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操纵人员培训体系探析

2019-05-05 01:05张莉
现代交际 2019年5期
关键词:培训体系核电厂

张莉

摘要:本文通过对福清核电厂操纵人员培训管理体系的分析,指出核电厂操纵人员培训体系必须在紧密结合培训政策、制度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培训资源,并运用SAT方法实施操纵人员培训管理,帮助企业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操纵人员队伍,为核电厂整体发展战略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保障与服务。

关键词:核电厂 操纵人员 培训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5-0254-02

核电厂操纵人员是核电厂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的人力资源,高素质的操纵人员是实现核电厂纵深防御策略的重要保障。操纵人员培训体系是核电厂职工培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核电厂操纵人员培训采用SAT培训方式,与时俱进,在继承中有发展,使核电厂操纵人员的培训管理工作保持持续改进状态,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一、核电厂操纵人员培训体系

核电厂操纵人员培训是使受训人通过有计划的连续的学习而获得知识、技能、态度及行为的定向改进的行动过程,使其能够按预期的标准或水平完成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其本质是通过学习以及连续的系统培训行为使学员的工作行为符合核电行业规定、满足核安全的需要。

核电厂操纵人员培训体系是为了达到培训目标,将培训要素教员、学员、教材、环境等按一定的结构合理地、有计划地、有系统地构成的动态统一体,包括:

(1)核电厂操纵人员培训政策与制度。操纵人员培训政策包括核安全法规及相关导则、国家能源局核电行业相关标准。理解与分析政策,形成深刻的洞查力和理解力,从而形成操纵人员培训工作的指导路径,培训政策对于推动构建核电厂操纵人员培训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核电厂操纵人员培训制度是规范核电厂操纵人员的培训活动、保证操纵人员培训工作顺利开展的制度依据,以核电厂操纵人员培训管理程序、制度、计划、工作流程等作为其体现形式,通过在工作中不断完善程序,形成操纵人员培训工作上下贯通的互动衔接机制。

(2)核电厂操纵人员培训课程。操纵人员培训课程包括课程设计、课程教材编制、课程培训方式、课件制作、讲义编写、课程测试评估等工作,培训课程在操纵人员培训体系中重要性最高,难度系数最复杂,是由一系列具有内在逻辑性和关联度的课程相互作用、联系而形成的完整体。系统的培训课程体系要以培训制度为导向,确保培训课程的针对性;以单一培训项目为路径,确保培训课程体系的层次性;以培训目标为基础,确保培训课程的实用性,保证培养出来的操纵人员的能力满足核电厂安全运行所需。

(3)核电厂操纵人员培训资源管理。操纵人员培训资源是指核电厂所拥有的支持操纵人员培训活动的设备设施、教室、场所、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的总称,包括全范围模拟机、教材教具、授课场所、教员队伍等,核电厂培训处作为操纵人员培训资源体系的职能建设及管理部门,担负着培训资源体系运营和完善的主要职能。

(4)核电厂操纵人员培训管理方式。福清核电厂操纵人员培训管理方式采用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推荐的SAT(SYSTEMATIC APPROACH TO TRAINING)系统化培训方法,该培训方法目前在我国核电企业广泛应用,是保证核电站操纵人员培养质量的最佳途径。

分析、设计:在规划与设计操纵人员培训活动之前,启动核电厂操纵人员培养专题会议,对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并确定执行任务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并对参与培训的部门及员工在培训目标、知识结构、技能状况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将执行任务所需要的能力被转变为培训目标,并将这些培训目标组织纳入核电厂操纵人员滚动/年度培训计划中。

开发:依据目标类型、知识背景、原理、操作步骤分解操纵人员培训目标,根据需求,组织技术专家积极参与培训课程的开发、编写,编制并发布适用于操纵人员培训课程的培训材料,开发测试题库、课程教案,确定包括课堂培训、专题研讨会、讲座、岗位实践培训、排练、自学、模拟机演练、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培训方式,保证教员与学员有效完成培训目标。课程教案、培训材料要与国家核安全法规、能源标准、核电厂程序文件保持一致,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开展培训效果的跟踪及反馈,保持教材教案的持续完善,最终达到绩效的提升,培训目标的达成。

