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亚峰
【内容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学校及家长开始逐渐注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弘扬,尤其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经典的弘扬,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但是目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经典的弘扬还存在许多不足,教师应当正视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断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根本上强化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经典的弘揚,促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观念,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初中语文 传统文化经典 弘扬
前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建立学习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传统文化经典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应当不断创新与完善传统文化经典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我国传统文化经典,通过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潜力,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理念,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经典的现状
1.多种文化形式对我国经典文化造成冲击
随着我国逐渐开始与世界接轨,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接轨,也是社会文化等多种方面的连接,多种文化形式正逐渐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中,目前我国大部分初中生对于国外小说,漫画的阅读量远远高于我国经典传统文化的阅读,部分学生也只是读过《三字经》、《弟子规》、《唐诗三百》当中的一小部分,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知之甚少。而近些年的西方传统节日正逐渐取代我国传统节日在学生心中的地位,部分初中生甚至不了解我国新年的传统习俗,而对西方圣诞节的习俗了解却十分详尽,这样的多种文化形式对我国经典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使得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经典的弘扬受到阻碍①。
2.传统教学理念忽略传统文化经典弘扬
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师以学生考试成绩为基准,注重学生语文教材的掌握程度,教学内容也完全根据考试内容而定,这种教学理念造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经典弘扬的忽略,教师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经典重视程度不足,认为只要学会皮毛就足够应付考试,但是由于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其他学科只要掌握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就能够充分掌握教学内容,但是语文教学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通过文化的不断累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道德,忽略传统文化的弘扬容易造成学生爱国情感淡漠,不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
3.教师水平制约了传统文化的教学
目前我国部分初中语文教师虽然重视传统文化经典的弘扬,但是由于传统文化掌握水平有限,制约了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经典的弘扬,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备课,批改作业,完善对学生的考试内容及试卷的审批,部分教师兼职班主任工作,造成教师课余时间减少,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与研究,这也是造成教师传统文化经典水平不足的原因之一,想要有效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经典,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是重点。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经典的有效策略
1.重视我国传统文化教学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经典的弘扬效果,提高对我国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视程度是基础,首先应当先强化教师的传统文化经典教学意识,只有教师传统文化经典意识的加强才能引导学生重视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弘扬,教师可以组织传统文化阅读赏析课程,鼓励学生进行我国经典文化作品的阅读,将阅读体验同其他学生与教师一同分享探讨,使学生了解我国经典文学作品的魅力,促使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取代国外文学作品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我国传统文化节日风俗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强化学生传统文化经典学习意识,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经典悠久的历史,已达到成功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教学目的②。
2.改变应试教育理念
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认识到学生学习不只是为了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同样是为了使学生能够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经典是我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结晶,对于学生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教师应当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初中语文教学有效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经典的弘扬。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我国文化的发展历史。
3.提高语文教师传统文化水平
学校应当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传统文化经典的专业培训,对语文教师的工作安排进行分化,减少教师工作量,使教师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与研究,促使教师在语文传统文化经典教学中有话可将,有足够的知识为学生进行讲解,使学生以教师为榜样,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能够全面健康发展。