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小青 瓦增成
肝脓肿是指由细菌、真菌或溶组织阿米巴原虫等多种病原体感染所引起的肝脏化脓性改变,若患者得不到积极治疗,死亡率可达10%~30%[1],根据感染病原体可将其分为细菌性肝脓肿、阿米巴性肝脓肿与真菌性肝脓肿,其中细菌性肝囊肿约占80%[2]。肝脓肿典型表现为三联征,即发热、寒战、腹痛,但临床上患者常常症状不典型[3]。治疗肝脓肿的主要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影像学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其中药物治疗一般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手术治疗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影像学介入治疗是肝脓肿的首选治疗方式[4]。研究发现,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对肝脓肿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一、研究对象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9例肝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44例)和对照组(45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1例,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41.63±3.12)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31~66岁,平均年龄(40.98±3.61)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等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纳入对象均符合肝脓肿诊断标准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肝脓肿[5];②纳入对象病历资料齐全;③意识清晰能够配合进行调研;④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上升;⑤手术指征明确;⑥纳入对象对本次调研过程、方法、原理清楚明白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疾病患者;②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③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④合并急性创伤患者;⑤依从性差者。
二、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取相同的护理措施,包括建立健康档案、积极生命体征监测、补液治疗等,同时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切开引流术,患者保持仰卧位,麻醉后于患者右侧肋缘下做一斜切口,首先探查脓肿部位、大小等信息,而后使用吸引器吸取脓液,同时分离腔内间隔组织,使用生理盐水对伤口进行冲洗,吸引器吸取干净,放入套管进行负压引流,引流管置于腹腔外,术后患者常规抗菌治疗,并将脓液送检;实验组患者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引导介入方式进行治疗,选择迈瑞Mindray公司生产的DP-7型多普勒超声仪,设置线型探头频率为3.5~7 MHz,探查患者肝脓肿的方位、数量、大小,明确穿刺点和穿刺途径,而后患者取左侧卧位或仰卧位,常规皮肤消毒后进行浸润麻醉,而后穿刺点切开约0.3 cm的切口,嘱患者屏住呼吸,超声引导下将穿刺针刺入脓肿中央,抽取脓液,尽可能抽取干净,而后通过穿刺针留置引流管,术后常规抗菌治疗,营养支持,并加强监护。
三、观察指标及评测标准
①手术指标:由责任护士对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如术中出血量、体温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并进行对比分析;②肝功能指标:分别于术前及治疗结束时采集两组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使用离心机离心后,留取上层清液,置于低温冰箱中保存,待样品采集完毕后统一送检,采取放射免疫法对两组患者血清TBil、AST及ALT水平进行检测,操作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每个指标检测3次,取平均值;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诸如出血、切口感染及脓胸等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并进行对比分析;④根据术前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观察组44例患者的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
四、统计学方法
一、手术指标
经评估对比,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体温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二、肝功能指标
经评估对比,干预前两组患者TBil、AST及ALT水平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出现一定程度下降,对比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d)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肝功能指标对比
三、并发症发生率
经评估对比,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四、影像学特征分析
实验组患者经超声检查,可发现根据患者病情改变影像学特征也出现变化。5例患者超声检测出现不规则或规则的低回声团块,此为脓肿炎性期及脓肿初期患者;10例患者病灶内可探及不均匀的气体样的强回声,边界不清,囊壁不规则,同时液体暗区内可发现零散的碎片和分隔;12例患者病灶内部及周围可探及丰富血流信号,以动脉血流为主;16例患者病灶内可探及少量血流信号;6例患者病灶内部无明显血流信号,囊壁偶见血流信号;2例患者出现肿瘤样周边血管绕行特征。44例患者病灶位置为:肝右叶28例,肝左叶16例。本文实验组患者通过超声检测一方面对病变区域进行了确定,另一方面也对病情严重程度进行了解,便于后续手术的开展实施。
近些年影像学的发展使肝脓肿微创术成为可能,超声引导介入治疗肝脓肿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等特点,患者耐受性较好,现阶段临床使用率较高。
学者Ogura等[6]发现,实施超声引导治疗肝脓肿术中出血量低,术后恢复时间较短,生活质量评分也较高;学者徐培丽[7]发现,超声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置管一次成功率达100%,置管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体温及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水平,在引流管留置过程中患者未发生出血、临近组织感染等症状,治疗效果较好。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超声引导介入治疗的实验组患者其术中出血量、体温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切开引流的对照组患者,同时实验组患者术后TBil、AST及ALT水平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析认为,相比于传统的切开引流术,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具有更高的针对性和准确性,能够准确引导穿刺针进行引流,避免对周边组织的损伤,同时超声引导治疗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可重复性高,对多病灶脓肿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另外本研究分析了肝脓肿的影像学特征,发现肝脓肿患者病情的改变会影响其影像学特点,早期肝脓肿超声检测呈现低回声团样,易与良恶性肿瘤相混淆,可通过注入造影剂来提高对比度,增加诊断的准确性,当肝脓肿病灶出现脓液后,其影像学特征较为典型,呈现液性暗区,内部分散组织碎片,较易鉴别。
总而言之,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对肝脓肿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但手术应结合患者影像学特征实施,以提高治疗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