实施:依据福清核电厂《操纵人员培训与再培训大纲》及与之相对应的培训课程材料,分阶段、分层次、分时间、分顺序地组织实施核电厂操纵人员培训工作。核电厂操纵人员培训课程分为基础理论培训、基本授权培训、岗位培训、专项培训、中级运行、高级运行、模拟机培训等课程大类,依据培训课程大类制订培训计划,计划包括培训目标和包含的课程名称、参与培训人员、培训实施日期、计划实施课时数、培训场地、培训方法,依据计划开展实施操纵人员培训活动,可以将分解后的操纵人员培训大类课程采用不同的培训方法或者采用多种培训方式组合的方式开展培训,有助于增加员工的个体认知能力及对培训内容的有效吸收。

评价:通过对培训有效性要素的分析,使用比较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进行判断、评价,持续改进培训效果。首先明确评价主题,对目标进行定性分析,其次选择适宜的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包括:观察指导、问卷(下转第253页)(上接第254页)调查、个人意见反馈、访谈、考核、數据统计、工作绩效分析等,再根据影响评价目标的各层次因素,对培训实施的效果进行评判,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5)核电厂操纵人员培训过程控制。操纵人员培训过程控制是以实现培训计划为目标,通过检查操纵人员培训的实际运作情况,发现偏差,了解和掌握偏差信息,并针对出现的偏差予以纠正。包括修改计划,使计划更加适合于实际,以保证操纵人员培训活动质量。

由于核电厂操纵人员培训具有阶段性、长期性的实施特性,因此,操纵人员培训的过程控制需要构成有效的控制系统,以确保培训目标的实现。

(6)操纵人员培训体系的有效性评价。为保证操纵人员培训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性,需要制定、实施有效性评价程序,根据在每个培训阶段收集到的数据,包括对培训计划内容、培训运行情况、培训资源的利用、课程内容、培训效果的反馈意见,量化关键指标,恰当地对操纵人员培训的各方面进行评价。

开展培训体系有效性评价的关键问题在于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即通过对哪些因素进行评价来确定培训体系的有效性,福清核电厂将操纵人员培训有效性的因素确定为:操纵人员培训组织机构,操纵人员培训管理程序,操纵人员岗位任务和培训需求分析,操纵人员培训与再培训大纲设计,操纵人员培训文件开发,操纵人员培训项目实施,教员、学员、培训设施、培训反馈与评价。

通过开展上述工作的评价与改进活动,对培训有效性因素的符合性、有效性进行定期评价,并评估其结果是否达到培训目标,完成闭环管理,从而提高福清核电厂操纵人员培训管理水平。

二、建立核电厂操纵人员培训体系的意义

建立一个系统的、满足核电厂的建设期及运行阶段所需要的操纵人员培训管理体系,是使操纵人员培训发挥最大的效果、让培训走上正规化的需要。它实现了核电厂操纵人员系统化、持续性培养的目标,通过核电厂内部资源的有机结合,提升并保障操纵人员的培训效果,它与核电厂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相配套,有力地保障了核电厂操纵人员的培训成效。

三、结语

操纵人员培养被列为核电厂人力资源管理及核电厂培训管理工作的第一要务,是核电厂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途径,在企业持续发展中,核电厂操纵人员培训体系为未来开展操纵人员培训活动构成架构,为以后核电厂开展操纵人员的长期培训打下扎实基础,它使核电厂操纵人员培训可以持久有效地进行到底。核电厂操纵人员培养是人才素质要求与培养目标的实施的综合过程和实践过程,建立一个动态的、开放的核电厂操纵人员培训体系,有利于提升核电厂整体管理水平,促进企业人才高地的创建,良好地塑造核电厂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国家核安全局.核动力厂人员的招聘、培训和授权(HAD103/05-2013)[Z].

[2]核电厂培训体系要求(EJ/T 1208-2006)[Z].

[3]国家能源局.核电厂操纵人员执照考核(NB/T 20257-2013)[Z].                        責任编辑:景辰

猜你喜欢
培训体系核电厂
基于学习路径图的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培训体系探究
安全生产培训体系的完善与创新探讨
高校二级党校培训教育体系建设及办学质量提升探微
探索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训体系的构建
基于心理行为训练的警察培训体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