我们可以看到,许昕在发球后以侧身及正手为主,反手拉为辅,通过积极的上手发挥直板打法前三板的优势,同时许昕上手抢攻质量高,给对手带来较大压力,从而占据比赛的主动。当许昕在第三板过多采用控制技术时,容易让对手有上手抢攻的机会,给自身的防守带来较大的压力,所以许昕在比赛中应该积极寻求上手机会,确立比赛优势。
在接抢段方面,许昕的使用率为30.7%,高于正常范围水平,但得分率仅有39.9%,只达到评估体系中及格的水平。说明许昕在接抢段的发挥欠佳,通过录像观察我们可以看到,许昕在接发球时主要采用摆短、反手拧拉技术及正手挑打为主,但回球落点、路线过于单一,容易被对手上手抢攻或反攻。因此,许昕应该丰富接发球的手段,注重接发球回球落点的变化,争取做到出其不意,同时应加强第四板控制的质量,减少对手抢攻的机会。
在相持段方面,许昕的使用率为34.3%,远低于评估体系中正常范围;但得分率却达到了53.2%,接近评估体系中的优秀水平,这是因为许昕拥有强大的正手相持能力,其正手能力在当今乒坛是屈指可数的。通过录像,可以看出许昕在相持阶利用自己的身高臂长和步法优势,通过积极的大范围的跑动使用正手和对手周旋;在相持中许昕通过旋转的变化往往能化被动为主动。因此,许昕在相持中能有较好的效率,这也是许昕制胜的手段之一,但是许昕在相持过程中会因为站位过远,导致失位,造成一些无谓的失误,这是许昕在相持环节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总的来说,许昕的发抢段和相持段的发挥较好,是其得分和取得比赛胜利的利器;而接抢段是许昕相对较为薄弱的一个环节,是今后需要的解决和提高的重要环节。
表3 许昕上手技术效果统计表
从上表3可知,许昕的正手上手得分率和使用率都是最高的,说明许昕的正手实力强劲,是其得分的核心技术。在许昕的正手上手直接得分的技术中,正手挑的使用率最高,达到36.2%,得分率为68%;正手拉技术的使用率为17.4%,但其得分率高达83.3%,是许昕的重要抢攻技术,也是其最信赖的技术。结合许昕的比赛录像我们可以看到,许昕通过高质量的发球给对手接发球造成较大压力,为其创造出较多的上手机会;在接发球时,通过有效的控制或积极上手进攻,给对手带来很大的压力。此外,由于许昕的侧身进攻实力强,所以在比赛中对手的回球落点以许昕的正手位短球为主,以此来限制许昕的侧身抢攻,因此我们在比赛录像中可以多次看到许昕使用正手挑技术抢攻,并且得到较好的效果。由于许昕的精力高度集中在正手位的抢攻,忽略了侧身位的抢攻,当对手改变回球线路到许昕侧身位时,许昕常常因为准备不足而失误丢分。所以,许昕在保持正手位抢攻质量的同时,应该注意对手的回球线路变化,提前准备,减少因为准备不足或注意力不集中所造成的无谓失误,提高正手上手抢攻的得分率。比赛中,许昕的反手上手技术较为薄弱,并非其主要的上手技术,许昕更多是在被动的时候采用反手技术上手,所以其上手质量一般,杀伤力不够,不能达到一招毙命的效果,因此得分率较低。
总体来说,许昕的上手抢攻处在一个优秀的水平,其正手上手抢攻技术是其得分,取得比赛的关键技术,许昕的正手上手的发挥对其尤其重要,是许昕在平时训练中需要继续投入大量时间练习的技术;由于器材的改革,许昕全台正手进攻的打法显得单一,特别是比赛用球更换后,旋转下降,许昕的正手质量也随之下降,容易让许昕在比赛中陷入被动;因此许昕将反手上手技术加入到战术体系中,在比赛尝试增加反手上手次数,但目前还在一个调试的过程中,得分效果还不算好,但许昕应该继续加强反手上手抢攻技术练习,尽快让该技术融入战术体系,丰富上手抢攻手段。
反拉技术在当今乒乓球运动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许昕作为中国直板打法的代表这项技术也很是突出。从上表4数据可以看出,在这三场比赛中的当对手上手进攻后,许昕的采用反拉的技术处理的效果不太理想。许昕的正手反拉的使用率高达53.8%,但得分率却仅有28.6%;反手反拉的使用率为19.2%,得分率为60%;侧身反拉的使用率为27%,得分率为28.6%。从数据看,许昕在这三场比赛中反拉技术的使用总体表现较差,没有突出许昕良好的反拉能力。结合比赛视频分析,比赛中当许昕被对手上手进攻后,较多使用正手和侧身反拉这也是许昕的一个特长技术;在这三场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到李尚洙采取搏杀的打法,在进攻上较为积极,在一些过度球中也发力抢攻,回球质量较高,让许昕在防守时处于被动,而且许昕的防守是其最为薄弱的一项,防守质量不高,所以许昕较多采用反拉回球,力求扭转被动的形势;但对手的进攻质量较高,使得许昕反拉难度较大,因此许昕的反拉效果并不好,常常直接反拉失误造成失分。
表4 许昕反拉技术的直接得失分情况分析表
(1)许昕的发抢段发挥较好,得分率达到了良好的水平,是其得分和取得比赛胜利的利器,发抢段的表现好坏直接影响许昕的比赛胜负;
(2)许昕的接抢段的稳定性差,得分率和使用率都不高,而且大部分的失分都在接抢段产生的,是许昕相对较为薄弱的一个环节,是今后需要解决和提高的重要环节;
(3)许昕的相持段的使用率虽然不高,但是有较高的得分率,是直板打法中较为罕见的,是许昕的一大特点,是其与对手周旋的有效手段;
(4)许昕的上手抢攻处于一个优秀的水平,其中正手上手抢攻技术是其得分的关键技术。许昕侧身上手被对手限制时,被迫采用反手技术上手,所以其上手质量一般,杀伤力不够,得分率低;
(5)在研究的三场比赛中,许昕的反拉效果不理想,特别是正手和侧身的反拉,得分率偏低,表现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