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 巍,王安钢,石书宇,付田雪,崔丽艳
(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1.客户管理中心;2.信息科,吉林 吉林 132021;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 广州 510410)
患者满意度是就诊的患者因为疾病、健康、生命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对医院的医疗保健服务情况产生期望,并在这些期望的基础上,对就诊医院的医疗服务状况给予评价[1-2]。本研究对门诊患者满意度电子评价系统的建立及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选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我院门诊患者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2014年4月~2016年3月)与观察组(2016年4月~2017年4月),各500例。其中,对照组男266例,女234例,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41.23±1.45)岁;观察组男272例,女228例,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42.56±1.35)岁。
对照组,采用满意度调查问卷法。由客户管理中心、门诊部资深护师负责,每月现场随机分发,由患者或家属填写后现场收回。客户管理中心人员负责每月统计结果、汇总分析,并负责上报相关职能科室整改落实。
观察组,采用满意度电子评价法。具体方法。(1)门诊电子评价系统的应用。当医生进入工作站后,其个人信息,包括姓名、照片等将自动跳转到评价系统主页面上,护理人员信息由信息科录入到评价系统中。患者就诊后,由分诊护士引导对医护人员服务进行评价。(2)测评指标的制定。选择影响患者满意度最重要的因素为测评指标,共制定出四个二级指标、十八个三级指标、十二个四级指标。如在对医生诊疗评价中包括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合理用药、合理收费情况等,在服务态度项目下又细分为病情解释、仔细查体、详细告知等。在测评结果的评价上,根据认同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并分别赋值为“1.0、0.9、0.7、0分”。(3)满意度汇总分析。每月由信息科负责统计,将结果上报客户管理中心。客户管理中心制定月度满意度反馈报告,查找薄弱环节和服务短板,并将分析结果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精准对接及时整改,持续提升门诊医疗服务质量。
观察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情况。
采用SPSS V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施前,门诊患者的满意度为80.45%,不能准确查找出每名医务人员服务缺陷;实施后,门诊患者满意度91.15%,能精准定位服务短板和薄弱环节,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服务满意度评分的比较
《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中,卫生部明确要求各医院对该院患者进行医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并成为评价医院综合水平的重要指标[3]。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服务满意度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建立满意度调查管理机构,由分管副院长直接管理,客户管理中心每月对数据进行分析汇总,职能科室督导临床科室整改,每月在行政例会上讲评,并与绩效考核挂钩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为保证评价的数量,对导分诊护士引导进行考核,并纳入垂直管理[4]。上线控方软件,每月检查用药处方的合理性。合理安排预约患者,在医辅科室实施分时段预约,减少等候时间,改善患者就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