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ail蛋白和细胞外基质蛋白1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

2019-05-07 12:54杨长俊高兴军
肝脏 2019年4期
关键词:生存率肝癌病理

杨长俊 高兴军

HCC是临床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目前研究认为,在众多的肿瘤增生与侵袭的分子通路中,EMT通路在肿瘤的发生、进展中存在关键作用,Snail蛋白是EMT通路中的关键蛋白之一,而较多文献提示ECM1在多种恶性上皮肿瘤中出现高表达,可能与促癌细胞繁殖、转移有很大相关性[2-3]。本研究收集了71例HCC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旨在探讨Snail蛋白和ECM1在HCC中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71例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符合2015年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制定的临床诊断标准[4];(2)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学检查均确诊;(3)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4)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未进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者或者手术前已行放化疗者;(2)出现远处转移、合并肝性脑病者;(3)除HCC外存在其他恶性肿瘤者;(4)临床及随访资料不完整或缺乏准确性者。71例HCC中,男性50例,女性21例,年龄27~72岁,平均年龄(52.96±6.15)岁;Child Pugh 分级:A级39例,B级32例。

二、方法

收集71例HCC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手术过程中收集癌组织标本进行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同时采集71份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参照,比较两者间Snail蛋白和ECM1的表达水平,分析Snail蛋白和ECM1表达与H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对71例HCC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随访方式包括电话随访、短信随访、回院复查等,比较不同表达水平患者5年生存率,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HCC患者预后死亡的危险因素。

三、检测与结果判定

兔抗人ECM1多克隆抗体购自美国Proteintech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兔抗人 Snail多克隆抗体来源于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细胞质中出现明显棕黄色颗粒者为阳性细胞。随机选取10个高倍(400)视野,每个视野计数100个细胞,共计1 000个细胞。统计ECM1阳性表达水平,阳性判断:将阳性染色细胞数<10%定义为阴性,≥10%定义为阳性。Snail以细胞核或细胞质出现棕黄色染色为阳性细胞,PBS代替一抗为阴性对照,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技术规范手册进行实验操作。

四、 统计方法

结 果

一、两种组织标本中Snail蛋白和ECM1表达情况

71例患者癌组织Snail蛋白阳性47例、表达率为66.19%,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6例(36.61%),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432,P<0.05);ECM1在癌组织阳性56例(78.8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2例(χ2=54.633,16.9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二、 Snail蛋白和ECM1表达与肝癌患者不同临床特征的关系

Snail蛋白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直径中的表达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ECM1在不同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肝硬化、肿瘤直径中的表达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Snail蛋白在病理分期、微血管侵犯、肝硬化中其表达情况存在明显差异(P<0.05);ECM1在病理分期、微血管侵犯中其表达情况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1。

三、 71例HCC患者预后情况

随访5年结束后,Snail蛋白表达阳性、表达阴性者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21.27%(10/47)、37.50%(9/24);ECM1表达阳性、表达阴性者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9.64%(11/56)、33.33%(5/15),不同Snail蛋白、ECM1表达水平HCC患者5年总生存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经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病理分期(Ⅲ期)、肿瘤直径(>5cm)、微血管侵犯(有)、 Snail蛋白(阳性)、ECM1(阳性)均为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见表2。

表1 Snail蛋白和ECM1表达与肝癌患者不同临床特征的关系

表2 影响HCC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讨 论

信号分子转录因子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主要作用,间质细胞转分化是影响人体心脏、外周神经系统及生理过程伤口愈合的主要机制之一,当人体出现病理改变后,间质细胞转分化机制可使引起一系列分子和细胞事件,其中包括影响转录因子Snail蛋白[5]。本组研究中发现肝癌组织Snail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与ECM1同为影响HC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与既往文献报道相似,事实上Snail蛋白可促进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的转化,对于其通路的特征性,Snail蛋白可能作为肿瘤逆转的有效靶向[6]。

ECM1首次的出现是在1994年,自老鼠成骨机制细胞系MN7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分泌性糖蛋白,参与多类生物学过程,其中包括促细胞增殖机制,同时在各类恶性肿瘤中呈现高表达[7]。既往多类动物研究实验[8]对肝癌细胞和组织分析后发现,无论是在细胞或组织中ECM1在肝癌的蛋白、基因表达水平都明显高于其他正常组织,与本组研究结果相似,同时,本组研究认为ECM1高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差,相对于低表达的肝癌患者,更易病情恶化并出现不良预后。

综上所述,Snail蛋白和ECM1在HCC中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Snail蛋白和ECM1表达阳性者预后较差。本组研究存在不足之处为研究样本数量较低,研究结论仍然需要进一步探讨。

猜你喜欢
生存率肝癌病理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